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娜
唐山師范學院,河北 唐山 063000
在現代社會不斷進步和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受到社會各界高度關注和重視,思想教育方法和內容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為了提升大學生思想教育成效,應該在完善思想教育機制的基礎上,將前任學者高尚的情操和美德融入其中,帶給大學生良好的情感熏陶,使其身心健康成長。通過將李大釗精神融入大學生思想教育機制中,可以改善大學生思想教育存在的不足,為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
從時代角度來解讀李大釗精神,李大釗是中華民族新紀元開創者,同時也是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者。李大釗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傳統美德和革命氣節,在革命斗爭實踐中逐漸形成李大釗精神,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在當時社會動蕩背景下,李大釗積極組織人員開展反對袁世凱的活動,推進新文化運動展開[1]。為了反帝反封建,致力于馬克思主義的研究和傳播,并在報刊上發布了眾多表達自身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看法的文章,極大地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作為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在國共合作抗日中,對于“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政策確立和實施打下堅實的基礎。李大釗的一生都獻給了民族解放事業,為民族解放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李大釗精神對于弘揚和踐行馬克思主義具有積極作用,通過構建完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革命實踐中促進李大釗精神升華,以便于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發展。李大釗是我國最早研究和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先驅,結合中國國情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夯實理論基礎的同時,強化領導力量。解決中國問題,不能忽視當時的國情,只有深刻把握國情和世情,才能有序推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和發展。
李大釗的創新精神和愛國精神,在大學生思想教育方面具有積極作用,表現為救國救民理論追求,同時將其內化為具體行動,表現出較強的創新精神。繼承與弘揚李大釗精神,對于大學生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積極作用[2]。
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有效途徑,通過建立完善的大學生思想教育機制,將李大釗精神融入其中,有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通過馬克思主義世界觀的繼承和弘揚,將前沿教育理念引入其中,為大學生創建精神支柱,為后續學習和發展提供支持。在革命時期,李大釗樹立了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指導實踐,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打下堅實基礎。在革命斗爭期間,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促進中國革命斗爭勝利。而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迅猛發展中,面對復雜的社會環境,大學生應該積極投身于革命建設事業中,樹立正確的世界觀,進一步弘揚李大釗精神[3]。
在大學生思想教育機制中融入李大釗精神,應該充分認識到馬克思主義的特性,結合中國國情繼承和弘揚李大釗精神,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馬克思主義人生觀,積極投身于社會主義事業建設和發展中。通過李大釗精神的剖析和感悟,感受李大釗從日本留學歸國后,為了投身革命運動甘愿舍棄榮華富貴的奉獻精神。通過對馬克思主義理論深度研究,積極組織五四運動,創建中國共產黨,即便在后期遭受酷刑仍然堅定內心的理想信念。李大釗一生經歷了眾多艱難險阻,即便受到殘酷打擊,內心仍然留有正氣,積極投身于革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而在現實生活中,面對社會不良思潮的影響,部分大學生的理想信念逐漸動搖,缺少明確的發展目標。通過李大釗精神的熏陶,有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馬克思主義人生觀,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去面對人生,避免誤入歧途,走向歪路。
大學生思想教育中,應該積極組織學習李大釗精神,感受李大釗精神中關于個人利益和人民緊密聯系在一起的觀點,學習李大釗為國效命、無私奉獻和以人民利益為本的精神,積極投身于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而時代發展到今天,馬克思主義理論內涵愈加豐富,要無私奉獻,努力工作,推動國家繁榮富強。但是,在當前多元化社會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教育應該以李大釗為榜樣,胸懷家國天下,為國家而讀書,為社會主義事業建設和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綜上所述,在大學生思想教育中融入李大釗精神,積極組織大學生學習李大釗精神,感受李大釗崇高的思想和道德理念,在繼承和創新的基礎上,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推動社會主義事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