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峰
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00
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對其的學習,能夠更加深入的了解中華文化的內涵,有助于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三觀,對于個人的成長和發展都是有益的。傳統的文化經過幾千年的積淀,很好的詮釋了倫理、價值,強調品德教育與智力教育的有機融合,是取之不盡的教育資源寶庫。在當今復雜的社會環境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傳統文化充分融合,強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作用。
中華傳統文化是華夏文明的精髓,其中蘊含有豐富的教育資源,例如倫理道德教育、為人處事的教育等,其中很多內容可以直接拿來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材。
高校開設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主要是要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而傳統儒家文化就是提倡“仁、義、禮、信”等內容,兩者之間有很大的共同之處。另外,傳統文化倡導“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就可以作為現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資料,教育大學生們要自強自立[1]。
中華傳統文化中,人的道德修養是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將傳統文化融匯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夠培養學生的積極向上、自強不息等精神,有力提升思政教育的效果。
將傳統文化和高校思政教育有機結合,不僅可以充實思政課堂教學,而且可以有效提升思政工作的實效。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是大學里的重要課程,擔負著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任。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為國家培養優秀的建設人才。要做到中華傳統文化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充分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師們要深刻認識傳統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互補性,主動在思政教育中運用傳統文化的相關內容,突出愛國主義教育,將幾千年的優秀文化中的精華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竭資源,不斷充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要以馬列主義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基礎,適當融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充分發揮二者的優勢作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質量[2]。
其一,將中華傳統文化適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傳統文化內涵豐富,感染性強,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適時將傳統文化融匯到思想政治課堂的教學中,例如,學生在學習思想道德修養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將傳統文化中的精忠報國、自強自立等正確價值觀引入,教育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奮發圖強精神等自古就是中華民族具備的優秀特征,正是這些優秀的精神締造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發展史。
其二,將傳統文化適當運用于思想政治活動中。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重要補充。在課堂之外,教師可以舉辦一些思想政治活動,來強化課堂教學的內容,一方面,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舉辦一些校園的特色主題活動,例如,感恩主題活動、愛國主體活動等;另一方面,可以邀請一些文化專家給學生開展文化講座。通過開展這種文化活動,不僅鞏固了課堂上學習的思想政治課程內容,而且讓學生們享受到了傳統優秀文化的熏陶,發揮了文化教育人、感化人的重要作用。
其三,將傳統文化融匯進大學生的實踐中。將傳統文化融入到大學生的社會實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學生們可以參觀歷史博物館、愛國教育基地等,了解愛國主義、艱苦奮斗等精神在中華民族的發展中起的重要作用,進而激發學生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榮譽感。
把中華傳統文化融匯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學中,需要從實際出發,結合大學生的成長特點和認知特點,突出學生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實際的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在運用傳統文化的時候,要采取辯證的方法,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把文化中的精華部分充分運用于思想政治教學中。
綜上所述,中華傳統文化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學起著重要的作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高度重視優秀傳統文化的作用,將其充分運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當中,一方面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另一方面,讓學生們在傳統文化的熏陶下,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及價值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習效果,幫助他們走好未來的成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