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晨昊
長春理工大學,吉林 長春 130022
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之初就擔負著為領導中國人民奪取全國政權而不斷奮斗的重任,到一九四九年新中國成立,中國共產黨開始逐漸地成為執政黨,領導中國人民掌握全國政權,新中國也因此開啟了由新民主主義社會逐步向社會主義社會過度的關鍵時期。自中國共產黨執政以來,一直加強自身廉政建設,尤其是“三反運動”為核心的廉政風暴,在之后極長的時間有很清明的政治風氣和社會風氣。從嚴治黨一直是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尤其是在開國后,在革命勝利面前,很多革命階級前輩受到資產階級的“糖衣炮彈”,也受到了舊階級貪污的思想的影響,走上了不歸路。不管在開國初期還是現在,共產黨在執政期間一直經歷著考驗,這種考驗帶有著貪污腐化的風險和精神的懈怠。因此,在七屆二中全會上,毛主席就一再強調同志們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不能在開國后思想懈怠,務必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在后期,中國共產黨對廉政建設從不懈怠,這也讓黨經受了歷史的考驗,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風氣。
在建國初期的廉政建設,就是將人民群眾與反腐敗斗爭聯合起來,積極充分的調動群眾的積極性,讓群眾投入到腐敗斗爭中,讓人民真正的以國家主人的身份投身到腐敗斗爭中。黨的斗爭能力和精力有限,但是在與人民群眾的共同合作中,將反腐敗斗爭的手段擴大,將反腐敗的地點擴大,讓反腐敗斗爭能力和精力擴大。人民群眾成為反腐敗斗爭中重要的一環,人民的反腐敗檢舉不僅有利的打擊到了腐敗行為,更讓黨和人民群眾相結合起來,成為了黨和人名民群眾聯系的一種方法,更是在人民在群眾面前樹立黨的形象的重要方式。初期的反腐敗運動中,對于人民群眾的來信不曾以官僚主義的態度去輕視、忽略,而是重視人民群眾的來信,在全國鋪天蓋地得建立了監督網絡,讓貪污腐敗無處可遁。同時,在發動人民群眾同腐敗分子、腐敗事件斗爭時,中央也作出了重要指示,保護好人民群眾,防止人民群眾在舉報后被貪污腐敗官員,利用權力報復,在面對一切試圖阻礙人民群眾反腐敗斗爭的行為或個人,不管官多大、權利多大都一并按照法律作出懲罰,絕不姑息。
在“三反”“五反”運動中,采用的方式為“教育+懲治+制度”三重手段,組合下對黨內不廉潔、腐敗作風出擊。在經歷了一系列的反腐專項斗爭后,對黨內的風氣有效地凈化了,為后期黨的“一五計劃”的落實奠定基礎。雖然在此期間獲得了重大成績,但是發動群眾反腐敗斗爭的力度過于猛烈,以至于后期出現的反右斗爭擴大化,這也有待我們注意對群眾的聯系渠道要完善。
從嚴治黨也就要求黨員務必要堅定理想信念①。黨的廉政建設中,一直將反腐倡廉思想教育作為基礎,引導黨員、教化黨員,在黨員干部心中建立起一道牢不可破的思想防線。在建國初期,黨對于革命干部出現的驕傲情緒、貪污現象,通過靈活的方式進行教育。通過對馬克思主義理論與黨的整風整黨的實際結合,對全體黨員教育,讓全體黨員建立了堅定地革命思想防線,堅定了革命的道路,且與黨中央的意志高度意志,牢固了防腐敗、倡廉潔的思想防線。
黨性的缺乏和對黨的理論的教育不足,導致黨員缺乏政治意識,思想不夠堅定,尤其是面對貪污腐敗的誘惑,部分黨員不能夠保持黨的純潔性,最終被資本主義的思想侵襲。為此,毛澤東同志指出,貪污腐敗思想與無產階級革命階級相悖,所以要不斷加強教育,清除一系列剝削階級的思想。學習是每一個黨員生存的必須方式之一,也是加強黨員思想教育、提倡廉政建設的重要方法。為此,提出了共產黨員必須要通過的“五關”,要求每一個黨員能夠正確處理公私關系,與貪污腐化、驕傲、奢靡行為、風氣劃清界限。在建國初期,黨組織了一次又一次的整風運動,務必要求黨員堅定理想信念,堅決同腐敗現象做都中,保證對黨的理論的學習,不斷提升黨的理論水平的學習水平,用理論武裝自我,用教育強化自我②。提高自我約束能力,堅定馬克思主義道路,堅定無產階級革命信念,不斷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權力觀③。
樹立人民意識,讓黨員干部成為人民的公仆。為此,黨為了讓教育能夠深入到生活中,讓黨員的教育更加貼近人民,出版了一系列小說、電影、回憶錄等,通過藝術的形式弘揚革命前輩,展現前輩對革命的堅定與無私奉獻,宣傳人民利益至上的價值觀,廉政防腐的權力觀。堅定黨的反腐敗方針,將反腐和倡廉結合,樹立反腐榜樣,做好反腐倡廉主題教育活動,通過一系列教育,激勵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的黨員干部。也在不斷地深入的教育下,全體黨員的黨性得到了提高,保持了作為共產黨人的廉潔形象。真正讓黨員作為人民的公仆,讓黨員樹立了人民利益至上的意識,最終在不斷地學習下,遏制了腐敗的現象的發生。
制度建設是廉政建設的保障,為廉政提供了根本保障。在建國初期就加強了廉政制度建設,并將這一過程貫穿著反腐倡廉的全過程。但是由于初期反腐倡廉屬于起步階段,整個制度并不完善,帶有隨意性,不規范,很多地方依靠的是人治而不是法制。但是,當時的制度建設卻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在建國初期,國家為了防止黨員干部濫用權力,加強了監察制度,主要負責各級黨組織、黨員的違法犯紀行為,強化黨內監督。隨著各級監察委、國家監察部等設立,對黨的反腐工作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從一定程度上讓黨內機關清廉。在這個過程中,加大法制監督,讓黨領導整個反腐的過程,并隨著反腐斗爭的深入,進一步推進對反腐的立法。
在建國初期,百廢待興,國家財經制度存在著漏洞,這也讓很多黨員干部鉆了空子,給國家經濟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因此,國家設立財經監管制度,加強財經工作中的貪污腐敗現象,以及一切財經工作過程中出現的官僚主義作風。在建國后,原先為了革命和國家進行的生產活動依舊進行著,這也導致了很多機關人員利用權力去個人從事或者經營,從中謀取利益。針對此現象,國家發布了相關規定,禁止一切部隊、機關、學校從事商業經營活動,必須所有機關人員脫產,結束一切機關生產活動,有效制止了機關人員以權謀私,遏制腐敗的現象。
廉政建設的制度保障,要科學、合理、完備,一方面過科學的完整的制度來遏制腐敗顯現,另一方面對已經腐敗的黨員干部進行教育,通過教育的手段幫助黨員干部改邪歸正。但是對于黨員干部的錯誤,也要做出相應的懲罰,按照情節輕重分別處理。像開過初期劉青山,在建國前立下了功績,但是在建國后思想腐化,革命意志不斷退化,最終貪污國家財產,獲得了被槍決、被開除黨籍的下場。對于任何人,不管他何種身份,立下了多大的功勞,只要思想不堅定,犯下了罪,就要徹底肅清。把任何不知道悔改的黨員踢出隊伍,凈化黨的組織,把情節較輕者、能夠擁護黨的人,重新改造教育,最終拉攏為三反斗爭中的重大力量。嚴寬相濟的懲治方法也是黨建國初期廉政建設的重要部分,也在黨的廉政制度建設中發揮了不可忽略的作用。那時候的黨的法規制度并不明確,不能很好地完全依靠法制,甚至有的地方依靠人治,這也導致了在文革時期的整個政治生態惡劣,在黨的改革開放后官員腐敗的重要因素。在新時期,黨的制度建設也要吸取這一類教訓,不斷完善黨的相關制度,遏制貪污腐敗現象,讓黨的隊伍始終保持純潔。
[ 注 釋 ]
①郝陽.全面從嚴治黨背景下黨員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問題研究[J].文教資料,2017(16):150-151.
②王杰敏.自覺踐行“三嚴三實”做忠誠干凈擔當的好干部[J].山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5,23(2):1-6.
③段妍.建國初期中國共產黨廉政建設研究[J].晉陽學刊,2018(6):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