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榮
陜西警官職業學院,陜西 西安 710021
現代學徒制是職業教育領域普遍采用的人才培養模式,其克服了學校教育中理論知識的教學脫離實務操作的缺點,將學院學生的理論知識浸潤在專家實踐的真實環境中,培養學生獨立的思維能力以及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學習借鑒世界先進的學徒制警務模式,汲取國內其他公安院校“駐校教官制”、“雙導師制”等的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積極探索符合陜西實際的基于現代學徒制的公安后備人才培養模式,是實現公安教育與公安實戰的深度融合,為基層公安輸送高標準、高質量、高水平的卓越公安人才的必然選擇。
傳統意義上的學徒制是一種以某行業或職業的知識技能學習為內容,在實踐過程中以師傅帶徒工,以師傅的言傳身教為主要形式的職業技術技能傳授形式,通俗地說即“手把手”地教①。而現代學徒制是指將傳統學徒制融入到現代學校教育中,以國家政策為指導,學生發展為中心,在校企合作的基礎上,由學校教師和企業導師聯合培養,適應新時代發展和工作崗位需求的現代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②很多學者認為,在學校層面現代學徒制就是一種人才培養模式,其具有校企合作、雙重主體身份、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等特征。
現代學徒制在很多國家已經成為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德國、英國、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在高等院校普遍形成了行之有效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德國的現代師徒制是由政府、企業和學校等等多方主體共同協商參與,由政府提供保障加大對師徒制的投資力度,并實施相應的國家資格框架,將師徒制教育與普通職業教育相融合,更加注重學生能力的考察。英國的現代學徒制以政府、企業雇主和學徒為主體,構建“企業主導”模式,明確企業、學徒和政府在學徒制中的角色定位。英國通過立法形成完善的學徒制體制,將學徒的培訓費用由政府和雇主企業共同承擔,由雇主承擔師徒制的主體,賦予企業設計師徒制項目、制定師徒制標準等活動的權力。澳大利亞學徒制啟動專項資金,建設“我的技能”網站和“澳大利亞學徒制中心”,吸引多方利益主體主動參加學徒制的培訓。
通過對各個國家師徒制的介紹不難看出,各國針對現代學徒制的改革方向漸趨一致,由企業行業與院校進行合作辦學,以此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從各個國家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運用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一)各個國家都是通過立法規定并完善了現代師徒制人才培養的模式,使師徒制的設立具有了合法的地位。
(二)各個國家均規范了師徒制的管理,促進現代學徒制的發展。各國均通過明確各利益主體的職責、設立現代學徒制的組織機構,建立機構的運行規則,加強學生實訓培訓中的管理等方式為現代學徒制的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各國現代學徒制的主體均建立了合作協商的合作交流機制,并賦予企業一方在制定、實施、監督評估等各類師徒制運行環節中的主導權。
(四)各個國家都是以市場需求為依據,以企業為主體而開展培訓教育工作,貼近社會、企業的需求。③
公安教育是以培養合格人民警察為目標的職業教育。現階段,各種社會問題錯綜復雜,導致大量社會矛盾不斷涌現,而公安民警則往往會被置于各種沖突的風口浪尖之上。學警們未來所必備的處理復雜法律事務的執法能力、不確定情況下的決策能力、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效的職業協作能力以及良好的職業道德情操等等,更不是院校里一張張的試卷所能測試出來的,通過頂崗實習實訓中的定職定崗實踐才能更好地培養學警應對復雜工作的能力。
(一)有利于預備警力盡快熟悉工作環境及業務
公安院校的學警作為公安機關的后備人才,在校期間儲備了大量的理論知識,但對警察職業工作崗位、業務實操不熟悉,承受挫折能力及抗壓能力不強,但公安工作對民警的要求很高,面對一些案件,學警往往存在無從下手的困難。由師傅進行“傳幫帶”,在“學中做”“做中學”,能夠盡快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熟練操作相關公安工作方法與技能。
(二)有利于預備警力盡快完成心理適應及身份轉變
目前公安執法環境復雜,執法困難隨處可見、誘惑隨時可遇,只有擁有堅定的警察職業信仰、攻堅克難的良好意志品質,才能保證學警們以后面臨的復雜執法環境時泰然處之。而作為一名公安警察所具備的警察信仰、意志品質、心智等是公安民警在長期執法實踐中形成的,學警跟隨這樣的“師”,通過師傅的以身示范、口耳相傳,徒弟在工作中不斷體會、消化吸收,將民警師傳警察職業的信仰,以及執法的自覺性主動性、百折不撓的堅初性以及嚴格的自律性等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徒弟,漸漸將這些優良的警察品質內化于心、外化于形。
我國公安校在人才培養上雖然沒有形成完整的學徒制體系模式,但是各公安院校的的做法多樣,公安部于2015年頒布了“雙千計劃”,也有的院校開展“雙師”課堂模式,實習基地的建設等方式促進“教學連戰一體化”的穩步實施,這些措施的開展對于提高公安院校學生政治素質、法律業務素質,練就較強的心理素質以及過硬的身體素質至關重要。
現代師徒制下的公安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需以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標、以實踐技能訓練為需求的辦學理念下,對人才培養模式的結構要進行設計。因此,在人才培養模式設計與實施的過程中,現代學徒制應圍繞專業特點、崗位需求等制定管理規則以及系統化的教學規范,使得學徒制的教學過程有標準可依,充分保證學徒制的教學質量。④
公安院校應以“駐校教官”制為起點,充分發揮校內外實驗實訓基地的作用,統籌規劃課堂教學、實驗實訓、第二課堂以及寒暑假的各類實習活動,搭建一系列符合師徒制的人才培養框架,從而最終構筑起一個系統的公安人才培養模式。
(一)公安院校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主體
對于我國現代學徒制的主體定位,國內諸多學者觀點各不相同,其中主要有以企業為主體、學校為主體或者企業學校雙主體等三種觀點。我認為將現代學徒制的主體定為學校和企業符合現代職業教育的現狀和和學徒制的本質要求,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和綜合素質。
在公安院校開展現代師徒制展的形式主要有兩種:一是校內理論教師與在校學員之間建立師徒關系,二是校外實務民警與實踐學員之間的師徒關系。概括地講,“師”的范圍是公安民警和公安院校教師,“徒”的范是公安院校公安專業學生。因此,公安院校構建師徒制的人才培養模式應當以公安院校和合作辦學的公安院校作為教育共同體,在辦學過程中兼顧雙方的需要,發揮公安院校在教學培訓中的基礎作用,同時強調合作公安機關在人才培養中的話語權,更好地促進校局合作的深入開展。
(二)構建公安院校與實務部門學徒制長效合作機制
公安院校培養的是專門的應用型人才,其職業的特殊性決定了公安教育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職業型教育,因此,公安人才培養要緊貼公安業務和社會發展需求,切實提高公安人才崗位履職能力,提升人才的綜合素質和實際應用能力,公安人才的培養應以公安工作崗位為具體指向,人才培養目標的制定要有針對性和實用性。這就決定了公安院校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下的培養目標、培養內容必須是以公安院校為主導、公安實務部門參與的雙主體共同協調制定模式。公安院校可以通過加大與公安機關單位共同合作的機會,簽訂協議,向公安機關輸送實習學員,以增加學員的實踐機會,提升學員的實踐技能,也可以解決公安機關單位人手不夠的難題,從而雙方都滿意。
(三)公安院校現代學徒制下雙導師制教師隊伍的建設
師資隊伍建設是公安院校師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構建的基礎,公安院校可通過教師的選任、教學團隊的組建以及與公安實務部門建立校局合作建立教師培訓體系等一系列措施來打造公安院校高水平的教學團隊。現在很多公安院校紛紛建立“雙導師制”進行教學試點,但很多院校的雙導師制由于種種原因流于形式,使雙導師制與現代學徒制的要求不相匹配,學校教師與實務部門的師傅存在“能力缺失”、“責職缺位”的現象⑤。使公安院校教學機制與公安實戰的處于一種半脫離狀態,學生畢業后很難適應公安實務工作的需要,為了能夠更好地將實踐教學融入公安教育教學中,應當以“雙千計劃”為契機,學校與公安實務部門應簽署協議互派教官,在公安教學過程中創建完善的雙導師教學隊伍,也解決了公安實務部門警力緊缺問題。
一方面,通過鼓勵公安院校教師到實務部門掛職鍛煉的方式加強教師隊伍的實戰教學經驗,讓教師親身參加到公安實戰工作中,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并為教師實踐鍛煉提供完善的保障機制和激勵機制。另一方面,將實務部門具有豐富一線實戰經驗的公安業務骨干派駐學校任職授課,打破傳統的單純理論講授教授,更多的將理論融合實務,拓寬了學生的眼界和思路,更有利于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與吸收。實戰教官進課堂已經成為公安院校提升教學質量、完善師資隊伍的新途徑,公安院校應當以多種方式聘請理論水平更高、實戰經驗更豐富的實戰教官參與課堂教學,充實公安院校的師資隊伍。
此外,由于公安院校教師與公安實務教官在教學手段、教學內容以及教學實戰技能方便各有優勢,為了更大地發揮雙導師師徒制的作用,學院應當建立教師實戰教官互助交流機制,實現教師與教官之間的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使學生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學習更有利地結合。
(四)公安院校現代學徒制頂崗實習中的學生管理機制
很多公安院校都與公安實務部門簽訂協議進行學生的頂崗實習學習,但是大部分的頂崗實習過于形式化。通過向參加過頂崗實習的學生進行調查問卷,普遍存在實習崗位與專業不對口、工作積極性不高、公安民警不認真帶學生實習等,更有的院校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專業自主找單位實習,導致了學生實習無人監管、弄虛作假的情況頻頻發生。
因此,公安院校和實務部門可以共同制定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的管理機制以及適合現代學徒制的學生學習考核評價機制。由于公安工作的專業性和實戰性特點,其教學內容的選取和考核方式的確立需以培養學生的專業職業能力和實戰應用能力為宗旨。因此,在公安院校,通過認真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基礎能力培養,突出“教與學”,將教學內容分為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每部分設計為一個“講授+練習+實習”的教學循環體系;其中理論講授和練習環節由公安院校老師通過講授以及邀請實務專家雙師授課的方式進行,并對學生的學習、聯系進行嚴格的考核。同時學生在實務部門頂崗實習時的考核也應當立足公安工作實際,強調教學從實戰中來,到實戰中去,突出“練與戰”,將學生的頂崗實習交由實習單位負責指導,委派有經驗的公安民警帶領學員參與日常工作,以“一對一”的形式進行傳幫帶實踐教學,頂崗實習結束后由該名指導民警及該部門領導為學員打分。這種“一對一”的師徒制方式便于學員盡快進入角色、融入工作,不僅可以從指導民警身上學習很多書上學不到的實踐經驗,也可以讓民警根據學生崗位職責的履行情況進行考核,進而約束學生的行為,使對學生的考核也達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現代學徒制作為職業教育領域普遍采用的人才培養模式,對于具有應用型、實戰性特點的公安職業教育來說至關重要,但是縱觀公安院校已經開始實施的“雙千計劃”、“駐教官制”等現代師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效果不盡人意。因此,本人認為,現代學徒制公安后備人才培養的模式應始終堅持公安院校為主導、公安實務部門共同參與的雙主體地位,通過雙主體下人才培養目標的制訂、師資隊伍建設和學生管理機制的構建使學院與實踐部門達到共贏,更好地促進公安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發展,探索具有我國特色的公安人才培養新模式。
[ 注 釋 ]
①陳春梅.高職院校校企合作的機制創新研究——以武漢交通職業學院酒店管理專業為例[D].武漢交通職業學院旅游與商務學院,2018.
②李菁,顧東升,鞠克強.“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在我國公安院校中的應用研究[D].上海公安學院,2018.
③陳紅,李雪琴.西方現代學徒制研究綜述[J].武漢公安干部學院學報(公安教育訓練),2014(3):71.
④黃蘋.德國現代學徒制的制度分析及啟示[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5):24-25.
⑤吳全全.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內涵與能力結構解讀[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4(21):2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