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晨
湖北警官學院信息系,湖北 武漢 430033
青少年犯罪是當前公認的三大公害,其概念是指已滿14周歲但未滿25周歲青少年出現違反法律規定并對社會造成危害的犯罪行為。通過對相關學術研究內容進行分析,得知當前青少年犯罪體現出團伙作案等特點,同時犯罪手段也呈現出專業化的現象。青少年的犯罪行為不僅會對社會發展造成負面影響,同時也嚴重限制自身的健康成長,需對該種犯罪行為進行預防。這樣才可以讓青少年避免走上錯誤的人生道路,對國家安定長遠發展起到正面作用。
通過對當前青少年犯罪的案例進行整理分析,可以發現在這些犯罪案例中多是以團伙犯罪為主,約占百分之七十左右。這些走上犯罪道路的青少年,通過團伙行動可以實現相互之間的配合或者是幫助,也可以減少他們實施犯罪活動時的恐懼情緒,從而提升犯罪作案的成功率。通過對最近幾年的青少年犯罪行為進行分析,能看出犯罪團伙已經體現出組織性或者是系統性的特點,同時也更加偏向于黑社會性質的犯罪。
通過對當前的研究資料進行分析得知,國內青少年的犯罪類型出現多樣化的現象,這是青少年犯罪預防中需要關注的現象。從之前的小偷小摸行為轉化為盜竊案件,團伙搶劫以及電信詐騙等多種形式的犯罪行為,升級為目前的故意傷害或者是吸毒販毒等犯罪行為[1]。一些青少年是為了獲得更多的錢財才會走上犯罪的道路,一些青少年則是因為所謂的道義出現犯罪行為,也有一些青少年是因為享受玩樂而出現犯罪行為。可以看出青少年出現犯罪行為的動機比較多,同時犯罪類型也比較多樣。
犯罪行為是隨著技術發展而不斷變化,隨著現代技術的創新發展,青少年的犯罪手段也體現出更新的現象,整體作案手段更加專業化和成熟化。一大部分青少年會在犯罪活動實施之前進行犯罪地點的觀察,重視對犯罪路線的規劃,同時也會對犯罪時間進行嚴謹的規劃。同時,青少年犯罪也體現出分工更加明確的現象,進一步體現出犯罪行為更加成熟化、犯罪手段更加具有專業化的特點。這樣會對案件的處理速度造成阻礙。
一些父母的教育觀點十分不科學,認為子女教育就是做好教育工作,讓孩子到高級學校接受教育或者是取得較好考試成績。但是家長卻忽視對他們進行價值教育,也沒有通過家庭行為引導的方式讓青少年養成正確的行為,從而容易讓他們出現錯誤的思想認知和行為觀念。同時,青少年無論是在生理上還是在心理上都體現出不成熟的現象,他們需要得到行為引導[2]。但是很多家長在青少年犯錯誤的時候采取不正確方式進行處理,導致很多青少年出現偏激的行為,最終出現犯罪行為。
受到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中小學在對學生進行教育過程中更多重視對他們進行學科理論知識的講解,但是卻忽視對學生進行心理和價值教育。青少年很難通過學校教育樹立正確的價值認知,也沒有在校園生活中得到教師們的行為引導,所以容易出現一些錯誤的思想認知和行為習慣。同時由于一些青少年在心理上出現一些錯誤的行為,而他們沒有得到心理上的疏導和引導,會出現一些偏激或者是錯的思想認識。這些也會導致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是當前進行青少年犯罪工作預防需要關注的一項內容。
因為青少年不具備成熟的心理認知和生理狀態,所以在生活中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而出現不同的價值取向。目前社會上出現多種價值取向,也夾雜多種負面思想,如黃賭等思想。青少年未能對這些負面思想進行正確的看待,在這些影響下出現暴力或者是販毒等錯誤的行為,這樣也導致青少年犯罪活動的實施。同時社會上一些不良風氣,如所謂的哥們義氣也容易讓青少年在成長中出現錯誤的思想態度,進而增加他們出現犯罪活動的概率。
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未能具備正確的思想認知,也沒有對外界環境進行全方面的看待。這樣就導致他們在生活中容易受到負面思想的誘惑,也很難拒絕一些誘惑,如金錢誘惑。同時,很多青少年未能對自己的人生發展進行正確的規劃,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犯罪行為。這些因素都導致當前青少年犯罪活動逐漸增加,也需要根據這些因素制定積極的預防對策,進一步減少青少年犯罪活動的開展。
家庭教育對青少年的思想認知起到重要的影響,所以父母必須要重視對子女開展全方面的教育工作。在對青少年進行家庭教育的過程中,父母需要重點對他們進行思想和行為上的教育,不要將關注點單一放在學生的知識學習上。同時,父母需要重視和青少年進行溝通,以溝通交流的方式掌握青少年的心理狀態,根據他們的思想認知進行正確的價值引導。這樣可以避免一些負面思想對青少年所造成的侵蝕,以家庭教育為載體強化青少年的思想價值態度,避免犯罪活動的開展。
一方面學校要重視對青少年進行思想教育,以思想教育為載體積極開展青少年犯罪預防教育工作。通過班會討論等方式讓青少年對犯罪活動進行客觀的看待,樹立正確的價值認知,避免受到外界影響而出現犯罪行為。另一方面學校需要和外界教育機構進行聯合教育,重點和周邊司法所進行聯合,對青少年進行預防犯罪的教育。這樣可以強化青少年對犯罪活動的了解,能通過司法實踐活動提升他們的價值認知,避免青少年出現錯誤的思想,積極引導他們遵守國家法律。這樣可以強化校園教育的力度,為青少年犯罪預防工作提供保障。
必須要多種途徑對社會文化環境進行凈化,避免這些思想對青少年的價值造成侵蝕。教育部門需要通過多種途徑對學校周邊的社會環境進行整治,避免在中小學周邊出現網吧或者是色情暴力的場所。同時,學校可以結合社區對青少年進行犯罪預防教育,以社區資源為載體對他們進行拓展性教育活動[3]。這樣可以削弱社會上負面思想對青少年思想認知造成的侵蝕,利于他們抵制不良誘惑,從而減少青少犯罪行為的發生。
青少年必須要端正自身的價值認知和學習態度,這樣才能有效減少犯罪活動的發生。青少年要積極接受當前學校教育,強化對犯罪活動的理解,避免負面思想對他們造成的影響。同時青少年要積極投入到各項實踐活動中,增加他們對價值取向的理解,也能堅決地對周邊誘惑說“不”。通過對價值取向進行合理的判斷,青少年也能減少走上犯罪道路的概率。
如果不能對青少年的犯罪行為進行控制的話,會對和諧社會的建設造成嚴重打擊,所以需要制定科學的青少年犯罪的預防對策。本文認為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預防對策的制定,減少青少年出現犯罪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