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適應公共群體對網絡化、數字化文獻信息資源搜索、下載需求,多數公共圖書館內部設置了電子閱覽室,其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公眾多樣化網絡資源獲取需求。但是,公共圖書館電子閱覽室利用率普遍不高。因此,本文以公共圖書館電子閱覽室發展現狀為入手點,分析了公共圖書館電子閱覽室在服務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公共圖書館電子閱覽室服務創新路徑進行了簡單的分析。
關鍵詞:服務管理 公共圖書館 電子閱覽室
中圖分類號:G2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11-00-01
前言
公共圖書館電子閱覽室是廣大社會人士檢索電子文獻資源、網絡信息的主要陣地。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不同類型移動設備、電子產品應用范圍逐步擴展,公共圖書館電子閱覽室利用率也在逐年下降。這種情況下,如何創新服務管理模式,提高電子閱覽室利用率,就成為公共圖書館管理人員面臨的重要工作。
一、公共圖書館電子閱覽室服務管理現狀
公共圖書館建設是我國“十三五”期間文化系統工作計劃的核心內容,也是構建普遍均等的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的重要模塊。依據“十三五”文化系統建設工作計劃內容,各地圖書館確定了自身電子閱覽室建設定位,將自身作為市民閱讀、老年人提升、未成年人學習及學者研究的樂園。由此推出了數字閱讀器借閱服務及館內無線上網移動圖書館等服務,基本實現了館內上網沖浪、電子閱讀一體化數字資源服務,充分滿足了外地務工人員、未成年人、老年人、研究學者等公眾群體對網絡文化需求,基本實現了公益性數字化服務的均等性[1]。
二、公共圖書館電子閱覽室服務管理問題
雖然公共圖書館電子閱覽室在建設發展過程中取得了較為良好的成果。但是,在實施推廣過程中也遇到了各種各樣較為棘手的問題。
1.無線網及WIFI覆蓋面狹窄
在網絡信息化時代,我國各地基本實現了無線網、WIFI的全面覆蓋,公眾可以利用IPad、智能手機等移動式制動設備,隨時隨地查詢、獲取數字化網絡資源。這種情況下,公共圖書館電子閱覽室就不再是公眾獲取數字資料的唯一途徑。再加上公共圖書館無線網及WIFI覆蓋面較狹窄,方便、快捷、靈活性不足,促使公共圖書館電子閱覽室利用率逐年下滑[2]。
2.軟硬件基礎設施老化
受經費投入的約束,公共圖書館電子閱覽室前期建設大多采用一次性投入的模式,導致后期電子文獻資源庫更新換代資金不足。再加上硬件基礎設施過度老化,導致硬件基礎設施無法與各種類型軟件兼容。而硬件基礎設施、電子文獻資源庫兩個方面的制約,也影響了電子閱覽室的有效利用。
3.服務內容單一
由于以往服務理念限制,現階段公共圖書館電子閱覽室實際職能較單一。無法激發公眾參與興趣,阻礙了電子閱覽室的有效應用。
三、公共圖書館電子閱覽室服務管理創新措施
1.以體系化建設思路推動電子閱覽室服務創新
在經濟與科學飛速發展進程中,家庭電腦、無紙化辦公逐步推進,對公共圖書館電子閱覽室造成了一定沖擊。但是由于版權保護等因素的限制,多數資源并不能經過互聯網空間得到充分應用。因此,公共圖書館管理者應以體系化建設思路為引導,參照聯鎖品牌設計模式。在現有公共圖書系統內構建數字化信息共享平臺,與各級公共圖書館合作,實現互聯網層面圖書館借書證的認證互通。
在具體建設過程中。首先,管理者可在本地公共圖書館電子閱覽室內安裝Easy Connect應用程序,形成VPN虛擬線。促使基層讀者可以借用本地借書證登錄電子閱覽室系統,訪問省級或者國家級圖書館資源。在保證全民數字文化信息資源共享的同時,也可以提高電子閱覽室利用率。
其次,在Easy Connect應用程序運行的基礎上,考慮到區縣、社區等中小型公共圖書館電子閱覽室應用特殊性,公共圖書館管理者可依據自身建設經驗。從服務功能、服務模式、服務標志等方面,構建風格統一、功能各異、服務新穎的公共圖書館電子閱覽室服務品牌。同時深層次挖掘應用模式服務靈活可配置性能,在工程服務建設的基礎上,利用IPSEC VPN、SSL VPN虛擬專用網絡特有的高吞吐量、安全性,構建通用普通PC機模式及兼容低成本終端設備模式。最終形成以市級圖書館為中心,各縣級公共圖書館為區域總館的公共圖書館體系化建設模式,為公共圖書館電子閱覽室推廣建設提供充足支撐。
最后,在文化共享工程、數字圖書館積累資源庫群更新完善的基礎上,為提高電子閱覽室在地區整體發展中服務效能,公共圖書館管理者可結合本地市委市政府。跟隨智慧城市建設步伐,在基層公共圖書館實現免費無線資源覆蓋,逐步形成有線與無線結合的立體式網絡覆蓋模式。進一步突破原有電子閱覽室服務空間限制,為公眾自主選用固定終端、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平板等資源查詢模式提供充足支撐。
2.加速軟硬件基礎設施更新完善
在公共圖書館開展服務過程中,計算機及電子文獻資源始終是其服務開展的基礎,信息服務質量直接影響了電子文獻及設備應用效能,而計算機等硬件基礎設施維護更新、電子文獻資源購置開發均受到資金的約束。因此,依據現階段公共圖書館電子閱覽室發展情況,為促使電子閱覽室服務質量得到有效提升,相關管理部門應正確認識公共圖書館電子閱覽室建設前期一次性資金投入模式應用弊端,增加對公共圖書館電子閱覽室運行時期硬件、軟件資源更新維護資金投入[3]。
一方面,在硬件基礎設施管理過程中,可以計算機及其配件設備維護管理為要點,淘汰運行年限過長的電子計算機。隨后根據現階段計算機技術發展情況,對內部具有一定年限的電子計算機進行更新換代,以促使計算機運行效能與軟件資源庫運行需求相一致。
另一方面,在電子文獻資源庫建設過程中,公共圖書館管理者可進一步拓展自身與省級圖書館網站、國家數字文化網共享資源鏈接深度。同時結合本區域發展情況,選購可以代表本地特色的文獻數據。并基于區域公眾對地方文化的喜愛,結合自身專業經驗,對相關文獻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將處理過的關于地方文化音像資源、出版物、非出版物、圖片等文獻進行加工、整合,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數據庫。
在本地特色文化數據庫運行過程中,為打破時間、空間對公眾搜集數據庫資源的影響,圖書館管理者可以為讀者提供遠距離打印、下載服務,以便進一步擴展地方特色文化保護傳承渠道,為地方特色文化愛好者賞析地方文化、傳承民族文化需求的充分滿足提供依據。除此之外,在后續電子文獻資源庫建設過程中,圖書館管理者可依據特定主題。圍繞地方特色文化,不斷豐富地方數字文獻館藏,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數字資源優勢,為電子信息資源利用率提升提供依據。
此外,為保證計算機與其他通信設備協調、高校運轉,公共圖書館應在軟硬件基礎設施更新完善的基礎上,制定嚴格的電子閱覽室規章制度。即從網絡系統安全、設備維護、職工服務工作檢查、不同類型電子讀物管理、公眾上機守則細化等方面入手,在電子閱覽室總體管理系統中,對公眾登錄、注銷等操作進行自動、實時監控記錄。并遠程控制公眾上機、退出時間。同時對客戶端軟件進行升級優化,以保證有限電子閱覽室信息資源的高效應用。
3.豐富電子閱覽室資源服務內容
只有把握當地發展脈搏,將電子閱覽室服務工作與當地政府核心文化戰略目標有機融合,才可以保證公共圖書館電子閱覽室健康、可持續發展。因此,公共圖書館管理者應加強對本區域文化建設項目的重視,結合各年齡層次公眾需求特性,不斷豐富內部資源服務內容,為區域文化項目發展提供充足的數字信息資源支撐[4]。鑒于現階段公共圖書館電子閱覽室主要以未成年人為主要服務對象。依據未成年人自控能力低、好奇心強的特點,公共圖書館應有針對性的選取趣味性、科學性、知識性的數字文化資源信息。將紅蜘蛛·多媒體網絡教室軟件所具有的鏈接探討、試卷分發、電子搶答功能引入電子閱覽室未成年人服務板塊。在規定上機時間內,插入特定年齡段智能思考題,引導特定年齡群體思考搶答。并對優勝群體給予一定獎勵,如延長上網時間、提供更多的故事情節等,增加未成年人進入電子閱覽室閱讀興趣,真正發揮電子閱覽室寓教于樂的功能。
總結
綜上所述,在電子資源、紙質資源、數字資源相結合的公共圖書館綜合館藏模式運行過程中,為了保證電子閱覽室利用率,公共圖書館管理人員應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在多元化電子圖書、數據庫、電子期刊等電子資源購置的基礎上,以計算機及網絡技術為支撐,對內部電子閱覽室服務管理模式進行適當創新,以便為公眾學習、科研提供良好的數字信息資源服務。
參考文獻
[1]劉慧麗.新時期高校圖書館電子閱覽室創新管理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 2018(30):68-69.
[2]武新秋.公共圖書館電子閱覽室管理與服務標準化[J].知識文庫, 2015(3):111-112.
[3]李俊.網絡信息時代公共圖書館電子閱覽室的服務創新[J].科技風, 2015(17):193.
[4]楊佩玲.提高縣級公共圖書館電子閱覽室管理和服務水平的思考[J].圖書情報導刊, 2016, 1(3):61-63.
作者簡介:高沛峰(1963-),男,遼寧省本溪市,大專,中級職稱,研究方向:電子閱覽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