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銳芬
摘 要:探討具身認知觀在動漫教學中的應用,從人類經驗解讀動漫作品,對于動漫作品中隱喻真理的陳述,內隱記憶的發掘,培養學生的動漫意識,動漫思維,動漫創作能力,有較大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具身認知 心智 隱喻 無意識認知 動漫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11-0-01
一、引言
具身認知觀包括三個基本思想:心智是具身的;隱喻是思維的核心;認知是無意識的。近年來,國內一些學者開始關注具身認知觀在教學設計中的作用,使復雜的認知過程在學習目標的指引下,通過科學的方法,實現知識的遷移。
二、具身認知觀對動漫教學設計的啟示
“具身認知對于開展與教學活動并行的教學設計,設計整合了物理、生物與電子媒介的‘認知系統環境,對于促進學習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1]。”同樣,探討具身認知觀在動漫教學中的應用,從人類經驗、隱喻真理、內隱記憶等方面解讀動漫作品,提高學生動漫鑒賞水平,對培養學生動漫思維,提高學生動漫創作能力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1.心智是具身的,從動漫經驗的積累到具身模仿,培養動漫意識
瓦雷拉、湯普森和羅施認為:只有在科學的心智與經驗的心智之間達成一種共識,我們才能更完整地理解認知[2]。從人類經驗的自發和反思的維度理解“心智是具身的”,解讀動漫作品,培養動漫意識。學生可在模仿動漫作品中學習比例、結構、透視等知識,進而設計動漫形象,編繪動漫情節,這種動漫學習興趣將發展為持久的學習動力,積累動漫經驗。
“把審美文化中心從高雅藝術轉移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是當代美術教育的一個發展趨勢[3] ?!眲勇鞘澜缍嘣幕械囊粏T,是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深入到人們的生活當中。筆者在動漫教學中,根據教學活動的需要,設計了具身模仿活動。組織學生參加現今流行的cosplay藝術,可視為“具身模仿”的具體表現。cosplay藝術,就是對動漫作品中的物品運用、服飾穿著、動作表現、習慣用語等進行模仿。學生通過動漫欣賞,繼而進行動漫模仿秀活動,從模仿動漫角色開始,進而模仿動漫場景的裝飾風格,甚至進行故事的改編,結合傳統文化,加入時代元素和自己的主觀想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動漫意識。
2.隱喻是思維的核心,從動漫評論到隱喻真理的陳述,發展動漫思維
“幽默本身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語出《學習的革命》[4]。動漫作品所包含的隱喻,通過其藝術特點展現給大眾。觀其內涵與形式,吸引大眾的秘訣在于能表現現實生活中無法出現的圖像,因觀眾日益增多,致使動漫片大量流行及相關的衍生品飽含商機。
2.1通過動漫評論,探討動漫作品的“文化隱喻”
動漫學習應視為一種文化情境學習。欣賞中外優秀動漫作品,我們不但看到不同的故事情節,不同的作品形式,還能感受不同國家的文化氛圍,體會作品中不同的“文化隱喻”。《獅子王》讓觀眾感受到歌劇藝術的魅力,也不難發現其內含文學著作——莎士比亞的作品《哈姆雷特》。而我國早期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取材于著名畫家齊白石的名畫《蛙聲十里出山泉》,大寫意的花卉與工筆細描的草蟲,墨色濃淡變化,飽含傳統水墨畫的藝術魅力。此類動畫片還有《豬八戒吃西瓜》、《鶴蚌相爭》、《山水情》、《塘韻》、《夏》、《吳昌碩》等。
2.2通過動漫評論,解讀動漫作品的“人性隱喻”
賦予物品或動物以人性的特征、加上夸張和變形的處理手法使其生動活潑,是動漫作品吸引讀者的秘訣之一。國產動畫片《虹貓藍兔七俠傳》蘊含俠義情結,英雄豪情,讓我們重溫古代俠士英勇豪邁的故事。引導學生從對動漫角色的評論,到理解動漫作品中的隱喻真理,獲得不同的審美經驗。
2.3通過動漫評論,剖析動漫作品的“色彩隱喻”
在動漫作品欣賞中,關于色彩,我們可以學習古德曼(N. Goodman)的“隱喻真理”。 古德曼用“隱喻真理”來表達直覺。通過動漫評論,剖析動漫作品中“色彩的隱喻”,理解和學習動漫的圖像、文字及表現形式,學會與動漫作品交流。戴維森明確指出:“一個隱喻并沒有說出超乎字面意義之外的任何內容。”隱喻是我們注意世界的另一種方式。學生學習色彩的隱喻,可以舉一反三地進行實際的色彩創作表現,對動漫作品創作中色彩方案的思考方法甚至思維方式發生改變。
3.認知是無意識的,從動漫欣賞到內隱記憶的發掘,提升動漫創作能力
人的認知是一個有意識心理活動與無意識心理活動相統一的過程。英國當代心理學家M·W·艾森克和M·T·基恩在《認知心理學》第五版關于“意識理論”的研究中發現,“意識與大腦中的一個整體工作空間有關——一種短暫的記憶能力,其關注的內容廣泛分布于許多無意識的專門化網絡之中[5] 。”意識性知覺需要一個整合某一刺激所有特征(如形狀、顏色、運動)的過程。動漫欣賞行為無不包括這樣一個“有意識心理活動與無意識心理活動相統一的過程”,可以從動漫欣賞中發掘內隱記憶,從而提升動漫創作能力。通過無意識欣賞動漫作品,學生探究動漫作品的文化內涵和形式語言“視覺皮層中都存在著神經元的放電與后續動作的產生這個過程”,是利用內隱記憶進行學習活動的過程,是動漫作品的心靈感悟。
三、結語
動漫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要通過有意識或無意識的的動漫學習,創作有意識、有形的動漫作品。探討具身認知觀在動漫教學設計中的應用,了解人類經驗、隱喻真理、內隱記憶的對動漫意識,動漫思維,動漫創作能力等培養的作用,值得我們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王靖,陳衛東.具身認知理論及其對教學設計與技術的應用啟示[J].遠程教育雜志,2012(3).
[2]葉浩生.心智具身性:來自不同學科的證據[J]社會科學,2013(5).
[3]劉萬岑.學校美術課程應當重視流行視覺藝術[J].中國美術教育,2004(4).
[4]Jeannette Vos,Gorden Dryden:顧瑞榮等譯.學習的革命[M].上海三聯書店2009年版.
[5]Michael William Eysenck,Mark Keane.高定國、何凌南等譯.認知心理學[M].華東師范出版社,200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