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彤
長春理工大學,吉林 長春 130022
在當前我國的發展過程中,非常重視法治國家的貫徹。而這也要求我國應該在后續發展中建立相對完善全面的法律體系。在我國諸多法律條目中,憲法是我國絕大部分法律制定的主要基礎,而行政法則是保證我國行政權力得以穩定有效運作的主要保障。在這種情況下,結合這兩個法律內容來探討法律保留原則也是的非常有必要的,有助于推動這兩個法律體系變得更加完善,最終在我國當前社會環境中更好的實現法治社會建設。基于這種現狀,本文也以此為切入點,進行了綜合全面的分析與闡述。
法律保留原則是一個在很早之前就提出了的內容,具體產生于十九世紀初期。在剛剛產生的時候,這項原則主要作用于行政權力實施方面,并且主要是因為警察以及其他各個執法人員在行政執法過程中,侵害了社會公民的基本權益。為了避免行政權力的濫用,在行政法之中做出了相應的規定,最終形成了整套法律保留原則。而結合本文研究的內容,這里也分為憲法和行政法,著力于闡述這項原則的具體內容。
在憲法體系中,這項原則也被稱之為二分性,主要是對立法的區分。事實上,我國在這方面的內容跟英法美三個國家具有較為顯著的相似性。其主要內容就是部分事項應該嚴格按照我國法律法規的條目進行,而不能由行政部門代為決定。而在行政法體系中,法律保留原則的內容主要就是控制各類行政權力的使用,并保證每個社會公民的合法權益。因此,這項原則在行政法體系中本身就是為了更好服務社會大眾,同時要對威脅社會民眾自身權益的行為進行相應的限定與監督。從這些層面上來看,這項原則在憲法中應用的主要內容集中在權力的分工和立法相關權力,而在行政法中應用的主要內容就是法律授權,避免權力的濫用。
法律保留原則在當前我國的行政法與憲法體系中都有相應的表現,雖然在具體表現內容上并沒有完全一致,但是兩者也具有較強的關聯性。而對于這種關聯性的研究可以直指法律保留原則的本質與內涵,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與意義。
從行政法和憲法的具體內容上來看,法律保留在這兩者之中的本質基本上保持一致,都是為了促進各類權力可以得到更好的實施,同時在較長一段時間內保持較高的有效性。事實上,法律保留原則本身就是為了制約各類權力的運作,促進各個權力可以在既定規范當中得到正確的實施。在實際應用中,這項原則在憲法當中主要是制約各類細則法律條目的范圍與界定,而在行政法中則是直接對于各類權力的制約。從這個角度來看,雖然最終制約的著力點不同,但最終本質則具有較高的一致性,都是為了限制權力的實施。
在當前我國的行政法與憲法體系當中,雖然法律保留原則的具體體現有所不同,但是其最終目的具有趨同性。僅從兩種法律體系運作過程中來看,憲法當中的法律保留原則主要是為了約束相關部門的立法權力,而行政法中的法律保留原則則是為了限制相關機構的行政權力。但兩者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保證我國法律體系和各個權力實施的公平與公正性,同時能夠更好的保障我國社會民眾的合法權益。從這個角度來看,兩者的最終目的具有較為顯著的趨同性。
雖然說法律保留原則在當前我國的行政法和憲法當中具有較為緊密的聯系,但畢竟兩者是不同的法律,因此在具體體現方面也有著較為顯著的差異性。研究兩者的差異性也能夠更好的體現法律保留原則的具體內容,并通過不同法律體系來明確其價值。
雖然法律保留原則在這兩者中的應用是解決立法權力與行政權力的平衡問題,但是由于兩者在法律領域本身就有較大的差異性,最終也使得法律保留原則所依賴的理論基礎出現了較大的差異。在憲法體系中,這項原則所體現的理論內容主要可以分為議會民主、分權原則等。而在行政法中,這項原則主要是對各個行政權力進行必要的監督,能夠保證各個行政權力的正常開展可以得到法律法規的支撐,使得權力的使用更加公正與合理。這種情況也使得法律保留原則在兩者之中的根本理論基礎出現了顯著的分化,因此也就具有了較大的理論差異。
法律保留原則在兩者中應用的具體規范也存在較為顯著的差異,其主要是因為兩者法律屬性不同而造成的。在憲法體系中,這項原則主要集中表現了立法權制約以及其他相關的法律規范。而在行政法中,這項原則的法律規范則分散體現在的各個分項法律內容中。比如《行政處罰法》就明文提出了我國行政權力的制約與詳細劃分。從這些角度來看,法律保留原則在行政法中的法律規范內容更加具體,同時也可以從各個法律條目中清晰的看出,這在憲法體系中是很難表現出來的。
通過上文的分析以后可以發現,法律保留原則在行政法和憲法中有著緊密的聯系,同時也有著一定的區別。而在這種情況下,也需要進一步探索這項原則在行政法和憲法中的具體應用價值,給我國后續法律法規的完善提供了一定的參考與借鑒,并指明了我國法律完善與補充的重要方向。
在憲法體系中,這項原則的應用能夠適當的控制人大常委的權力。在當前我國政治體系中,人大常委不僅僅是最高的權力機構,同時承擔著立法的職能。如果不加以限制,那么人大常委的權限就會不斷放大。在這種情況下,就可以使用法律保留原則來控制其立法。除此之外,這項原則的應用也需要對我國國務院的職權進行進一步的劃分,并對部分職權進行有效的控制。在具體運作中,主要可以立足于越權情況、自主管理、授予權限三個層面來進行更為深入的控制,避免國務院跟人大常委之間出現權力交叉,理清兩者的權力范圍。
在行政法體系中,這項原則的應用應該主要立足于“法”和“行政”兩個層面。一方面,這項原則的使用應該對“法”的內容進行擴大解釋,適當拓寬依法行政的適用范圍與控制內容,使得各個行政權力可以在現行約束框架中得到更好的實施。另一方面,這項原則的使用應該對“行政”進行擴大解釋,注重各類行政行為實施的合法性與合理性,并能夠在后續的社會環境中凸顯程序性正義,利于我國法治社會的完善建立。
綜合來看,法律保留原則在行政法與憲法的各自體系中都有著較為緊密的聯系,但同時也存在比較顯著的區別。而鑒于行政法與憲法對于我國法治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在后續的時間里,我們應該充分重視這兩個體系中法律保障原則的重要應用意義與價值,同時還要對其進行深度的剖析。特別是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再加上我國法律法規本身就存在較多不完善的地方。因此我們更應該從這些角度入手來分析法律保留原則,最終促進我國法治社會的貫徹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