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茂玉
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山東 東營 257000
法學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非常強的學科,法學教育必須處理好知識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關系。因此,在當前的法學教育中,強化實踐教學已經成為法學教育的共同選擇,越來越得到法學院系的高度重視,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仍存在許多問題。
法學實踐教學主要是指在傳統的法學理論知識基礎之上,為了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擁有良好的法律邏輯和思維,使學生能夠真正解決現實中的法律問題而專門設置的法學實踐教學環節。在當前的高等教育之中,法學實踐教學的類型有很多,大部分都是通過課堂案例模擬,法學知識辯論以及模擬法庭等各種不同的形式,這些活動大部分都和理論知識處于同一個實踐層次,也是學校內部檢驗學生法學理論知識的重要練習。
一般而言,法學實踐教學的課程包含有課內和課外兩種,課內的時間教學主要是強調以學生作為主體,主張在交流情境之中構建學生的知識框架體系。課堂外的實踐教學主要包含由學生自主參加各種法學知識交流活動,學生參與各種法律辯論,對學生的法學思維和邏輯進行初步鍛煉。法學教育不僅僅需要鍛煉學生們的思維,同時也需要使學生具有良好的實踐能力,可以使學生運用法律知識去解決法律現實問題,因此在進行教學過程之中,我們需要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來構建開放性的教學體系,以便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擁有更加完善的知識體系。為此,法學教育需要進一步突破在實踐和空間上的局限性,幫助學生們在實踐教育之中去鞏固自身所學的知識,做到學以致用。
高校法學教育的開展為依法治國輸送了大量的法律人才,法學專業的學生通過從事法律工作可以更好的加強我國的法制建設。在新時期,法學專業學生的法律素養主要包含熟悉法律概念、明確我國法律體系框架、擁有良好的法律思維、能夠運用法律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能夠根據不同的事實作出法律判斷、在法律實踐中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從以上要求我們可以看出,法學專業是實踐性要求非常強的學科,法學專業的開展也需要緊緊圍繞著實踐來開展。因此開展實踐性教學有助于更好的讓學生在實踐中真正理解法律知識內涵,有助于更好的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與此同時,通過實踐教育可以更好的使學生親身參與到法律程序之中,真實了解法律操作的時間,可以用法律眼光去分析世界。因此,實踐教育是當前法學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
法學專業學生低就業率的現象已經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也成為當前法學教育所關注的一個重要話題。在當前的社會實踐之中,我們發現造成法學專業學生低就業率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法律本身就具有非常強的專業性和邏輯性,法學專業本身的就業門檻就非常的高。首先法學專業學生要想進入法律行業,必須通過統一的司法職業認證考試,而這一考試難度又高于其他任何資格考試。與此同時,對于很多用人單位來說,缺乏社會實踐也是困擾當前法學專業學生在職業進一步發展中的一個重要因素,由于法學專業與其他專業并不相同,法學教育不僅僅需要完成理論上知識的積累,同時還需要擁有豐富的實踐積累。因此,法學專業的教育不能夠僅僅只進行理論上的教育,更加需要突出實踐教育,使學生們可以在校期間獲得更多的實踐鍛煉,使學生們有機會將理論知識和實踐進行融合,這樣可以更好的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而且可以更好的促進學生在職業生涯中又好又快的發展。
法學教育已經成為當前我國高等教育的基礎教育學科,各大院校都開設有法學專業。但是從當前的法學教育上看,絕大部分的法學教育開展都是以理論知識為主,在理論知識講解中也大部分都是以教師作為中心進行講解,教師系統性的向學生們解釋法學理論,學生被動的接受或者是熟知某些知識理論。對于一些實踐性或者是技術性問題,一些學校只是通過模擬法庭的方式為學生提供訓練,而模擬法庭大部分都是以案例的方法來進行教學。從實踐的形式上看,法律的運用具有很強的靈活性,這也直接促進了法律教育必須進行改革,而實踐教育正好滿足了改革的要求,有助于進一步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有助于幫助學生運用法律知識去解決實際生活中出現的問題。
當前,我國的法學教育整體上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趨勢,這也直接促進了我國法學實踐教育的快速發展。但是隨著我國法學專業招生的規模不斷擴大,法學實踐教育也呈現出了許多問題。
由于當前的法學教育也從精英化教育向大眾化教育進行轉變,各大法學院的招生規模在不斷的擴大。由于學生人數的不斷增多,這就使得原有的實踐基地已經不能夠滿足學生們的實踐需求,這也要求法學院不斷擴展自身的實踐設施。
在當前很多法學院,法學的實踐工作常常都是以學生自行聯系為主。但是由于缺乏相關規章制度有效約束,這就使得實踐呈現了更嚴重的形式化現象。根據調查發現當前80%的學生主要是自主聯系家鄉的實習單位進行實習,但是這種學生自主聯系的模式相較于學校的統一安排,很大程度上增添了形式性,難以對學生的實習進行有效的監管和監督,而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又進一步使得實踐學習工作流于形式。與此同時,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也對整個法學專業的實習造成了很大的沖擊。在當前的法學實習培養方案之中,實踐學習常常位于大三下學期或者是大四上學期,而這一時期正好是就業、考研以及其他類型考試的高峰期,這就使得學生們的實踐學習顯得非常的蒼茫。
法學專業教育本身都具有雙重屬性。一方面,普通的高等教育只是促進學生們的專業素養提升,而法學教育的教育理念需要符合這一理念要求。在另一方面,法學教育入職門檻相對較高,而且法學教育也呈現出高度的專業化特點,理論學習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們的法律素養,但是這種法律數量的提高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正是由于法學教育本身具有的雙重屬性,當前國內學者對于法學教育的培育目標已經出現了分歧。
法學實踐教學需要由教師設置具體的教學目標,而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需要結合選擇學生最容易接觸的社會生活問題進行探討,通過聯系學生們的社會生活實踐來進一步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法學實踐教學除了以上的開放性之外,同時還需要多元化的教學形式。例如法學實踐教學可以開展以案例為探討的案例教學法,就某一典型案例進行探討。與此同時,法學實踐教學還可以進行角色模擬。角色模擬主要是指通過模擬法律角色來了解法律程序,通過不同的角色模擬還可以進行虛擬的辯論。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仿真實習法以及實戰演練法來進一步做好實踐教學,不斷豐富教學形式,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效果。
法律實踐教學可以有助于突破課堂教學的時空和時間限制,可以建立起更加開放的學習平臺,有助于高效互動的進行學習。通過網絡共享的方式可以學習學生們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同時也可以為學生們提供逼真的對話平臺。在進行法學專業教育之時,一名教師可以組建學生交流群,在群里定時公布一些案例,通過這些案例探討可以使學生們學以致用。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以小組為單位,每個小組內部有多名成員,由成員內部對上傳至群共享的案件進行討論,供大家進行學習。
為了可以進一步推動法學實踐教育向前發展,法學院需要進一步加強自身的實踐設施建設,通過良好的實踐設施可以進一步完善當前實踐教育的效果。為此,法學院可以每年購置一些全新的實踐教育器材,也可以為學生們提供更加豐富的實踐教育基地,幫助學生們更好的進行實踐學習。綜上所述,為了可以進一步推動法學專業實踐教學向前發展,我們需要開設更加豐富的教學課堂,同時還可以建立起網絡共享交流平臺,進一步加大教育實踐設施的建設,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推動法學教育上一個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