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祖燕
廣西民族大學,廣西 南寧 530006
在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各項管理工作開展的主體為人,其人員的綜合素質與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存在著緊密的關聯,更是關系到高校在校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及發展。因此,需要高校理性的認識行政管理人員應具備的素質,并在實踐中加強對行政管理人員的基本素質提升路徑的分析。
第一,政治思想素質,作為高校行政人員應具備基本素質中的核心素質,也是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有序開展的重要保證。行政管理人員應系統的接受馬克思主義哲學、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及政治經濟學的相關理論的學習,在工作中堅持以歷史唯物主義和辨證唯物主義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在提升自身的政治理論水平基礎上,有效的實現行政管理水平、政策水平等方面的提高,并具有較強的思想工作開展能力。
第二,管理素質,高校行政管理帶有顯著的科學性,有其自身的運轉規律,在學習研究中應及時克服錯誤理念。高校應組織行政人員開展高等教育管理學的專業知識教育,有計劃的開展現代化辦公設備的掌握學習,實現高校管理工作模式從經驗化管理向科學的現代化管理過度。
第三,業務素質,良好的業務素質能夠為行政管理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更是確保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有序化、高效化運轉的重要保障。因此需要高校行政人員對自身的崗位工作建立系統的認識,掌握和熟悉高校制定的行政管理工作規章制度,對涉及工作相關的文件及政策應熟記在心。在工作開展中應熟悉業務內容及流程,不斷提升自身的業務能力。同時還應有較好的調查研究、文字口頭表達、參謀決策及綜合協調等各方面的能力,實現在工作中與上下級部門關系的合理化處理[1]。
現階段社會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各類管理理念在不斷更新,教育領域也相應的出現了較多的新行政管理理念,然而我國絕大數的高校仍在沿襲傳統的行政管理模式及理念,不僅降低了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整體水平,更使得行政管理工作難以實現創新化的發展。雖然較多的高校普遍引入了信息化管理設備,具有一定的硬件設施條件,但由于行政管理人員自身不具備較高的現代化管理意識,在實踐工作開展中不能很好地發揮硬件設施的功能及價值,管理效率低下,各類資源被極大的浪費。
行政管理部門在高校組織部門機構中的設置方法,多采用學院及學院二級管理體制,在高校行政管理機構中冗余部門設置過多,增加了管理層次及流程,使得在具體工作的開展中,重復性工作普遍存在,崗位工作指示不明確,從而導致管理工作的開展稱呈現顯著的多頭管理特征,激發了更多的工作矛盾,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行政人員的服務意識。部分行政人員自身缺乏較高的服務意識,過于看重自身的管理職能,過于提高自己的身段及地位,認為學生及教師應聽從指揮,進而形成角色認識方面的偏差。
在具體的高校行政管理人員崗位分布較多,專業背景較為復雜。行政人員隊伍構成中,相應學歷的人員對行政工作興趣較低,專職管理人員年齡偏大且學歷較低。加之較多的行政人員并未接受過專業的管理學、教學方面的學習培訓,在工作中也缺乏培訓學習的機會及時間,行政人員普遍不具有較高的主動學習意識。即使有部分行政人員具有一定的學習意識,在受到工作崗位工作的重復性、有限的管理工作經驗等影響,極大的降低了行政人員的學習積極性,從而使得其工作的開展不能很好的滿足高校的發展的需求[2]。
高校行政管理人員只有在具備一定的科學文化素養時,才能在繁忙的日常工作中實現各項流程工作的有序開展,并具有較強的應急處理能力。需要高校行政管理人員在工作之余發揮主觀能動性,加強對行政理論的學習,從政治理論素養、思想道德水平等方面做到同步提高,并積極的參與高校各類行政活動。從現有的圖書、報紙、書籍以及網絡平臺尋求各類基礎知識資源,在實踐管理工作中以理論為指導,用思想進行約束,端正工作態度,切實有效的提升自身工作效率。同時,需要明確高校行政管理人員的角色定位,角色定位是個人在社會中承擔的責任及義務明確,也是個體對特定身份的行為期望。通過對高校管理人員的角色定位,即協調者、服務者、監控者及執行者,在正確的角色定位下,能夠使得高校行政管理人員放下身段,在管理工作做好以上各角色的踐行者,從而發揮較強的主動性、積極性及創造性。
此外,開展對青年行政管理人員的繼續再教育,完善化、系統化及全面化的知識教育能夠實現思想方面層次的上升,從而產生更多的新聯想、創造及見解。在青年行政管理人員中培養其樹立緊迫感,逐步建立較好的終身學習意識,在實踐管理工作中不斷學習進步,并在實踐中檢驗理論,豐富自身的工作經驗。加強對高校行政管理人員的相關規章制度的建立,確保行政管理工作的開展的規范化及制度化。基于行政管理崗位工作的特性,在職管理人員脫崗學習不具有可行性,可以在培訓中心展開以在崗學習為主,脫崗學習為輔的方式。高校應鼓勵和支持青年管理人員接受更高層次的教育,以講座、授課教學等授課方式結合社會調研、參觀學習及專題研討等輔助方法,展開對青年行政人員的繼續再教育。
高校辦學規模的擴大化,在目前信息化深入發展的當下,各類新知識層出不群,更新速度明顯增快,一方面需要高校加強培訓,做好相應的培訓規劃,明確管理人員的培訓目標,選擇針對性的培訓內容及培訓方式。借助有效的培訓充分的提升行政人員在個人素質、服務意識、溝通交流、計算機能力等方面的提高。另一方面,高校加強對行政管理人員的職業化、專業化的培訓,注重對行政管理人員協調能力的強化,提升其在校園內外及各上下級之間關系的處理及協調能力。在實踐中突破管理理論思維的限制,培養行政人員的個性化管理,能夠以寬闊的心胸、冷靜沉著的態度,客觀理性的處理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及矛盾。
為實現對行政人員的創新素質、業務素質及思想素質各方面的提高,可以通過組織滿足個體的愿望、需求,以此有效的激發和引導個體為組織服務。第一,完善考核制度,選拔優秀合適的行政人才,相開制度標準的建立以崗位特征為基礎,制定明確的考核標準,將行政人員的日常工作表現量化細分,將職位、獎懲與考核掛鉤,確保選拔過程的公開化,從根本上確保較高素質的人才進入行政工作團隊。第二,進一步完善晉升制度,晉升制度是對管理人員的工作的認可,屬于激勵制度的一種,可以將晉升制度與考核緊密結合,圍繞學歷、能力、職稱及年資等完善晉升制度。第三,加強分配制度的改革,現行的分配制度應結合發展形勢進行改革,建立科學化的薪酬體系,縮小行政人員與教員的收入差距,給予行政人員精神方面的滿足,以此在實踐工作中貢獻一己之力[3]。
總而言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諸多問題,其中行政管理人員素質不高的問題較為顯著,并影響到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提高及優化,進而給高等院校的發展及現代化建設帶來一系列的問題。所以,需要高校相關管理人員及領導加強重視,制定切實可行的一切工作方針及政策,提升行政管理人員的工作水平,為高校的現代化建設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