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華光
為貫徹落實中辦發[2015]64號、閩委辦發[2016]24號文件精神,結合福安老區實際,2016年福安市出臺了《中共福安市委福安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大脫貧攻堅力度支持革命老區開發建設的實施意見》(安委發[2016]2號),《實施意見》從加大資金投入上提出保障措施,用項目拉動老區經濟,振興福安老區鄉村:一是“十三五”期間,福安市每年安排6個老區基點建制村實施“美麗鄉村”建設;二是每個老區基點村每年安排的專項補助資金不低于10萬元;三是老區基點建制村道路硬化及拓寬工程在市定標準外每公里增加補助5萬元,所轄的自然村道路硬化每公里增加補助3萬元;四是革命舊址修復資金每年本級財政予以安排補助100萬元。
安委發[2016]2號文件實施3年來,福安市本級財政投入2863.87萬元資金專項用于老區項目建設,拉動老區經濟,改變老區鄉村面貌。其中:2016年投入550萬元扶持55個老區基點建制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100萬元修復6個革命遺址,投入180萬元建設老區美麗鄉村;2017年投入520萬元扶持52個老區基點村重點項目建設,投入360萬元建設老區美麗鄉村,投入100萬元修繕革命遺址;2018年投入600萬元扶持60個老區基點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100萬元修繕老區革命遺址,投入110萬元建設老區美麗鄉村。此外,福安市還向省、寧德市級爭取專項資金和扶建資金369萬元。項目建設是穩定經濟增長的“定海神針”,是帶動經濟發展的原生動力。
福安市截止目前已有21個老區基點村建成“美麗鄉村,其中,賽岐鎮獅子頭老區基點村被評為全國“美麗鄉村”試點。通過美麗鄉村試點村的建設,初步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美麗鄉村,如曉陽鎮首洋村等具有山地田園風光特色、潭頭鎮后洋村等具有生態農業產業特色,示范帶動全市美麗鄉村建設,形成白云風情自駕游、武陵流域親水游、郊區怡情徒步游、生態果蔬“采摘樂”、高山“五福人家”樂、紅色經典紀念游、海港景觀“漁家樂”等7條一日游精品線路,帶動了非試點村自發爭創美麗鄉村,達到點“精彩”、線“靚麗”的效果,帶動了老區經濟社會發展。
同時,福安市通過對革命遺址的修復,將其與當地的秀麗山水、獨特風景、自然人文景觀捆綁經營,打造“紅色教育,綠色休閑”的紅色文化和生態旅游經典線路。其中,溪柄柏柱洋紅色旅游景區被評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柏柱洋紅色旅游景區以紅色旅游為主題,集“紅、綠、俗、古、廉”旅游資源于一體,據不完全統計,去年景區接待各地游客35萬余人,旅游品牌輻射力逐步擴大。此外,范坑鄉毛家坪村等老區基點村依托自身的獨特自然風景、人文景觀,建設美麗鄉村,修繕革命遺址,發展鄉村旅游;松羅鄉南溪村修建“九家保”紀念碑,通過修繕和保護利用革命遺址,發展鄉村紅色旅游,促進老區農村群眾增產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