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摘 要:地方文獻是圖書館館藏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體現公共圖書館特點與地方文化風俗特征的主要標志。本文主要分析了做好地方文獻工作的意義、區縣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特點,并就如何做好區縣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工作,提出了幾點改進措施,以期幫助地方圖書館文獻工作取得良好發展。
關鍵詞:區縣 公共圖書館 地方文獻
中圖分類號:G2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11-00-01
地方文獻工作主要指圖書館對體現本地區文化特點、民情風俗等內容的地方文獻資料進行整理與加工,然后實施統一管理、集中開發的過程,確保地方文獻發揮其應有的價值。地方文獻是地區知識的記錄與集合,包含了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各個領域,是地區的百科全集。因此,做好地方文獻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做好地方文獻工作的意義
地方文獻是區縣公共圖書館館藏資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極具地方特色,是地區重要的文化信息資源,具有學術研究、記錄歷史以及教育的作用。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工作具有保存地區文化遺產、為現代經濟發展提供服務的職責,地方文獻作為區域政治經濟、文化民俗、歷史地理等最集中、最直接的反映,是研究地域文化,促進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材料,因此,地方文獻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和使用價值[1]。地方公共圖書館必須擔負起征集、積累和保存地方文獻的重要職責,為后期研究與編寫地方志提供基礎材料,為當地開展鄉土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提供素材;同時,可以幫助政府合理做出發展決策,對制定地區長遠發展戰略提供重要依據;研究歷史自然,可以促進地區自然資源的保護與開發利用。
二、區縣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特點
1.資源豐富
地方文獻資源是地方經濟、文化歷史發展沉淀的結果,除去轄區內多個地區政治經濟文化資源之外,本市公共圖書館還收藏了其他地區的文獻資料。比如《赤峰州調查記》專著一書,收錄了《赤峰調查記》與《赤峰縣地方事情》兩部書籍,第一部書主要記錄了清末時期趙允元先生在赤峰的所見所聞,介紹了民國時期赤峰縣自然情況和社會現實。《赤峰縣地方事情》包括總說、地志、氣象、地方制度、地方財政、警察及治安、農業及土地、工商業及礦產業、產業發展計劃、交通、教育及宗教、風俗、衛生、煙政、結論等十四章內容,從不同角度展示了當時社會的現實風貌,具有極高的史學研究價值,對地方經濟發展,提供了可靠的參考性資料。
2.特色鮮明
本市公共圖書館收藏的地方文獻,體現了轄區內歷史文化與經濟發展的特征。比如《鄂托克富源調查記》,由清代周頌堯所著,全書對本市治下的鄂托克旗歷史發展沿革、自然環境、民情風俗、政治經濟以及文化各個方面的發展與變遷做了詳述,極具歷史價值,對當前發展地區經濟、促進是社會進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做好區縣圖書館地方文獻工作的措施
1.加強地方文獻的征集力度
地方文獻的征集工作要突出地方特色,然后結合圖書館主題特點,將征集到的文獻資料實施重點收藏。征集工作的開展,首先,要攝入社會進行調查。要對本地區各個機構以及個人所收藏的文獻資源進行詳細調查,并與相關結構負責或者個人保持聯系,了解資料的更細狀況。調查的形式可以采用線下與線上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將調查收集到的數據進行與分析,對潛在的文獻資源捐贈機構或者個人以表格的形式列出,當收到捐贈的書籍和資料后,圖書館要想捐贈者發感謝信,或者送出紀念品。其次,地方政府要大力支持地方文獻資源的征集工作,將地方公共圖書館作為地方出版物的收藏和呈繳中心,倡導無論是機構或者個人,都應將地方圖書資源呈繳公共圖書館。
2.強化文獻信息服務工作
在已有的圖書館網絡信息服務平臺上,增設地方文獻資源專欄,建設提供地方文獻資源的信息服務平臺,結合讀者市場需求,突出信息服務平臺的個性化體征。強化文獻信息服務工作,并不是將地方文獻資源簡單呈列出來,也不是資源的單一堆積,而是要結合用戶需求,開展課題跟蹤,及時尋求意見反饋,方便為讀者提供個性化服務[2]。另外,要加強地方文獻資源的宣傳力度,并降低地方文獻資源利用的標準和準入門檻,提高文獻資源的使用率。在宣傳方面,不僅要向讀者傳達地方文獻資源的種類,還應將該類資源的背景、撰寫范圍進行簡單介紹,根據文獻特點,推出精藏服務。地方文獻的利用價值是在人們進行學術研究或者其他閱讀研究過程中體現出來的,因此,要加大文獻資源的使用率,就必須將文獻資源“拿”出來,供更多人查閱與研究。
3.建立文獻資資源專題數據庫
在地方文獻資源不斷得到豐富的同時,也應同步加強線上數字圖書館中文獻資源的更新與建設,逐步建立地方文獻資源專題數據庫。數據庫中將地方文獻資源整合,制作成歷史文獻材料,分類設置專題板塊,并在資源庫中,開設地方文獻圖片資源專欄,形成一個跨地域、跨時空、跨平臺的無限服務體系。建立網頁版與移動客戶端數字圖書館軟件,為用戶建立個人私有圖書館電子資源,將地方文獻資源歸類其中,幫主用戶實現知識上有效銜接與運用。
4.舉辦地方文獻專題展覽活動
為推動社會發展,促進知識有效傳播、提升公眾的文化欣賞水平,公共圖書館可以利用地方文獻資源的特點,舉辦文獻展覽活動,或者開設專題講座。通過專題活動,邀請相關單位人員和資源負責人參加文獻資源保護工作室,提高他們地方文獻保護意識[3]。在活動中,要最大限度吸引更多的普通讀者進入館內進行查閱文獻資源,讓專題展覽或者講座起到實質作用,促進普通讀者獲取本地歷史文化知識,了解本地區發展情況,培養其人文精神與時代奉獻精神,激發濃厚的鄉土情懷。
結語
綜上所述,區縣公共圖書館做好地方文獻工作,可以增強公眾保護地方文獻的意識,激發建設家鄉的熱情。做好地方文獻工作,要加強地方文獻的征集力度、強化文獻信息服務工作、建立文獻資資源專題數據庫,舉辦形式新穎的地方文獻專題展覽活動,開展鄉土文化教育,推動地區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韋楠華.國內公共數字文化建設與服務文獻研究綜述[J].圖書館學刊,2019,41(2):122-132.
[2]張延軍.縣級圖書館地方文獻征集工作芻議[J].黑河學刊,2019(2):171-172.
[3]李陽.論區縣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工作[J].圖書館論壇,2007(1):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