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蘇潔
摘 要:勞動關系是否融洽,事實上是提升廣大職工權益和提高企業的切績效的大事,創新完善勞動關系協商協調機制事關經濟發展與社會和諧。面臨新時代勞動關系主要矛盾的變化,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提高就業質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完善政府、工會和企業共同參與的協商協調機制,構建和諧勞動關系。這為我們今后調整勞動關系指出了明確的方向。
關鍵詞:勞動關系;協商協調機制;勞動關系
十九大報告提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和我國新的歷史地位作出了重大判斷。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需要與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這一判斷既符合中國發展的現實,也反映了人民的意愿。只有把握好社會主要矛盾變化與大局關系的歷史變化,才能適應新時代對黨和國家工作的新要求,才能回應各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
勞動關系是一個由勞動關系的各個子系統組成的系統。企業的勞動關系首先要制定企業的勞動關系戰略和勞動關系計劃。在勞動關系計劃的指導下,接下來的工作是進行崗位分析,制定崗位描述和崗位描述。根據職位分析,公司需要招聘和分配員工。在員工的配置和勞動關系的利用過程中,企業必須注重員工的職業發展規劃,將員工的職業發展與組織的發展相匹配,形成相互驅動的綜合發展方式。在企業與員工匹配發展的過程中,要不斷溝通,化解矛盾,排除障礙,共同發展,確保過程的順利進行。當一個企業的勞動關系達到一定階段,需要多層次的員工的工作表現進行評估,糾正自己的錯誤,肯定他們的成就,和上級和下屬達成共識的下一階段的工作,以便員工能形成下一輪的工作計劃。在績效評估之后,員工應該被激勵。它包括工資、福利和精神的本質。對優秀員工的績效進行評價,尤其要加強激勵。為員工提供這樣那樣的缺陷,企業應該對員工進行培訓需要在未來企業的發展,幫助員工提高他們的知識和技能,使他們能夠適應企業發展的勞動關系需求在未來業務活動。最后,根據勞動關系系統的整體運行情況,企業應修改或重新制定勞動關系開發戰略和勞動關系規劃,為下一階段的勞動關系活動奠定基礎。
1 堅持以協商協調為主,構建中國特色和諧勞動關系
勞動關系雙方既有利益矛盾的一面,也有利益統一的一面。不同國家由于受歷史、文化、政治、法律等諸多方面的影響,勞動關系及對勞動關系的調整模式都各有特點,但近年來,勞動關系調整整體呈現由對抗走向合作的趨勢。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改革開放給勞動關系帶來的變化,并“沒有改變我國勞動關系的社會主義性質”。現階段的勞動關系矛盾,是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礎上具體利益差別的矛盾,完全能夠在合作、協商、協調、依法調處的基礎上得到解決。因此,勞動關系應當在人民內部以協商協調的方式調整。而協商協調的理念和方式應貫穿于勞動關系調整的全過程,既包括宏觀層次中的立法、政策制定,也包括中觀層次中行業或企業相關決策和管理制度的制定,還包括微觀層次中企業與勞動者個人勞動合同的訂立或勞動爭議的處理。當然,強調協商協調時應當立足我國國情,政府要充分發揮協商協調中的主導作用,特別是加強勞動關系的源頭治理和綜合施策,從而為協商協調奠定堅實法律及政策基礎。
2 做實勞動關系三方協調機制,發揮宏觀協商協調作用
政、勞、資三方參與協調是市場經濟國家通行的協調勞動關系的基本原則和重要方式之一。我國也早已在全國和地方建立了多層次的三方協調機制。但是在實踐中,三方協調機制發揮的作用還十分有限,主要原因在于,一是重視不夠,二是機構、人員不實,責任難以落實,工作機制無法形成。做實三方機制,對于在宏觀上參與立法和政策制定、統籌解決勞動關系重大問題,實現源頭治理有重要的意義。
3 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及時化解勞動關系矛盾
組織中的文化氛圍可以間接地使員工感受到一種價值觀念。此外,勞動關系部將在發展過程中調整舊的價值觀,真正與時俱進。特別是在招聘和培訓工作中,也可以適當地培養企業的內部文化。例如,在招聘過程中,應聘者應認同所在單位的文化價值觀。在崗前培訓過程中,新員工要深刻感受本單位的文化內涵,養成良好的習慣,形成良好的氛圍。需要指出的是,組織文化氛圍的營造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在規章制度中滲透,需要在“無聲滋潤”的理念中感染,需要更加自信和耐心。此外,還可以通過典型案例形成模范領導作用,提高全體員工的整體素質,形成以組織為中心、以單位為理解、以單位為支持、以單位為認同的發展理念。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的變革與基層行政企業思維政治作業的密切關系將強化“一個崗位,兩份責任”的工作與學習氛圍與討論學習機制。現在由黨政工團等系統組成的思維政治作業部隊,已構成組織環境投入較多的關注,組織與環境之間存在許多合作內容,并且適應我黨、我基層行政企業的重要學習工作,最終完成思維政治工作辦理網絡。三項變革方面,基層行政企業需抓實崗位剖析點評。活躍運用總部有關崗位辦理實用工具,展開崗位剖析,整理崗位職責,優化崗位設置;展開崗位價值點評,構成統一的崗位價值規范系統, 為進一步做好勞動關系規劃、理順薪酬分配等打下根底。抓實才能系統建造。
4 結論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網絡平臺與員工是否屬于勞動關系存在諸多問題和爭議。面對新業態帶來的新問題,我們要以開放包容的態度和改革創新的精神來對待和研究,特別是在一些問題還沒有弄清楚的時候,協商協調是應對和解決這些新情況、新問題的重要途徑。
和諧勞動關系是經濟社會進步和黨和國家發展的重要保證。要立足中國國情,充分發揮政府和法治的作用,健全政府、工會和企業參與的協商協調機制,把協商協調貫穿于勞動關系的全過程,推進各級協商民主、和諧勞動關系建設,努力實現“兩個一百年”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參考文獻
[1]高紅,王紅梅.事業單位的勞動關系:組織分化與重構的視角[J].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13(05).
[2]李強.試析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事業單位改革——以江蘇為例[J].地方財政研究,2013(01).
[3]王東明.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 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公益服務需求[J].求是,2011(17).
[4]賴靜萍,劉暉.制度化與有效性的平衡——領導小組與政府部門協調機制研究[J].中國行政管理,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