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炯
摘 要:新形勢下,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促使地質工程建設項目逐漸增多。而作為地質工程建設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關鍵性環節,地質測繪工作所發揮出的作用也愈加明顯。其中,影像定位是利用遙感技術,通過傳感器進行多波段電磁波的接收,以此進行遠距離目標的探測工作。而此種技術的應用,也促使地質測繪工作的精確性及便捷性得以大幅度提升。
關鍵詞:影像定位技術;地質測繪;概述
近年來,在科學技術和通訊技術的快速發展的帶動下,影像定位技術在工程測繪中應用更為廣泛,同時工程測繪中影像定位技術也取得了較快的發展。在這種情況下,需要與實際發展趨勢有效結合,以此來促進影像定位測繪技術的突破性發展。當前在工程地質測繪工作中,影像定位技術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而且不同技術之間實現了有效的融合,配合度也得以進一步加強,這對推動地質測繪技術性能的全面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同時工程地質測繪中影像定位技術開始向多樣化的方向發展,不僅測繪技術形式實現了多樣化,測繪精度層級化,測繪內容表現出較強的實用性,而且建立起了相應的比例尺系統,能夠滿足不同精度、不同測繪需求、不同方位及不同角度的測繪要求。另外,工程地質測繪影像定位技術更具集成化,特別是在當前工程地質測繪中3S技術的應用,對于測繪技術的集成化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而且在技術可視化和實用化方面影像定位技術也有了較好的突破。
1 地質測繪與影像定位技術概述
1)地質測繪概述。為確保地質工程的實際地質情況與地質因素等符合實際施工的需求,地質測繪工作人員需要詳細了解地質條件下各要素的空間分布與變化規律,在此基礎上所進行的測繪工作可統稱為地質勘測。其中,進行地質勘測所涵蓋的地質因素眾多,不僅包含地貌、水文、巖土等地質結構,更涉及到地質現象與天然建筑材料等地質構造方面的探究。
2)影像定位技術及其特征特點。在我國現階段的地質測繪工作中,遙感影像定位技術的應用時間較短,屬于地質測繪技術中新興的技術形式。而隨著越來越多的地質測繪工作對遙感影像定位技術的應用,也促使地質測繪的工作效率與精確性得到了較為快速的提升。并且,通過該種技術的應用,更便于技術人員與地質工程人員對勘測位置及附近地理環境進行深入掌握及了解,促使地質工程在開展的過程中,其安全性與質量性也得到了顯著增高。遙感影像定位技術所具有的特征特點如下:首先,在遙感影像定位技術應用的過程中,所獲取到的某一特定像素取值會受到不同傳感器的影響,致使所獲取到的波段數也存在差異性,因此可以說,某一特定像素的取值,通常是依靠其波段的對應位置點所顯示出的值來作為共同表示的取值結果。其次,在對遙感影像定位技術應用時,若存在有損壓縮情況,也會使得由此獲取到的圖像信息等出現損壞的現象,這也是遙感影像定位技術區別于其他測繪技術的主要特征。最后,遙感影像定位技術,在應用中所采用的傳感器若具有明顯的差異性,則由此生成的文件的結構形式也將具有明顯的差異性。由于遙感影像定位技術中所應用到的傳感器多種多樣,而不同種類的傳感器出自于不同的生產廠家,并且,不同技術形式下不同廠家所組織影像數據的方式也存在顯著的區別。因此,不同的傳感器應當用不同的方式進行遙感影像信息的解讀,而不應僅通過單一化的方式,對遙感影像信息進行淺顯的讀取與解釋。
2 工程地質測繪中影像定位技術要點
在當前地質測繪工作中,遙感技術的引進,有效的提高地質測繪工作的效率和準確性,而且能夠更好的實現對地質工程周圍地理環境的了解和認識,有利于進一步推進地質工程的開展,確保地質工程的安全、有序進行。
1)遙感影像定位技術。在遙感影像定位技術應用過程中,其依托于衛星遙感平臺,并利用傳感器來接收測繪對象反射回來的電磁波信息或是遠距離勘察對象發生出來的反射線,并解譯和處理接收到的信息,以此來獲取到勘察對象的地質條件狀況。通過運用遙感影像技術可以獲取到更為全面和動態的測繪對象的地質信息,在當前各個領域的工程地質測繪中,遙感影像定位技術都得以廣泛應用。首先,對于測繪結果會對遙感器的性能帶來直接性的影響,采用不同的遙感器其所得到的像素值也會存在差異,同時得到的相應波段值也會存在不同,因此在應用遙感影像定位技術時,需要依靠各個波段對應位置上的值來確定遙感影像定位技術所得到的地質測繪值。其次,通過壓縮普通圖像可以實現存儲空間的節省,但遙感影像則不宜進行壓縮,否則會導致部分圖像信息丟失,使遙感影像圖片受損,因此遙感影像存儲需要具備足夠的空間。最后,通過利用不同的傳感器能夠得到不同組織形式的遙感影像圖像文件。當前傳感器種類具有多樣化的特點,因此在實際遙感影像技術應用過程中,需要針對地質勘測對象的實際情況來選擇相應的傳感器類型,同時遙感影像圖像文件類型還要具有統一性,并根據文件形式來對完成圖像的解譯、存儲和管理,以此來保證遙感圖像具有較好的適用性。
2)三維可視化與影像動態分析技術。在當前工程地質野外測繪過程中,可以運用遙感三維可視化與影像動態分析方法,這樣不僅可以更加全面和準確的測繪資料,而且實現了人力、物力和財力的節約,有效的縮短了測繪時間,在地質測繪中應用具有明顯的優勢。三維可視化技術是基于遙感影像技術基礎上發展出來的,能夠對具體的地質測繪路線進行選擇和設計,全面控制項目區域內的地質條件和相關構造空間的分布,并區分地質地貌條件,并對其相關特征進行判斷,全面提升工程地質測繪的可視性。同時通過運用三維技術,其具體的影像能夠準確的對地質條件進行解譯,并準確辨別地質條件相對較好及巖石分布集中地區,從而實現對工程地質條件的深入了解和掌握。在具體運用三維可視化技術時,地質觀測路線與測繪對象區域構造線要保持相互垂直,而且以垂直方向上的穿越絲作為主線,具體布置相應的測繪點。
3 工程地質測繪中影像定位技術的應用
1)水文地質勘察中的應用。利用影像定位技術來對水文地質進行勘察,可以利用遙感衛星圖片、航空遙感相片及其他信息反饋渠道來清晰掌握水文地質條件。在具體進行水文地質測繪過程中,可以運用影像技術來獲取水文地質規律信息反饋,有效的保證了所得到的水文地質測繪結果的準確性。而且在地下水調查過程中運用影像定位技術時,可以利用影像圖片來將地下含水層更清晰的呈現出來,同時圖像中通常清晰的反映出相應的含水構造邊界,從而更好的掌握地下水資源的量及分布情況。
2)地震災害預警中的應用。在一些地質構建十分復雜的地區,容易發生地震災害,為了能夠實現對地震災害的預警,需要利用影像定位技術,通過對相關區域范圍內的地質構造進行具體測繪,及時找到地震災害與地質構造之間的關系,并構建地質活動結構與地震災害之間的響應關系,全面提高地震災害的抵御力。同時還可以通過運用遙感影像技術來解譯和對比震前和震后的圖像,及時發現影像資料中一些重要的信息,并實時對一些影像圖片進行監控和分析,以此來提高地震預警預報的及時性和準確性,為地震災害預防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測繪影像定位技術的支持下,可使現代地質工作開展更加高效,滿足這項工作進行中技術含量逐漸增加方面的要求。因此,在未來提升地質工作水平的過程中,應對測繪影像定位技術的高效利用進行充分考慮,使得這類技術支持下的現代地質工作效率與質量逐漸提高,有效應對實踐中的形勢變化。在此基礎上,有利于降低現代地質工作落實中的問題發生率,并保持測繪影像定位技術良好的應用效果與應用狀況。
參考文獻
[1]吳賀良.影像定位技術在工程地質測繪中的應用及發展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8(15):165-166.
[2]劉宗波.淺析影像定位技術在地質測繪中的應用[J].世界有色金屬,2018(3):23-24.
[3]上官晶亮.地質測繪中應用影像定位技術的實踐分析[J].西部資源,2018(2):144-145.
[4]郭偉偉.淺析地質測繪的影像定位技術應用[J].新疆有色金屬,2016(10):60-62.
[5]吳兵生.地質工作中現代測繪技術的應用[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6(09):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