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歸納法最早出現在古希臘時期,威廉(W.M.K.Trochim)將歸納法劃分為四個逐步上升的步驟:觀察(Observation)→模式(Pattern)→探索性假設(Tentative Hypothesis)→理論(Theory)。歸納法至關重要,在進行翻譯研究時往往與其他翻譯研究方法相結合。
關鍵詞:歸納法;四步驟;翻譯研究;案例分析
1 歸納法的歷史演進
歸納法的歷史最早要追溯到古希臘時期的德莫克利特、蘇格拉底和亞里士多德。到了近代,弗朗西斯·培根編制出歸納的“三表法”,約翰·赫歇尓提出剩余法,約翰·斯圖亞特·穆勒提出了穆勒五法。也有很多人反對歸納法,如大衛·休謨和卡爾·波普爾。但是,歸納法至今還在各種研究領域內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所以筆者認為歸納法雖然有不足之處,但它始終是人類認識世界的基本方法,是建立理論的重要工具。
2 歸納法的定義
雖然歸納法的定義不盡相同,但“從個別到一般”是所有歸納法定義的主體內容。歸納法,是指人們在對觀察和實驗得到的感性材料進行整理和加工的過程中,由個別概括為一般,由部分綜合為整體的思維方法。(郭芙蓉, 2001: 31)它揭示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提出探索性的假設,最終得出普遍性的結論或者升華為理論。其中,得到感性材料的方法有三種:觀察法、實驗法和社會調查法。對感性材料進行加工的方法有:比較、歸類、分析、綜合、抽象和概括。
要徹底把握歸納法,還要區分歸納法和歸納推理。歸納法(Induction)不等于歸納推理(Inductive Reasoning)。它們的最大不同體現在目的上。歸納法作為一種思維方法,其最終目的是探索出事物之間的本質聯系,將這種本質聯系上升為一個普遍性的結論或一種理論;歸納推理作為一種思維形式,其最終目的是通過邏輯演練,得出一個普遍的規律,不會上升到理論高度。比如:鯉魚生活在水里,鯽魚生活在水里,鱸魚生活在水里,它們都是魚,所以所有魚都生活在水里。
3 案例分析
3.1 分析的步驟
威廉(W.M.K.Trochim)將歸納法劃分為四個逐步上升的步驟:觀察(Observation)→模式(Pattern)→探索性假設(Tentative Hypothesis)→理論(Theory)。即通過觀察與實驗獲取大量材料和數據,對材料和數據進行分析過濾,概括出一般的形式,然后產生假設,最后上升為理論。本文也將按這四個步驟對案例進行分析。
3.2 反例分析
對張智中《毛澤東詩詞中數詞英譯研究》的分析,見表1。
3.3 正例分析
對劉季春《調查與思考—談建立我國翻譯教材的新體系》的分析:(文中的翻譯教材指本科翻譯教材),見表2。
4 總結
歸納法至關重要,在進行翻譯研究時往往與其他翻譯研究方法相結合。在用歸納法進行翻譯研究時,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第一、不能以偏概全;第二、不能僅停留在對現象的總結;第三、要把翻譯研究推向深入,提高研究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波普爾著,紀樹立編譯.科學知識進化論[C].北京:三聯書店.1987:17.
[2]郭芙蓉.歸納法不等于歸納推理[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01,05:30-32.
[3]克勞斯著,金培文、康宏逵譯.形式邏輯導論[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1:424.
[4]劉季春.調查與思考——談建立我國翻譯教材的新體系[J].中國翻譯,2001,04:49-53.
[5]林先發,陳自元.試論思維方法之間的關系[J].武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3,01:91-96.
[6]譚文華.波普爾反歸納思想試探——兼論歸納與演繹的關系[J].山東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3:114-118.
[7]王善博.當代科學方法論的幾種困境[J].自然辯證法通訊,2001,06:17-24.
[8]趙哈黎,李英楠.談認識論視角中的歸納與演繹[J].哈爾濱市委黨校學報,2002,06:35-37.
[9]張智中.毛澤東詩詞中數詞英譯研究[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9,04:74-78.
作者簡介
郝鵬祥(1990-),男,漢族,湖南省長沙市人?,F為長沙師范學院專任教師,助教,研究方向:法律翻譯研究和商務英語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