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企業間的競爭需要有用信息作為支撐,而人與人之間的目的性交流與獲取早已成為企業間競爭有效信息獲取的途徑之一。文章從企業人際情報網絡應用流程中的開發、構建、實施利用、管理維護四方面內容進行總結,提出企業競爭情報的潛在發展空間。
關鍵詞:企業競爭情報;人際網絡關系;人際情報網絡
在網絡媒體、大數據、知識經濟迅速發展的大背景下,“人際關系網絡”在可視的范圍越來越大,人與人之間組成的各種社會網絡,成為一種有目的性信息交流和獲取,其價值就獲得社會組織的利用。因此對于競爭的參與者,不斷的擴大網絡從中挖掘出隱藏的有價值信息,并對組織或企業決策提供優勢化的作用顯得至關重要。
1 人際網絡與企業競爭情報的融合發展
人際網絡是以個人或組織作為結點,形成一套特殊社會關系間的聯系,其主要集中于研究社會關系中群體間的人際關系。在各企業競爭的大環境下,人際關系網絡的理論發展契合性融入企業競爭情報領域之中??茽柭赋觥叭肆Y本”集中存在于人際網絡結點,“社會資本”存在于結點間的關系中[1];格蘭諾維特提出“強關系”存在于較熟悉親近的組織內部,“弱關系”可以呈現紐帶關系作用,促使成員關系與信息知識的擴散,從而有利于組織外部的信息傳播與共享[2]。依據上述學者論述,“人際網絡關系”的融入無疑對企業組織內部的管理者、競爭對手、競爭環境的分析增添了新的信息導向,挖掘人際關系中的目的性信息資源,增強組織間的競爭力。
2 企業競爭情報中人際網絡的應用流程
2.1 企業競爭情報中人際網絡的開發
企業競爭情報的關鍵性步驟為信息源的開發。人際網絡作為最直接的有效信息源,是競爭者獲取、分析和交流非公開信息和隱形知識的重要途徑。因此,人際網絡的開發成為必要的環節。“開發”側重于人際網絡能夠融入情報系統,為情報系統提供有效的信息資源,從整個自身信息需求目的出發構建與維護適合組織或企業的人際網絡,并在整個人際網絡開發過程中同時注重線上線下人際網絡、企業內部與外部人際網絡的構建。具體表現為,分析自身需求并開始尋求人際網路之間的關系,繪制人際資源地圖,融入企業競爭情報系統、重視人際關系的分析并及時開發新的網絡、實施人本管理。且在整個企業的人際網絡的開發中能夠兼顧內部與外部人際網絡。
2.2 競爭情報中人際網絡構建
在人際網絡的構建中,對于企業部門內部人際關系網絡和企業與外部社會實體間的人際關系,信息共享與轉換的知識管理方法與技術是人際情報網絡構建的理論基礎和重要工具。企業中人際網絡的構建應根據企業的信息需求,對網絡成員和關鍵結點聯系間所擁有的主要知識建立聯系并確定網絡模式,最后進行網絡的分析與評價,并針對不足做出可行性優化。另外,網絡的整體構建應全程把握人際網絡特點并注重信息知識共享和隱形知識的轉化管理,呈現“企業情報需求分析—確立網絡模式—構建網絡關系—網絡管理拓展”的主體流程。
2.3 競爭情報中人際網絡實施利用
人際網絡的實施利用主要是為組織或企業的提供效益的最后轉化,這一階段除了關注人際網絡在組織或企業內部與外部的信息搜集以外,也可以運用企業人力資源及不同作用方向的人際關系予以分析,以作用于企業整體的最佳策略。在實施利用階段必須遵循合理收集與利用的前提下,運用有關的方法技巧以及技術手段,包括訪談技術、溝通技術、人際資源地圖、專家庫構建、網絡論壇等,利用不同中心結點的網絡對競爭對手的內部人際網絡、供需鏈的人際網絡、戰略聯盟的網絡等進行集中分析做出正確的競爭策略,并能夠反思構建下一階段的面向主題的搜索策略與人際擴張策略等。
2.4 競爭情報中人際網絡管理與維護
由于人際網絡本身存在著動態性與復雜性。因此,在“人際情報關系管理”大多都集中與“研制開發情報系統”對人際關系進行梳理與分析,采用人機結合的方式對人際關系網絡進行管理與維護。對于企業或組織內部的關系網絡大多提供輕松和諧的內部環境,并采用獎勵激勵機制激發內部人員信息提供與交流,從而更好的投身于企業內部的工作。對于設置專門的情報分析機構的組織與企業對于分散型人際網絡可由競爭情報部門主管或CIO(首席信息官)進行管理,協調緊密型可由部門間的每位成員分別進行管理,每人負責一個或幾個小型網絡??傊?,對于企業競爭情報的管理主要表現為增強人際情報的網絡的廣泛性,分析人際情報的網絡的同類型,建立開發符合企業的情報分析系統,運用人機結合的有效方式進行網絡分析,增強企業人際情報網絡的有效性[3]。
3 競爭情報中人際網絡潛在發展
現如今,人際情報網絡分析已經大數據時代,企業或組織中人際網絡的信息量、更新速度以及信息源的種類越來越趨于多樣化,在對人工處理分析提出極大挑戰的同時,情報信息系統工具的研究更加趨于智能化、知識化管理研發。在面對信息搜集對象問題中,隨著社會媒體的大幅度的普及,人們對情報收集在得到認識同時不免更多的是一種防范心理,企業或組織如何正確處理信息搜集對象抵觸或者如何不跨越用戶隱私信息搜集到目的信息等方法,都值得我們考慮。其次,人際情報網絡信息搜集原則理應符合競爭情報搜集信息原則范圍內,但人際網絡因其本身動態性、隱形性,擴展性,如何把握信息獲取原則這一問題值得持續研究。因此,在競爭情報中人際網絡潛在發展主要圍繞著三個問題:信息量大、信息源種類繁多造成的智能化、知識化管理;如何打破信息搜集對象以及參與人員的防范心理獲得目的信息;以及人際情報網絡如何把握信息搜集原則或者信息安全處
理[4]。
4 總結
“人際情報網絡”核心為人與信息,人屬于會思考物種,對于不同的狀態給予不同的相應,從而散發著不同的信息,具有“智能化”,因而建立有效的人際網絡挖掘其中的隱形知識在不同的階段充滿挑戰性。對于組織或企業從“人際情報網絡”的開發、構建、實施利用以及管理與維護都應是動態化,應綜合考慮組織或企業的定位、內外部環境、人際網絡的更新等因素,使“人際情報網絡”運用最小化的資源獲得最大化的有效信息,能夠輔助組織或企業做出及時有效的決策[5]。
參考文獻
[1]Uzzi B. Social structure and competition in interfirm networks:The paradox of embeddednes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7(42):35-67.
[2]GranovetterM5.The strength of weakties.American Journal of Soeiology,1973,18(3):1360一1380.
[3]包昌火.人際網絡開發與競爭情報發展[J].情報雜志,2008(3):3-4.
[4]鞠英杰,丁遒勁.基于行業SNS的企業人際競爭情報研究[J].現代情報,2010(4)115-120.
[5]王知津,等.競爭情報人際網絡關系模型的構建及實現[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0,(6):5-10.
作者簡介
張美霞(1994-),女,河北大學管理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競爭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