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倩 任惺惺 田永杰
齲齒是兒童常見的口腔疾病之一,其發生原因主要與兒童口腔衛生及不良飲食習慣有關,如好吃甜食,未養成正確的刷牙習慣等,導致兒童齲齒的發病率急劇增加。6~12歲是兒童齲齒高發年齡階段,發病率高達50%,引起了醫護人員及患兒家屬的高度重視[1]。兒童因自身年齡較小,依從性較差,對口腔健康與齲齒預防的重視度不高,單純通過規范日常生活習慣預防齲齒的效果不甚理想。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對兒童齲齒行窩溝封閉術的相關病例進行了研究。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于我院行窩溝封閉術的120例齲齒患兒為研究對象,其中第一恒磨牙共224顆,均已完全萌出,遠中牙齦已退至牙面或牙面以下。納入標準:①牙面窩溝較深,口腔清潔不佳;②牙體已完全萌出,表面無牙齦覆蓋;③無齲壞、釉質發育不全、氟牙癥及四環素牙等。排除標準:①患有心、肝、腎等重要器官衰竭或慢性疾病;②患有自閉癥及小兒多動癥;③家屬不同意或不接受治療者。隨機將120例分為試驗A組、試驗B組及對照組(各40例)。試驗組A:男28例,女12例;年齡5~12(5.6±0.6)歲;第一恒牙共80顆。試驗B組:男27例,女13例;年齡6~12歲(5.5±0.4)歲;第一恒牙共80顆。對照組:男26例,女14例。年齡6~11(5.4±0.6)歲;第一恒牙共64顆。三組在性別、年齡、第一恒牙數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試驗A組給予窩溝封閉術。采用光凝窩溝封閉劑(上海麥森醫療科技公司生產)聯合光固化機(美國西格瑪儀器設備公司生產)進行窩溝封閉治療。治療前先采用清潔劑清洗患兒口腔內牙面及窩溝,使用水槍沖洗牙面清潔劑后風干,保持牙面的清潔和干燥。隨后采用酸蝕劑酸蝕牙面及窩溝1 min,清洗并干燥。將窩溝封閉劑由遠及近涂抹窩溝位置,涂抹的過程中同時排擠窩溝處氣體,光照1 min結束治療。術后檢查封閉劑咬合程度及固化狀態。試驗B組給予窩溝封閉術聯合高露潔多樂氟(含0.5%氟)。將多樂氟充分反復的涂抹在牙面,涂藥后半小時內禁止進食。涂抹保護劑干燥后半小時對牙面進行點隙溝性窩溝封閉,操作方法與試驗A組相同。術后6個月內再次補涂保護漆,并記錄發生齲齒的患者數。對照組給予常規口腔日常護理。對三組兒童進行為期2年的跟蹤隨訪,記錄并比較三組齲齒的預防效果。
1.3觀察指標 ①比較2年內三組齲齒發生率、鄰面齲發生率(牙齒損害部位)及齲均值(牙齒數量、因齲病而喪失的牙齒數量及填充治療的牙面數量)的差異;②比較試驗A組及B組兒童封閉劑殘留情況。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或n(%)表示,采用 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三組2年后齲齒、鄰面齲發生率及齲均值比較試驗A、B兩組在齲齒、鄰面齲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試驗組B組齲齒、鄰面齲發生率均顯著低于試驗A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B組齲均值明顯低于試驗A組與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試驗A、B組封閉劑殘留情況比較 兩組2年內隨訪,試驗A組第1年、第2年封閉劑脫落例數均高于試驗B組,兩組封閉劑殘留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三組2年后齲齒、鄰面齲發生率及齲均值比較/n(%)±s
組別 n 齲齒 鄰面齲 齲均值試驗 A組 80 11(13.75) 9(11.25)0.94±0.26試驗 B組 80 4(5.00) 3(3.75) 0.72±0.25對照組 64 17(26.60) 14(21.88)1.34±0.41

表2 治療2年內試驗A、B兩組封閉劑殘留情況比較/n(%)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及衛生習慣的變化,兒童齲齒的發生率也逐年增高。我國第三次口腔流行病調查研究顯示,12歲以下兒童齲齒的發生率已超過60%,其中有超過80%的患兒未接受正規的防治,使得齲齒不斷的惡化[2,3]。兒童齲齒主要表現為窩溝齲,是平滑面齲的8倍,好發于乳磨牙階段[4]。
窩溝封閉術的發明至今已近50年,經過長時期的臨床應用與深入研究,窩溝封閉技術已有了較為成熟的發展。但因實際操作中存在著一定的客觀問題,使得封閉劑保留率不高,齲齒的預防和治療效果也不甚理想。據有關研究數據顯示,窩溝封閉劑脫落率約40%[5]。因此,如何提高封閉劑的保留度是近年來研究和治療齲齒的關鍵點。
在臨床上預防和治療兒童齲齒的方法中,主要有涂料預防、激光預防、氟化預防等。氟化預防齲齒是一種臨床上預防和治療齲齒的傳統方法。氟保護漆是以氟化硅為主要成分的涂料,其作用原理為氟與牙齒中羥基磷灰石發生作用,產生難溶于酸的氟磷灰石,能有效降低牙釉質的溶解性,增強牙齒的抗酸性能力。此外,氟化硅還能降低牙釉質中的細菌,降低蛋白質的吸附能力,從而達到預防齲齒的目的。
窩溝封閉術聯合氟保護漆在兒童齲齒的臨床治療中,既發揮了窩溝封閉術提高齲齒的預防效果,又保留了氟保護漆的抗酸性防脫落的作用。但仍有研究顯示,氟保護漆治療兒童齲齒的療效不佳,主要原因為兒童乳磨牙窩溝點隙結構不規則,形態復雜,加上恒牙體積較小,清潔難度較大,使得治療的結果不如成年患者的療效好[6]。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B組窩溝封閉術聯合氟保護漆的兒童齲齒及鄰面齲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單純行窩溝封閉術的試驗A組及對照組,三組齲齒的發生情況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對試驗A、B兩組兒童兩年內隨訪發現,試驗A組兒童第1年、第2年封閉劑脫落數均高于試驗B組,兩組封閉劑殘留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氟保護漆下的封閉劑脫落程度較低,封閉劑耐磨度高,對固化結果的影響較低。
綜上所述,窩溝封閉術與氟保護漆聯合用于防治兒童齲齒的療效優于單純窩溝封閉術,氟保護漆能保護窩溝封閉劑不受脫落,從而降低齲齒的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