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穎
吉林大學法學院,吉林 長春 130000
十八大“中國夢”的提出反映了人們對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愿望,中國夢的實現過程中,需要社會不同方面的全方位發展,不僅包括經濟的高度發展,也需要建立完善的法律體系,以及對法律的作用進行合理發揮,才能為中國夢的實現提供更加充分的保障。
民商法是民法、商法二者的結合,也是調整社會經濟主體的商品經濟行為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在規范經濟活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民商法文化品質在經濟法學體系中具有重要研究意義[1]?,F代民商法的產生時間是在20世紀二戰以后,主要內容包括合同法、物權法與侵權法三方面,以及其他民法和商法。其主要職能在于對財產關系、經營關系以及人身關系進行調整。現代民商法文化品質主要包括自由平等、權利義務、責任意識和誠信意識等方面,是一種具有很強先進性的文化,對于民事行為與商業行為具有十分有效的約束作用,能夠很好地保障市場經濟的秩序與個人權利?,F代民商法文化品質對于中國夢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民商法能夠對市場經濟的穩定發展提供保障,并能有效維護個人利益與民商主體利益,有利于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可以有效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從而更加有利于中國夢的實現。
對于現代民商法的文化品質方面,目前普遍存在兩種觀點,一方面是認為現代民商法對于市場經濟建設主要發揮積極促進作用,不存在消極作用,另一方面認為現代民商法對于市場經濟建設的積極作用很少。因此需要對現代民商法文化品質的先進性和局限性做出分析。
1.現代民商法文化的先進性
現代民商法文化具有很明顯的先進性,具體表現為以下兩點:現代民商法同時具有社會進步性、適用技術性兩種突出品質。社會進步性表現為,能夠正確反映市場經濟中自由平等、合作競爭的主要規律,有效保護人權,對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活動起到合理的調節作用,促進合作與公平競爭。適用技術性表現為,現代民商法具有嚴謹的邏輯性,準確的定義以及嚴格的制定標準和測試方法,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可以通過運用技術手段,充分發揮社會調節與規范作用,有利于社會進步性的更好體現,還能夠與其他法律相互適應,促進我國市場經濟的良好發展。比如在合同法當中,可以通過技術手段解決免責條款以及默示條款效力的判斷標準問題,有利于公平分配法律責任,以及交易效率提高。在侵權法中,具有過失責任法確立注意義務是否存在的鄰人標準、產品責任關于產品缺陷的認定標準、保護消費者對購買的商品或服務的合理期待標準等許多測試標準,上述標準可以有效促進相關法律的適用。對于商法方面,貨物銷售合同法中,具有關于貨物的適銷性標準,以及海商法中船舶的適航性標準,為保證交易的順利開展提供技術手段??傊?,現代民商法的社會進步性與適用技術性二者是高度統一的關系,共同保證了現代民商法在經濟領域和社會生活方面的調節作用。
2.現代民商法文化的局限性
現代民商法文化的局限性主要表現為無法有效地解決市場經濟所帶來的貧富差距問題,民商法有利于促進個人財富積累,從而造成貧富差距加大。同時,現代民商法也不能很好的控制市場經濟逐利特性所造成的風險,在資源配置當中,市場經濟一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可能存在調控不當的問題,現代民商法中對此缺乏有效的預防措施,對于經濟危機等問題也難以進行有效防控。此外,現代民商法對于弱勢群體的利益與權利的保障程度不夠,造成自由與社會保障二者之間產生矛盾。因此為了更好地實現中國夢,需要對上述局限性進行有效的改進。
中國夢是在我國市場經濟改革的背景下提出的,其內涵可以包括國家、民族、經濟和思想文化等各個方面,因此,法學體系也必須依靠中國夢的引領,不斷進行發展和完善。民商法作為與市場經濟關系密切的法律,也要以實現中國夢為目標,充分發揮其文化品質的先進性,對局限性加以改進。通過以下方面,可以充分反映民商法在市場經濟中發揮的先進作用,在促進市場經濟更好發展的同時,也為中國夢的實現提供有力的推動作用。
1.利用民商法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
民商法的一個顯著特征,是對民事主體的權利和義務做出了明確規定。這一特點也為市場經濟活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對民事主體權利和義務的明確規定,能夠為民事主體享受法律規定的合法權益、履行相關義務提供有效保障,在開展市場經濟活動時,可以利用民商法中的有關規定,充分調動民事主體的積極主動性與創造力,促進其更為積極地參與市場經濟活動,推動社會生產力的進步。在我國市場經濟建設過程中,《民法通則》等一系列民商法的制定,在賦予企業和個人合法法律地位的同時,也對其享有的權利和需要履行的義務作出了明確規定,從而為市場經濟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民商法的制定也使得我國私營企業發展迅速,運作方式逐步合理化,并成功吸引了外資企業的加入,為中國夢的實現提供了有效的經濟保障。
2.認定民事主體,賦予相關法人財產所有權
民商法通過認定民事主體,賦予了相關法人的財產所有權,有效保障了我國公民可以自由和獨立地開展市場經濟活動,同時也具有承擔相關責任的能力[2]。公民可以利用民商法所規定的財產所有權和處置權對個人財產進行自由處置,而對于經營者來說,需要具有法律規定的注冊資金,才能夠獲得營業資質許可證明。民商法中的這一規定能夠保證當事人財產具有合法性,防止由于當事人財產來源不明,造成市場經濟運作過程中出現問題。如果在市場交易中當事人合法權益被侵害,也可以通過相應的法律手段對合法權益進行維護,比如運用賠償損失的手段。另外,針對于市場競爭環境下經營者的破產問題,也需要利用民商法的有關規定進行債務賠償,承擔民事責任,發揮維護市場經濟秩序的作用。
3.利用民商法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
在中國夢的實現過程中,科學技術發揮著十分關鍵的作用,通過民商法對知識產權進行有效保護,有利于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在積極利用民商法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比如美國通過制定專利法和著作法等具體的法案,對當事人的知識產權起到了有效的保護作用。我國的民商法中也同樣具有關于知識產權保護的內容,在今后也需要進一步制定和完善相關保護措施,更好地保障知識產權所有者的合法權益。
4.利用民商法規范主體市場行為
中國夢的實現需要穩定的經濟環境和社會環境,通過民商法可以起到維護市場經濟秩序的作用,促進市場經濟的穩定發展。民商法的制定能夠充分體現出市場經濟活動中需要遵守的原則。比如在市場交易中,雙方必須遵守權利平等、自愿原則和誠信原則,民商法對上述原則進行了法律規定,更加有利于對市場交易當中細節問題的規范化,有利于市場經濟的長期發展。
5.對民商法進行積極創新和改進
中國夢的提出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因此也需要對民商法進行不斷完善和創新,提升自身文化品質,更好地適應時代的發展。比如,在當前互聯網技術高度發展的形勢下,出現了電子商務平臺,也成為了民商法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新問題,因此需要在現有民商法的基礎上進行積極的發展和創新,對電子商務進行有效的法律約束。相對于傳統民商主體,電商主體的存在形式為電子數據,造成了目前電商主體很難確認,針對這一問題,可以通過電子身份的認證制度和電商信用認證進行解決[3]。同時還要對網絡支付以及銀行卡收單等相關問題建立完善的法規和條文,更好地維護市場秩序,規范商業行為。
同時,針對于目前的經濟全球化趨勢,還需要促進民商法的國際化發展。具體應加強對于其他國家法規制度的研究,并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對民商法進行適當調整和改進,減少由于民商法差異造成的貿易沖突,更加有利于創造和諧穩定的貿易環境。比如可以參考WTO的商品交易制度,對電子貨幣支付的規則進行完善,為市場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環境,也為中國夢偉大目標的實現提供保障。
現代民商法文化品質與中國夢的實現之間具有密切的內在聯系,利用民商法可以對市場經濟的發展起到有效的規范和約束作用,從而為中國夢的實現奠定良好的經濟基礎。同時民商法文化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具體實踐中需要結合時代發展對民商法進行改進與完善,才能更加有效推動中國夢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