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夢婷 楊 迪
邵陽學院文學院,湖南 邵陽 422000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學生黨支部建設亦是如此。我們需要不斷為學生黨支部建設注入“活水”,才能讓學生黨支部永葆生機與活力。黨團共建就很好地為學生黨支部提供了“活水”。打造活力學生黨支部,黨團共建勢在必行。黨團共建就是要黨建帶團建,團建促黨建,既做到充分發揮黨的引領帶動作用,又有效利用共青團的助手和后備軍作用,從而達到黨團共建。為了有效打造黨團共建模式,我院結合自身實際,不斷探索和創新“黨建帶團建、團建促黨建”工作的新形式。
文學院學生黨支部在院黨總支的領導下,努力加強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學生黨員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的先鋒模范作用。如在2017年學校“兩學一做”支部風采活動中,文學院學生黨支部榮獲支部推薦展示一等獎1個,案例分析二等獎1個、三等獎2個及優秀組織獎,年底考核名列前茅。2018年文學院學生黨支部也是在已有榮譽的基礎上,力求創新,不斷為打造活力學生黨支部而努力。促成和維護黨團共建模式,這一直是文學院學生黨支部不斷進步和永葆活力的原因。在黨團共建的過程中,文學院學生黨支部開展了一系列活動發揮黨的引領帶頭作用和激發團組織的助力作用。
為了黨員與團員互助發展,文學院通過換屆交接和多種形式的交流促進團員進步,推動思想傳播。
我院學生黨員都有一定的干部經歷,大都在團總支擔任過干部,而每年6月文學院都會舉行干部換屆選舉,這就形成了優秀黨員干部與新的干部相互溝通交流的模式,這也進一步為學生干部力量不斷層且后續有力提供了保障。換屆選舉大會上,新舊干部進行工作交接,學生黨員和團員干部相互之間進行思想和經驗交流,從而使團總支更好地對新任團總支干部進行培訓和培養,為團總支的健康有序發展儲備人才。每年9月新生入學之后,都會有新生交流會,就是選擇品學兼優的學生黨員、團員在新生入校時開展新生交流會,傳遞大學生活經驗、學習方法、思想理念等。每年在相對固定的時間里,我院會舉行大學生英語四級經驗交流會、考研、公考等交流會,這都是應學生需求和推動學院發展的需要。大學英語四級交流會是選擇數名英語高分過級的學生黨員、團員到大二班級中做英語過級經驗交流;考研、公考、考教經驗交流,是選擇以考取名牌大學、考取選調生或公務員的優秀學生黨員、團員集中做經驗推廣。我院采取以上這些形式多樣的積極向上的交流活動,會讓更多學生受益,不僅能夠給予學生們相互學習的機會,還能給予學生不斷努力的動力。
不論是換屆交接,還是新生交流會、英語四級交流會、考研、公考交流會,這都是一種思想上的上進的、積極的交流。這種思想上的交流,有利于學生黨員提升自我,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有利于推動廣大團員努力上進,成為可用的人才。
為了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為了與時俱進,學習新思想,學生黨員和團員們在學院的組織下,共同學習習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十九大精神和兩會精神等。支部每月一次的學習活動,采取多種形式組織學生黨員學習,如觀看十九大開幕式、讀黨報、分享學習心得、課外交流學習和分組討論學習等,旨在提升學生黨員政治理論修養,強化其思想意識和責任意識。結合我院主題團日活動或主題班會,支部安排優秀學生黨員協助團員共同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提高學生團員對黨的正確認識。
除了主題團日活動和班會的形式,我院將理論學習引入日常生活。如我院團總支宣傳部利用展板、網絡等各種平臺,大力宣傳十九大精神的有關內容,開辟宣傳專欄,進行解讀闡釋,營造學習氛圍,從而深入學習十九大精神。
我院將自學、小組學習、集體學習等多種學習模式應用于學習黨的相關知識上,打造良好的共同向上、謀進步的學習氛圍;利用網絡的便利,多形式地展開黨的相關內容等的宣傳,從而推進優良黨風促和諧團風,將學習的理念傳遞下去。
為了提高學校大學生的道德素質,增強社會責任感,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院每年如期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宣傳教育志愿服務和公益活動。如每年的雷鋒紀念日,支部書記都會帶領學生黨員、團員,參與“春天與雷鋒相約,歡樂與課堂并行”和“志愿學雷鋒,敬老樹新風”等一系列的學習雷鋒精神活動。除此之外,每年的校運會、校籃球賽、足球賽等大型校級賽事中,學生黨員都會積極參與,如啦啦隊員、方正隊、寫稿組等都有學生黨員的身影。在文學院團總支舉辦的新聞播報大賽活動、“王琪杯”書法大賽、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等活動中,學生黨員也積極帶頭參與,充分發揮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支部一直就是充滿活力的地方,也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學院的氛圍。如在“西部計劃”志愿者招募中,文學院也鼓勵學生黨員加入其中,成為志愿者,鍛煉能力,奉獻愛心;在“三下鄉”暑期實踐活動中,是學生黨員和團員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深入基層調研,增強社會實踐能力;在“三走”活動中,為了響應“走下網絡、走出宿舍、走向操場”的號召,文學院開展“新生杯”籃球賽、拔河比賽、寢室美拍大賽等一系列的戶外體育鍛煉活動,通過活動既能增強同學們的團隊合作意識,也能豐富學生黨員的業余文化生活。
總之,黨團共建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在我院學生黨支部建設的過程中用心打造和極力維護下去的一個模式,文學院利用黨團共建這種模式,結合學院實際,創新學生黨員學習活動。文學院的學生黨員活動與團員活動相互交織,既增強了黨的思想引領、組織模范和導向作用,又增強了團組織的號召力、凝聚力和推動力,更進一步的讓黨建帶動團建,打造了黨團共建的良好模式!學生黨員在和廣大團員合作探討、共同學習、相互輔助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和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團員在和學生黨員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彌補不足,向著成為一名有優秀的青年大學生進軍。在黨團共建的這個過程中,黨員和團員這兩股新鮮血液的相互交織,學生黨支部也持續鮮活的跳動著、發展著、成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