李潤琪
澳門科技大學法學院,澳門 999078
自中國逐漸步入互聯網時代,網路這個全新的平臺如春雨般細入人們日常生活中。從最初的四通利方(新浪前身)、天涯等網路論壇開始,人們開始分享日常生活、感想,開始在論壇發表文學作品,再到主打原創招牌的榕樹下、起點中文網、晉江文學城(先后被盛大文學資本收購)、盛大文學(2015年3月由騰訊文學收購)等網路原創文學網站,以雨后春筍之勢獲得了80、90、00后受眾群體的擁護。
隨著國內娛樂產業的發展、各大投資方娛樂資本的不斷流入,以及人們對影視劇的需求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IP題材走向了改編、電影化、電視劇化的道路。在IP浪潮席卷了整個影視、娛樂行業的同時IP一詞所包含的內容逐步增多,諸如游戲、音樂等,但是追溯其本源,IP價值的根源落在了網路文學上,網路文學是IP價值的主要來源和產生平臺。
IP是“Intellectual Property”原意指“知識產權”,IP 的存在形式并不是單一的,它可以是一部網路原創文學作品,也可以是一個概念或者一個形象。本文中的 IP 特指被改編成為影 視劇的網路原創文學作品。
我國影視劇 IP 熱潮始于 2011 年左右,以《步步驚心》《甄嬛傳》等后宮題材的網路原創文學作品開始走上改編之路①。從 2012 年開始,IP 即“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識產權”逐漸活躍②。2014 年至 2015 年,以《瑯琊榜》、《盜墓筆記》等為主的網絡原創文學作品改編成影視劇,“IP 劇”呈現井噴式增長。
一般情況,影視行業版權交易市場中改編權主要通過著作權許可授權或者轉讓合同來進行轉移。影視行業IP版權現有運營模式大致可以分為,一是以收費閱讀模式為主的多版權運營模式,二是以管道與技術為主的“泛娛樂”模式。
“泛娛樂”這一模式主要是通過利用原著作者對某一作品的IP的授權,再通過互聯網的技術為基礎,所進行跨越平臺設計諸多領域的商業開發與運營。其本質是通過打造優質IP來吸引粉絲,從而形成融合性的粉絲經濟。
原創網路文學作品在改編成為影視劇作品之時,需要將文字作品改編成為視聽作品,由于電影視劇作品受到市場接受度、成本以及影視劇畫面表現的局限性等因素,在對文學作品的改編過程中需要適應影視劇作品的行業要求和受眾群體的接受能力,因此,將不可避免地對文學作品的表達做出修改。
因為在網絡原創文學作品改編成為影視劇的過程中,想要達到不對原作品進行歪曲、篡改的目的,合乎愿意的改編是必要的。但是由于改編這一行為的特殊性,往往似的原著方與改編方的矛盾頻發。
首先,在作者創作出完整的原創作品之后,原創作者享有保護該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權利。我國《著作權法》所規定的保護作品完整權來源于《伯爾尼公約》第6條第2款,對保護原創作者作品的完整性也有類似的規定。并且,著作權人享有完整的改編權,可以依據不同的標準對外進行許可使用以及轉讓。
同時,原著方的維權意識薄弱,對版權相關的法律制度不了解,部分作者在最初的作品創作之際,出于自己的興趣愛好而寫作,并沒有對自身作品的長期考慮,導致作品在具有一定知名度之后再受到他人侵權時,錯失了保留證據以及做好版權登記的先機,最終使得維權之路艱難。
實踐中能完全忠于原作品的改編幾乎是不可能存在的,影視作品的創新性以及相關的行業規范要求決定了改編權的范圍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局限于保護作品完整權之下。同時要求,在保留原作品所表達的最基本的內容也預示著對于改編方行使改編的權利應當在改編作品具有原創作品的相似性的前提下,再通過明確改編權的范圍,又要兼顧作品的完整性,不僅僅是對相關的從業人員的考驗,還是對立法者的檢驗。
對于受到侵犯改編權的案件中,賠償維權人實際損失、停止侵害、賠禮道歉等是承擔著作權侵權責任的主要法律責任方式。在承擔賠償損失的責任之時,對于不能明確實際損失的,應當對被侵權作品進行實際估價。同時應當將賠禮道歉這類精神性賠償與財產性賠償方式結合,更加全面的保護作品完整權。
盡管現行的著作權法對于改編權的規定還存在一定漏洞,在實際判例中法官確實遇上兩難的問題,但正是這些問題的出現推動著我國著作權法律制度的發展。
[ 注 釋 ]
①陳子平.網絡女性小說的電視劇改編研究——以《后宮·甄嬛傳》《步步驚心》《何以笙簫默》為例[D].蘇州大學,2016.
②黃子婷.論知識產權糾紛的仲裁解決[D].湖南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