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珊
河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0
從廣泛的意義上來說,交往是指在某種特定的歷史前提下,從事某種物質生產實踐的人或者是集團通過一定的方式進行的活動及其所結成的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馬克思認為,交往對于人類歷史的發展也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因此,唯物史觀認為“生產本身又是以個人彼此之間的交往為前提的。這種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產決定的。”[1]
馬克思指出:“世界史不是過去一直存在的;作為世界史的歷史是結果。”[2]在農業社會,各地區之間是孤立隔絕的,這些相對孤立隔絕的民族和地區之間抑或存在一些交往,但這種交往往往是偶然的,社會還是處在一種獨立封鎖的狀態中,各民族各地區之間交往甚少,使得整個社會生產力低下,社會發展緩慢。而在資本主義時期,社會經濟發展較快,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促進了社會的發展。資本主義時期在全世界經濟貿易的交往不斷擴大的基礎上,政治、文化的交往也在不斷地增多與加強,從而促進了世界范圍內的相互交往,相互合作,有利于世界歷史的發展。
資本主義社會不斷擴大交往范圍,但是這種交往和普遍交往并不一樣。唯物史觀認為社會生產力的高度發達是人類自由全面發展的基礎,同時普遍交往也是促進人類自由全面發展的一個重要的作用。在農業時代,各民族、各地區之間沒有經濟貿易和政治文化的聯系,彼此之間的交往甚少。而資本主義社會,各民族、各地區之間進行廣泛的經濟貿易聯系,同時政治、文化也得到了較大地發展。所以客觀地說,資本主義在促進社會發展方面確實發揮了重大的作用。但是在資本主義社會中,這種交往是在利益的驅使下進行的交往不是人類的普遍交往。馬克思認為,人類的普遍交往是完全沒有在利益束縛下的交往,能夠真正展現人類自由、全面的個性從而促進人類全面、自由的發展的一種交往。所以資本主義的這種交往仍需要進一步的發展才能發展成為普遍交往。
二零一三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發表演講指出:“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里,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里,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3]從此以后,習近平總書記在各個國內外場合中闡明“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強調:“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4]二零一七年,黨的十九大中,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5]這些都促進了這一理論的發展。
1.“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以馬克思世界交往觀為理論依據。馬克思認為,人在從事各種物質生產活動中進行的各種交往活動,才促進了家庭、社會、國家的發展,因此也促進了人類歷史的發展,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人類歷史就是人類交往實踐發展。在資本主義時期,由于生產力的發展促使資產階級在全世界尋找銷售市場,從而使局部歷史發展成為世界歷史。而世界歷史的不斷發展又促進了世界的交往范圍不斷地擴大,程度不斷地加深,發展成為今天世界已經成為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各種實事已經證明“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是符合時代發展規律,能夠促進世界發展的正確理念。要以馬克思世界交往理論為理論基礎來促進“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和這一理念指導下的實踐的發展,從而使得世界更好的發展。
2.馬克思世界交往觀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內涵意蘊相一致。馬克思認為,人類歷史的發展就是在人類不斷交往的過程中不斷地發展的。當今世界雖然沒有實現馬克思所設想的普遍交往,但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就是強調要盡最大努力加強全世界的共同交往,共同應對全球面臨的挑戰,從而促進世界更好地發展。因此,兩者的內涵意蘊相一致。當今的世界已經沒有哪一個國家可以單獨從世界這個整體中分離出來,世界已經成為了一個相互聯系,相互合作的命運共同體,所以各國、各地區之間只有相互交往、相互合作,才能使我們的世界變得越來越好。
馬克思曾經設想過隨著人類交往程度的加深和交往范圍的擴大,區域歷史要發展為世界歷史的預言。因此可以說馬克思交往理論在一定程度上預測到了當今全球化的形成與發展及其對于世界的影響作用。今天的全球化發展正是以當時馬克思世界交往理論作為理論指導來進行的,交往體現在以物質生產為主要內容的交往活動和在活動中所形成的關系。這對當今社會人與人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國與國之間的相互作用的命運共同體具有重要的作用。當前人類的交往已經發展到了較高層次、多領域的階段。從范圍上來說,已經從以前的經濟方面向政治、安全、文化、生態等方面發展。所以今天世界的發展依然在馬克思世界交往理論的指導下來進行的,依然以其作為理論支撐,這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當代的新發展。
現代化給人類帶來了便利,但同時也帶來了很多困難與挑戰,如恐怖主義等問題。像奧斯特羅姆·莫勒在《全球化危機》所描述的那樣,難民問題、地區沖突等問題也不斷迸發。[6]這些問題對人類的生產與生活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如果這些問題不能得到及時的解決,就會蔓延全球。對于這些挑戰,全世界的人們只有共同努力,一起面對這些挑戰。“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提出就是對當前世界各方面面臨的困難與挑戰的有力回應。只有各國共同交往共同努力,才能戰勝這些挑戰,為人們的生產生活創造一個和平的環境。
雖然當今世界存在很多的風險與挑戰,但時代的主題依然是和平與發展。只是在這一前提下,有很多的挑戰阻礙著其順利地發展下去。這種現實狀況就必須要呼吁新的理論智慧來解決這些難題。中國強調不僅要讓自己發展的好,也要盡最大的力量使世界發展得好,要共同應對全球化時代下的挑戰,從而促進世界的發展。這體現了中國為解決世界問題而貢獻的中國智慧。“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從五位一體方面詳細地闡述怎樣可以更好地建設我們的世界,從而使得全世界人民可以生活的更好。當前,世界已經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命運共同體,所以各國人民應該加強交往,共同合作,從而使得我們的世界越來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