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
摘 要:業財融合是當代企業提升內部經營管理效率與效益的有效途經,并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因而如何推進企業的業財融合進程也成了眾多企業研究討論的話題。本文從做好企業內部控制角度談談如何推進企業的業財融合建設,盼能為企業的業財融合建設提供相應的參考。
關鍵詞:業財融合 ?內部控制 ?企業
內部控制是企業為規范各部門經營管理行為,防范各類風險影響,進而讓自身得到持續健康發展的一種有效方法與措施。而業財融合就是在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業務管理與財務管理充分配合合作,齊心協力,進而發揮1+1大于2的管理效果。在企業內控建設中,如能充分發揮業財融合的協同效應,必將提升內控建設的效果與效益,保障企業健康有序發展,進而促進企業綜合實力的提升。
一、企業業財融合建設涉及方面及現狀
(一)企業經營管理的目標方向
目標是行動的方向,是企業管理的向心力。當前不少企業雖有自己發展的總體目標,但各部門沒有統一的目標,形似一盤散沙,企業管理效果達不到理想狀態。就內部控制建設方面來說,內控建設的目標就是使企業風險最小化,達到管理效益最大化的目的。當前許多企業財務部門以管控財務違規風險為主要內控目標,而對其他業務僅起到了核算的管理作用,忽視了“進銷存”的風險管控,而很多業務部門,又以滿足企業的生產經營為主要管理目標,沒有更多的去考慮“進銷存”中存在的風險管理問題。例如供應部門以滿足生產部門生產需要為管理目標,而沒有考慮原材料的積壓,價格波動問題;銷售部門僅考慮到產品銷售出去,沒有更多的考慮應收賬款的回收問題;生產部門僅考慮完成企業的生產任務,而沒有考慮產品的銷售影響因素引起的積壓問題。這樣的管理結果,很可能導致大量存貨積壓,應收賬款難以收回,企業運營資金被套甚至資金鏈斷裂的風險,影響企業的健康發展。
(二)企業業財融合建設的人才
勞動創造了物質,而人是勞動的主體。人的整體素質,決定著勞動的成果。企業管理需要相應的專業人才,企業業財融合建設也一樣需要有相應的人才作后盾。就內部控制建設方面來說,一方面需要大家知道企業各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風險,要知道并掌握對相關風險進行管控的方法與措施,另一方面更要知道如何通過各部門的相互合作,對各類風險實施更好的管控,進而達到更好的風險管理效果。而當前許多企業的人才都是“崗位的專用人才”,走出特定崗位,就形似一名新入職的員工,對工作無從下手。例如財務人員對財會知識是業內專家,可有的財務人員就不知道自己單位的主營業務是什么,或者說不出單位的生產經營流程。又如生產部門人員都知道車間生產的流程,但很多人員并不知道或清楚生產成本的管理方法。“崗位的專用人才”的存在,不但影響企業經營管理的效果,更極大的影響企業業財融合的推進。
(三)企業業財融合建設的配套措施
做好一項工作,需要相應的配套措施作基礎作保障,才能使這項工作開展的有條有理,使其功效最大化,配套措施包括必須的制度、措施、以及后續的考評等,企業的業財融合建設同樣需要相應的配套措施。就業財融合的內控建設來講,一方面需要相應的制度為內控建設行為作指行,進而使企業內控建設的管理行為切合當前企業發展實際,切合企業風險管理要求。另一方面,通過執行相應的制度、措施,促進企業內控建設更趨完善,提升內控建設的效率與效益。當前企業業財融合的相關配套制度有待完善,另一方面就業財融合的硬件建設方面特別是信息化建設方面,有待加快與跟進。如企業的業務管理與財務管理信息系統還沒有得到更好的整合,信息得不到有效的共享與利用,信息交流還停留在當面交流或電話交流節點上,影響風險管理的效率與效益。
(四)企業業財融合建設的方法
可以說,做好任一項工作,正確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企業業財融合也一樣,需要相應的方法或者方式。就企業內部控制來講,推進業務管理與財務管理融合,首先要知道業財融合的切實點,也就是要知道內部控制中業務管理與財務管理聯系密切的管理節點,接著才能采用合適的方法,通過雙方在工作中的共同合作,互動交流,進而推進業財融合的進程。而當前不少企業的業財融合還停留在喊喊口號的初級階段,有的還沒有找到切合自身發展的業財融合的方法,還處在業財融合的探索階段,有的企業由于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的各自的利益沖突,推進業財融合相當困難。
二、推進企業業財融合建設的建議與措施
(一)統一各部門經營管理的目標
企業要明確自身發展的整體目標,要把這個目標成為今后的管理工作努力方向。一方面要通過各種形式灌輸給廣大企業干部員工,使大家知道企業經營管理的目的與方向,進而眾心一致,向目標前進。另一方面要使大家知道,企業好,才是大家的好,大家才會好。企業管理是一項綜合性管理,需要各方面的積極配合與協作,如果沒有相互之間的合作,不僅不能起到管理的1+1大于2的效果,也不會出現1+1等于2的結果,而是出現1+1遠遠小于2的結果,因此企業各部門要樹立小目標服務大目標的意識,積極處理了業務管理與財務管理的關系,在今后的企業經營管理中,心系一處,力往一處使,進而促進企業管理效益的快速提升。
(二)加強業財融合的人才建設
一方面企業既要注重各崗位人員的專業技能的提升,促進其專業技能的精、專、尖發展,使自己擁有一流的管理技術人才,另一方面也要避免井中之蛙的視角看待發展中的企業管理,也要注重人才的知識面的拓寬,這樣既可加快業財融合的進度,又可使企業管理知識的長進拓展業務發展的深度與廣度,進而促進企業的快速發展。因此,企業必須加強人才建設,一方面通過專家指導、異地掛職、持續的后續教育等多種形式,更新廣大企業人的專業知識,擴大知識面,使其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可通過輪崗工作,下基層鍛煉等多種方式,促使大家了解掌握各部門各崗位的業務管理方法與知識,如使財務人員掌握生產經營的流程等,使業務人員掌握相應財務管理的方法與知識,使大家成為拎得起放得下的綜合性人才。
(三)建立健全相應的配套制度與措施
一方面企業要建立健全業財融合的各項制度與措施,如崗位職責制度、績效考核制度等,通過制度為業財融合的推進提供保障,加快業財融合的進程。另一方面要嚴格認真的執行制度,通過制度的切實執行,激勵廣大干部員工參與各類管理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四)加快信息化建設
信息化建設是企業提高經營管理效率與效益的主要手段與方法。對業財融合來說,企業較高的信息化水平,可加快業財融合的進程,提升業財融合的效益與效率。信息系統是企業推進業財融合工作的不可缺少的工具,信息共享,管理方法交流,技術的在線指導等都離不開它。因此企業一方面要加快各類管理信息系統的整合,為信息的交流與共享提供有效的平臺。另一方面企業要加快信息系統的開發,一款適宜的的信息系統,是企業管理效率效益提升的必要條件,自己開發的信息系統既可切合企業自身管理中各個方面的需要,又能提升使用管理的效率。另外企業要及時做好信息系統的更新升級工作,確保信息系統作用的充分發揮。
(五)找準業財融合的切入點
業財融合的切入點,就是企業開展業財融合的最佳節點。就企業內部控制來說,資產管理、預算管理、風險管理、成本管理等都是業財融合最佳的切合點。一方面這些管理活動為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日常聯系最為頻繁的活動,更能加深二者之間合作熱情,另一方面這些管理活動也是企業日常管理的重點內容,通過二者齊心協作,更能發揮業財融合的積極作用。因此業務部門在日常的經營管理過程中要積極為財務部門提供一線的經營管理業務信息,使財務的數據信息更準確,更科學。另一方面財務部門要根據財務分析的情況經常為業務部門提供財務的指導作用,進而為企業的經營管理發揮理好的協同作用。
三、結束語
總之,在新情勢下,業財融合是當代企業管理發展的一個新方向,它能凝聚企業各方面的力量,使企業各方面管理達到“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的效果,進而提高企業經營管理的效率與效益。因此基于當前企業業財融合建設的現狀,企業要統一各部門經營管理的目標,加強業財融合的人才建設,建立健全相應的配套制度與措施,找準業財融合的切入點,進而全力推進自身的業財融合建設,進而充分發揮業財融合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陳碧銳.基于業財融合的企業管理會計實施初探[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7(8):82-83.
[2]徐劍鋒.企業業財融合若干基本問題探討[J].新會計,2017(04).
[3]陳源清.企業內控存在的問題以及優化措施探討[J].會計師,2017(3):44-45.
[4]阮芹.企業內控存在的問題以及優化措施探討[J].財會學習,2016(20):247-248
[5]劉嘉宏.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業財融合問題探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6(15).
[6]李盧.積極推進業財融合在企業內部控制中的運用[J].財會學習,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