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躍
摘 要:在新課程標準下,更加注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素質教育,而反思能力不僅是素質教育實施的核心,更是學習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材中蘊含著大量的反思教材,需要教師對其進行充分的研究和挖掘,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對其進行培養,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卻忽視了對學生反思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低,課堂教學質量始終提不上去。本文針對目前我國初中數學教學中反思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具體的培養學生反思能力的措施。
關鍵詞:數學 學生 反思能力 培養
在數學思維活動中,反思占據重要地位,需要學生不斷進行自我評價、自我監督和自我監測。大多數教師也認識到反思能力的培養,更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之一,可在現實教學過程中,卻忽視了對學生反思能力的培養。另外,學生也沒有認識到反思能力的重要性,所以教師必須要樹立全新的教育觀念,充分認識到反思能力的重要性,改革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促進學生更好的發展。
一、目前數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體系不完善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導致反思能力培養低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學體系不完善,教學方式比較單一,無法對學生進行反思能力培養。由于我國長期受到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大部分教師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就對學生進行填鴨式教學,學生處于被動地位,老師把數學知識點進行系統的整理,然后讓學生去記憶背誦,這種教學方法大大降低了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更是忽視了反思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只會記憶知識,卻不對數學知識進行反思,長期發展下去,學生的學習能力就會逐漸下降 。
(二)教學過程枯燥乏味
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數學課堂教學氣氛比較低沉,顯得枯燥乏味,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逐漸下降,更別說是對知識點的反思了。數學學科不同于其他學科,數學知識點比較抽象,學習難度系數大,再加上教學方式的影響,學生對枯燥乏味的數學知識很難提起興趣,并對數學學習產生了畏懼心理和厭學心理,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學活動很難進行下去,甚至是不配合教師的工作,更別說是進行反思了。
二、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反思能力的措施
(一)培養學生的反思意識
意識決定行為,所以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時,就必須讓學生具備反思意識。在新課開始前,學生要學會課前預習,在預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反思意識 。在學生預習前,教師需要明確、詳細地告知學生新課的重點和難點,讓學生帶著問題去了解新知識,這樣有目的地預習會增加學生的興趣,并在預習過程中認真對待每個重點和難點,慢慢樹立反思意識,這樣同時也是確保在數學課堂上教師能夠順利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學生在預習時可把遇到的問題帶到課堂上,并對重點內容進行反思,這樣還能學習和掌握到更多的內容,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學習能力,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的反思能力就會不斷上升,并在學習數學時,建立起自己的知識體系。
(二)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
在學生具備反思意識后,就可以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巧妙設置案例的方式進行培養,實施案例教學法的目的就是希望啟發學生的思維,更可以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轉化為具體形象的事物,提高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需要教師充分研究和挖掘數學教材中的內容,然后將數學教材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互結合,讓學生通過生活案例,掌握和理解數學知識,同時對學生進行反思能力的培養 。比如在學習平行四邊形時,先讓學生了解到平行四邊形的基本內容,然后結合身邊事物,讓學生去觀察生活中的平行四邊形,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巧妙設置案例時,還能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是目前最為有效的教學方式。
(三)提高學生的反思能力
學習是一個反思、改正和提高的過程,只有不斷反思才能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才會更努力地去學習,所以正確的反思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并促進學生更好的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但是初中階段的學生處于青春期,身體的各項機能還沒有發育完善,所以在學習時反思很容易出現偏頗和片面等狀況。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教師對其進行科學的指導和點撥,科學的評價是最有效的方式,通過反思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 。另外,科學的評價對學生的發展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并起到鼓勵的作用,增加學生學習的信心,更能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三、結語
綜上所述,反思能力的培養對初中數學教學而言,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還能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認識到反思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并在教學過程中加以實施。只有不斷地改變教學方式,充分挖掘和研究數學教材內容,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才能提高學生的反思能力,促進學生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陶永龍.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反思能力的培養[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8,(11):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