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俸琴
翁丁村位于云南省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城西北方向約40公里處勐角傣族彝族拉祜族鄉。這是目前中國保存最完整的一個原生態佤族村。
近年來,被譽為“中國最后一個原始部落”的翁丁村,憑著獨特的民族文化、完整的原始村寨和生態的自然環境吸引著國內外大量游客,不斷擦亮世界佤文化名片,日益成為眾多游客向往的旅游景點。
2015年10月,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旅游局列為第三批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名村示范。2018年10月8日,經地方推薦和專家審核,農業農村部擬將翁丁村推介為2018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2019年1月,翁丁村入選第七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通過文化旅游產業發展與民族特色村寨建設融合推進,實施三個“組織化”管理,激活了村民發展的內生動力、激發了群眾振興鄉村奔小康的激情。
圍繞“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目標,翁丁村黨支部采取“黨組織+職能部門+志愿服務隊+群眾代表”的組織形式推進易地扶貧搬遷,統籌房屋建設資源,把新寨房屋變為產權房、老寨房屋變為股權房,實現“住房(商住)雙贏”。
翁丁村還成立鄉村振興理事會,制定實施“漢佤”雙語村規民約,引導群眾參與新寨庭院美化、道路維護以及公共基礎設施管理。抓實黨建帶群團,發動婦女、青年積極參與美麗鄉村建設,全面開展“新寨是我家,美化環境靠大家”“最美家庭女主人”“最美翁丁代言人”“榮譽榜”等系列活動,充分發揮模范示范帶動作用。目前共有97戶467人順利搬遷入住。
圍繞三產融合發展思路,積極探索建立“村黨組織+合作社+農戶+市場”的產業發展模式,組建翁丁村原始部落旅游專業合作社、農業生產綜合專業合作社、茶葉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吸收會員148戶647人,實現“村民”變“股民”,“農民”變“工人”,收入分配方式由“工分制”向“股份制”升級。在三產分配管理上,主打“翁丁生態”牌,做本土特色旅游產品、建民族特色旅游體驗區,動員群眾以“工分制”和“分紅制”參與景區旅游服務管理,拓寬群眾收入渠道。2018年翁丁村人均純收入達10458元,比2014年增4733元,增幅82.7%。
村黨支部做好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市場中介工作,為群眾提供相應的信息、技術、法律等服務,依托小微企業補助、創業貸款、互助金、產業發展資金等項目幫扶,組織256名群眾參加生產技能和創業培訓,扶持開辦農家樂11家、農家客棧12個、民族傳統特色店8家、超市小賣部15個、運輸戶12戶;依托黨員活動室、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和紅色驛站,用活“積分兌換”制度,開發9類景區服務性崗位,選聘94名本地群眾從事景區解說、衛生管理、安全維護等服務工作,形成了在老寨體驗傳統特色文化、新寨提供旅游服務的經營模式,實現了“收入雙贏”。
如今,翁丁村已初步展現出黨建飄“紅”、產業透“綠”、旅游添“彩”、百姓安“居”、群眾樂“業”的美好生活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