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珉灃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北京 100001
首先,規定違憲的主體是國家機關和領導人,在明確主體之后要判斷他們行使權利是否違反了憲法規定。其次,要針對違憲行為的程度進行不同的處理。從全球范圍來看,目前為止有四種違憲審查體系,英國和前蘇聯主要是應用最高代表機關審查體制,美國和日本則是司法審查制,法國主要是運用憲法委員會審查制,而德國和俄羅斯是運用憲法法院審查制。反觀我國還沒有建立起確切的審查體制,但是建立了一個專門的機構,主要負責審查立法沖突以及違憲行為。
德國是由一個松散的聯邦發展而來的,雖然它的憲法制度是全球范圍內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出現的最晚的,但是憲法院最早出現在德國。早期的德意志帝國為了實現合理的國家管理一直就有建立憲法的傳統,在發展中期,由于缺少對于違憲行為的審查,最終引發了希特勒給人們帶來的災難,在后期的發展中為了實現維護憲法的權威,才建立了專門的法院。相對來看,法國建立憲法制度的時期較早,早期的《人權宣言》就是屬于憲法性質的文件,為后期法國的憲法發展奠定了基礎。在發展中期,為了逐漸實現對于司法機關的監督,逐步建立了憲法委員會。后期的發展中實現平衡各政治主體之間的權力。
早期的法國和德國都受到了法西斯政治的毒害,社會動蕩不安,后來推動了憲法法院的出現。最早建立憲法法院是為了實現保障社會安定發展,維護人民權利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法國和德國完善違憲審查制度是為了實現對于憲法的維護,保障人民權益,推動社會穩定和諧。
審查結構是在國家支持的情況下形成的,而且依賴于基本法律和相關憲法,有具體的行為約束體制,作為審查機關,具有最高權威性。基本職能是實現對于一切違憲事件的審查,對于審查結果進行具體的宣告。
美國早期由于地理原因,各州的聯合,所以需要各州之間聯合商議各項國家制度的制定或修改。早期的美國政治家總結了先前發展的經驗,推出了現代的成文法以及人權法案,維護了基本的人民權益。但是同期法國和德國政治非常不穩定,人民生活也不受保障,在法國和德國內部一些人開始學習美國,總結了一些美國憲法監督體制方面的優秀經驗,權衡了各方面的權力。
法國發起違憲審查的要求很嚴格,主要是因為原本的司法機構體制還具有很大的影響,但是并不能確定司法機關并沒有影響到違憲檢查,所以必須要完善相關的審查制度,設立專門機構來監督議會的權力行使問題。早期人們把德國憲法法院的出現定義為權利分配的結果,因為它的出現合理平衡了國家主要的三項權利,并且對立法、行政、司法三個機關都起到了具體的監督效果,從側面推動了權利行使的公平透明。
1.從違憲審查機構的組成人員上分析
兩國審查機構具體的人員組成并不相同,法國機構當中任命九人,而德國兩個法院當中各任命八人,且具體的任職方式不同,法國機構當中,每人具體的任命是九年,而德國則是十二年。
2.從其職權上分析
法國的審查體制主要是審查國家權力機關之間對于立法權限的爭議,而德國除了完成對于立法權限爭議的審查和判決,還要受理公民提起的憲法訴訟案。具體來看,兩者所處理的沖突不同,具體來看,法國的審查更加具有政治性。
1.立法審查制
立法審查主要是由立法機關行使這項權利,主要是用于一些議會制度的國家。在議會內閣制的體制之下,立法機關是在民意的基礎之上產生的,所以更加能夠反映人民的意愿。但是立法審查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立法機關自身制定法律,所以導致缺乏公平性,此外,本身一些立法機關就是事務繁忙,就缺乏對于立法審查事項的關注。還有,一些審查人員并不具備專業的法律知識容易變成政黨之間爭權奪利的炮灰。
2.司法審查制
具體依靠法院進行具體的立法審查,根據相關機構的不同,又被分成了普通法院審查和專門憲法法院審查。一般來說,主要利用具體審查或者是抽象審查以及憲法訴訟的方式進行具體的審查,通過最高法院的法官行使權力。
1.法國和德國的違憲審查制裁的客體不同
具體來說,法國的具體審查是看新頒布的法律以及各項法律文件是否符合憲法,而德國主要是看法律文件和相關人員行使權力的行為是否符合憲法,并且規定了具體的處罰措施。
法國憲法委員會的職能是行使監督選舉權,審查法律和法令是否符合憲法,具體協商的手段。相比之下,德國憲法法院能夠處理各州之間法律的爭議,對于各項法律有具體的解釋權,有具體的審查權,能夠裁決各洲之間的議案。在比較過后能夠得出,法國的審查特點就是咨詢協商,征求各方面的意見。而德國的憲法法院具有很高的政治性,司法效能很高,參與國家各項重大事件。對比看來,德國的體制更加具有靈活性,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國家的各項政策。德國審查對象具體更改和擴充,實現了對于人民權益更好地保障。簡單來看,兩國的機構都有立法權,但是也有細微的差別,法國審查主要是國家立法權中的一小部分,而德國頒布的法律規定,聯邦法院具有最高憲法解釋權。
雖然法國體制能夠解釋憲法,然后維護政府與議會之間的平衡,從很大層面上維護公民的基本權利和人身自由。但是本身的組織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審查對象方面也存在缺陷,無法做到真正的公正,陽光。而德國違憲審查制度存在組織方面的特點,審查對象和審查方式方面比較明確,但是自身對于保障公民基本權利有很大的缺陷。
在全面分析德國和法國司法體制建設之后,我們能明確地發現,各項政策都會受到一定的歷史或者是國家發展狀況以及社會的影響,我們必須要做到科學的結合,法國和德國發展成果,不能盲目的進行審查體制照搬照抄。學習法國和德國的民主精神,努力發展自身的審查結構,在發展階段中不斷探索,不能急躁冒進盲目追求發展速度。
結合我國的政治機關以及司法機構,明確具體的權利由誰掌控,確保發展過程中權力行使的陽光公正性,確保各項權利在發揮法律效率之后,能夠做到保證人民的發展利益,推動我國憲法監督審查體制的不斷優化。
在當今社會的發展中,各個國家都在不斷的完善違憲審查組織機構,法、德兩國審查制度發展歷程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推動我國不斷完善相關制度,建立專門的審查機構,結合我國發展特色實現陽光下的違憲審查,優化各項審查手段,打破傳統的審查缺陷,推動我國憲法結構體制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