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聽障兒童的語言存在不良發展,其執行功能也存在滯后的發展。因此本文根據兒童不同語言類型,即口頭語和手勢語兩方面分別對執行功能所產生的影響進行總結,以期為聽力障礙兒童語言發展和執行功能的研究和干預提供參考。
關鍵詞:聽障兒童;口頭語;手勢語;執行功能
1 引言
“聽說讀寫”是掌握一門語言的基本規律,而聽障兒童由于聽力受損導致無法模仿發音,進而影響了有聲語言的學習,但也由此學會了動態的視覺-空間語言——手勢語。研究發現,聽障兒童的語言存在滯后的發展,與此同時,其執行功能也存在嚴重的滯后的發展,且與語言具有顯著的相關性[1]。因此對于聽障兒童的語言和執行功能的研究也越來越受到學者們的關注。
2 聽障兒童的口頭語對執行功能的影響
聽障兒童的口頭語由于聽力受損會導致其發展的滯后,研究表明聽障兒童的口語在其語音、語法以及語用能力上均存在發展劣勢,相較于同齡的健聽兒童,聽障兒童的語音清晰度明顯較差、語法使用混亂、語用存在嚴重的滯后發展[2]。同時聽障兒童的執行功能也存在嚴重的滯后發展,因此有研究者認為聽障兒童口頭語的延遲是導致其執行功能發展延遲的原因,也由此展開了一系列的研究。
Sipal和Bayhan通過皮博迪圖片詞匯測試以及威斯康星卡片分類測試對聽障兒童的語言能力和執行功能進行實驗,研究發現,聽障兒童在12-14歲時才具有10歲正常兒童的執行功能,其中語言技能對聽障兒童的執行功能有顯著影響,由此他們認為聽障兒童執行功能的延遲就是語言延遲的結果[3]。Figueras等對比耳蝸聽障兒童、助聽器聽障兒童以及正常聽力兒童完成執行功能任務測試以及英國圖片詞匯測試(BPVS),結果發現,耳蝸組與助聽組在執行功能任務中不存在差異,而正常組與耳蝸組的執行功能存在顯著差異,但如果控制了語言變量后,差異便不顯著,因而他們認為聽障兒童在執行功能方面的缺陷是語言習得延遲導致的[4]。Kronenberger等對植入人工耳蝸者的口語能力和執行功能采用不同任務,結果發現人工耳蝸者的言語工作記憶和靈活性與語音感知和語言綜合得分顯著相關[5]。以上研究表明語言能力是發展執行功能的基礎建構模型,聽障兒童的口頭語的延遲發展會導致其執行功能的延遲。
3 聽障兒童的手勢語對執行功能的影響
聽障兒童的手勢語具有以表情配合詞的表達、高頻詞表達規范、一手勢多意、簡化動作以及自創動作等特點[2]。因為手勢語也是語言的一種形式,因而聽障兒童的手勢語與執行功能的關系也受到許多學者青睞。
Kotowicz等人以不同的實驗任務對不同母語的聽障兒童的手勢語和執行功能的關系進行研究,結果都表明手語分數與執行功能存在顯著的相關,并表示早期使用自然手語可能會支持聽障兒童擁有更高的認知功能[6]。更有學者另辟蹊徑從正常幼兒的手勢來研究其執行功能,發現手勢的使用可預測其后執行功能的表現。Hall等采用父母報告法進行執行功能行為評定發現,手語聽障兒童與聽力同齡人在執行功能上獲得相同的分數[7]。同時有研究指出無論是學習怎樣的語言經驗,其執行功能都好于沒有語言經驗學習的人,包括唇語語言經驗。
以上研究均表明手語可促進執行功能的發展,這可能是由于聽障兒童的手語同正常兒童所使用的口語相同,兩者都是語言的一種形式,只是表達方式不同,因而對于高級認知功能同樣起作用。
4 啟發和運用
目前,并沒有專門針對聽障兒童執行功能的訓練或干預,但可通過對口語語言康復的干預來間接影響執行功能的發展,但這需要較長的時間。手勢語對執行功能的研究也表明,手勢語可在某種程度上促進執行功能的發展。因此,語言干預訓練可遵循以下原則:第一,較早對聽障兒童進行醫學評估,目前的檢查可對3個月前的聽障兒童進行確診;第二,一旦確診應及時進行醫學干預,即植入人工耳蝸或助聽器;第三,在家庭干預的基礎上配合語言康復訓練,為聽障兒童創造豐富的語言環境;第四,可適當進行手語教學,不少研究表明手語可在一定程度促進有聲語言的學習和發展,但在教學時注意區分與有聲語言的不同[8]。
參考文獻
[1]潘慶春,李蓓.語前聾兒的語言康復與大腦語言功能發育的神經語言學研究及對認知功能的影響研究[J].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2019,37(08):98-99.
[2]吳芃,陶云,胡宏安. 聽力障礙兒童的語言發展研究進展[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19, 25(6):704-708.
[3]Sipal R F, Bayhan P. RETRACTED: Do Deaf Children Delay in Their Executive Functioning Due to Their Delayed Language Abilities?[J]. Psychology, 2011, 2(7):737-742.
[4]Figueras B, Edwards L, Langdon D. Executive function and language in deaf children[J]. Journal of Deaf Studies & Deaf Education, 2008, 13(3):362-77.
[5]Kronenberger W G, Colson B G, Henning S C, et al. Executive Functioning and Speech-Language Skills Following Long-Term Use of Cochlear Implants[J]. Journal of Deaf Studies & Deaf Education, 2014, 19(4):456-70.
[6]Kotowicz, J., Woll, B., Herman, R., et al.Executive function in deaf native signing children: the relationship of language experience and cognition. Formal and Experimental Advances in Sign Language Theory, 2017.
[7]Hall M L, Eigsti I M, Bortfeld H, et al. Auditory Deprivation Does Not Impair Executive Function, But Language Deprivation Might: Evidence From a Parent-Report Measure in Deaf Native Signing Children[J]. Journal of Deaf Studies & Deaf Education, 2017, 22(1):1-13.
[8]張風華,金星明,沈曉明,等.聽力障礙嬰幼兒語言、語音及認知的早期干預[J].中華醫學雜志,2006,86(40):2836-2840.
作者簡介
吳芃(1995-),四川省成都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發展與教育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