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萌
中共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黨校,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在法治文化建設的進程中,我們一定要有一個更加清醒的認識,要想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基礎和工作重點全部要落在基層。換句話說,基層法治文化建設是整個法治建設、實現依法治國目標的關鍵。
一是各級高度重視,狠抓責任落實。在自治區基層法治文化建設實踐方面,呼和浩特市出臺了《關于加快建設法治呼和浩特的意見》,這是自治區首個系統地對法治城市建設各個環節進行全面部署和指導的綜合性意見?!兑庖姟返某雠_對于深入推進依法治市進程,助推首府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加快法治呼和浩特建設指明了方向。在責任落實方面,呼和浩特市進一步完善普法工作機制,全面落實“誰執法、誰普法”原則要求,探索建立了《法治宣傳活動和法治教育培訓登記備案制度》,要求全市各類法治宣傳活動和法治教育培訓主辦單位在組織開展法治宣傳活動、法治教育培訓前五個工作日向同級普法主管部門備案。包頭市在責任落實方面的做法也可圈可點,包頭市加大普法依法治理考核工作考核力度,將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列為市委對全市縣級領導班子“三位一體”考評指標內容,考核結果成為評價縣級領導班子工作實績的重要指標。建立推動“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落實制度,修訂下發了包頭市“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方案,推動“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的落實。
二是加強載體建設,形式豐富多樣。阿拉善盟針對社會熱點、敏感問題和百姓需求,不斷創新法治宣傳載體,全力打造全方位、立體化法治宣傳。巴彥淖爾繼續發揮傳統宣傳形式的優勢,注意發揮法治文藝、墻報、簡報等傳統宣傳形式的作用,并積極拓展法治宣傳公益廣告、手機短信、電子顯示屏、微信微博、遠程教育等新的法治宣傳手段和渠道把法律送進千家萬戶,深受廣大干部群眾的歡迎。
三是推進隊伍建設,強化人才保障。準格爾旗成立了由旗委書記任組長,旗長任第一副組長,旗委、人大、政府、政協分管領導及公、檢、法主要負責人任副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依法治旗領導小組,及時研究解決普法工作中的突出問題,有力推動全旗普法工作深入開展。赤峰市松山區成立了由區委書記為組長、區長為第一副組長,區四大班子分管領導和政法、宣傳以及區委辦負責人為副組長、41個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同時,建立了區、鄉鎮(街)、村(居)、組聯動的四級普治工作網絡,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實施、全社會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四是著力打造品牌,工作亮點紛呈。在這一方面,呼和浩特市的經驗值得借鑒:首先開展了呼和浩特“十佳法治人物”評選活動,“十佳法治人物”向憲法隆重宣誓,為增強全民法治觀念營造了濃厚法治氛圍;其次開展了“踐行群眾路線,法治宣講下基層”主題活動,結合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一步滿足廣大基層群眾對法律的迫切需求,在全市開展了以“走基層、講法律、解難題、惠民生”為主題的“踐行群眾路線,法治宣講下基層”宣講活動,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這些實踐亮點紛呈的舉措,為基層法治文化建設在全民中打造了優良的品牌效應,讓廣大民眾在輕松愉悅中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潛移默化地增強群眾的法律意識。
雖然基層法治文化建設取得了很大進步,但從基層的工作實踐的角度出發,基層法治文化建設還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面臨許多困難,建設任務依然十分艱巨。
一是法律條文與法律知識的普及和普通民眾的理解有很多偏差,亟待加強法治觀念和法律信仰的培育。我們通過對錫盟的調研,發現廣大農牧民在發生草場糾紛時絕大多數農牧民會采用調解方式解決問題,但是最終形成有效調解文書的寥寥無幾。在這一過程中,最主要原因是農牧民的利益索求沒有合理的量化標準,農牧民法律意識薄弱,在遵守法律和個人利益最大化的天平上往往會選擇后者,致使調解最終調而不解。從這一情況可以看出,法治宣傳教育難度依然很大,造成法治觀念淡薄,更加談不上法律信仰的培育。這種現象與普法的終極目標有偏差,不能讓公民真正用法律法規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和把遵守法律當作一種自覺的行為。
二是部分基層領導干部在思想認識上,仍然存在“重人治、輕法治”觀念,法治意識不強。部分領導干部認為相比較于經濟工作,基層法治建設費時費力成效還不大,因而沒把法治建設工作擺在重要的位置上。表現在:基層政府沒有把依法治理工作當作一項常項工作來抓,發生事情了才現搬法律規定;少數行政執法人員依法行政的本領在實踐中需要加強,干工作上級領導就是指揮棒,沒有合法合規的前期判斷;還有少數領導干部沒有系統的法律知識儲備,運用法律手段解決工作中的問題能力不夠,做出的重大決策不民主、工作方法簡單粗暴等,人治思想還沒有根本剔除。
三是在基層組織建設上,機構設置不完備,人員偏少,整個法治建設工作不夠順暢?,F在基層機構設置中,有些機構有名無權,老百姓不信服;還有些機構設置龐雜,多個部門并存在一起,在法治建設工作中難以形成一體推動的合力,會造成各個部門各自為政的機構松散的局面。同時此次錫盟調研還發現絕大多數基層雖然設有法治機構,但是因為沒有配備健全的執法權,有執法權的法治工作人員配備少,所以在處理日常事情上存在著有事無人的問題,這也對基層法治建設水平的快速提升造成了嚴重制約。在執法過程中,具有執法資格證的人員嚴重不足,導致執法程序和執法結果缺乏信服力,這也制約了基層法治建設的法治化道路。
針對上述法治文化建設的困境,我們提出如下意見建議:
一是法律服務與法律援助雙管齊下,增強全社會法治觀念。加大依托基層司法所和法律服務所,進一步深入開展法律幫困及法律維權等基層特色工作。法治文化活動一定要真正滲透到民眾中,對現實中的民眾關注的典型的案件運用法律進行分析,從而讓民眾了解法律并進而愿意用法律來解決事情,這樣才能讓法治宣傳教育落到實處。
二是一定要完善健全科學的干部考評體系,形成強有力的倒逼領導干部做好本職工作的機制,切實地抓好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鶎宇I導干部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中的作用不容小覷,不僅是推動者,還是組織者,最為關鍵的還是實踐者。只有發揮了基層領導干部的真正作用,才會真正順利地推動基層法治建設。因此,要通過領導干部非常重視的考評給領導們施壓,讓基層黨政負責人一方面切實增強推進本地區法治建設的自覺性,另一方面積極履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的職責。但是對基層干部的考評工作盡量避免實行“一票否決制”這種形式的運用,要盡量在考評內容上多樣化;突出基層法治建設,不妨再對法治建設實行單獨考核,與領導干部的表彰獎勵、晉職晉級、提拔使用掛鉤。
三是在黨委的統領下,整合機構進而理順體制,進一步健全科學的保障體系。這次調研基層在處理相關的法律案件時,整合幾個機構成立綜合執法大隊,通過這種形式來處理案件使老百姓信服。我們可以以此為效仿,在黨委統領下,成立一個法治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可以將與法治建設相關的工作機構整合在一起,組建一個權威、高效、常設的工作機構,要有一定數量的專職工作人員的編制,這樣基層法治建設工作才有信服力,避免處理事情過程有名無權的現象發生。對于基層執法繁重的單位,可以適當多增加編制,及時發放執法資格證,便于基層法治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各基層單位還應該建立法治科室,至少確保專職工作人員的設立,確保法治建設工作有人抓、有人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