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
? ?
信息課堂不同于語數外課堂,在語數外的課堂上孩子們有一定的自我約束感。信息課堂沒有分數的約束,班主任和家長都不太重視,以至于學生也沒有很好的學習態度。而且每個班一個星期基本上就開設一節課,兩節課之間間隔時間長,學生容易遺忘,培養的好習慣也容易丟掉。這就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挑戰,怎么樣讓孩子喜歡上信息課堂,怎么樣讓老師教的輕松,讓學生學得快樂呢?以下是筆者通過課堂實踐得出的幾點建議。
一、充分利用好教材,并且要講究閱讀教材的方式
信息課教學形式比較特殊,每節課基本上都要帶領學生到機房學習。而學校機房有限,可能一個機房同時有幾個年級使用,所以擺放書本不太方便,而且從班級帶書到機房又會影響紀律。所以有的老師為了省事索性不要求學生帶書本進機房。但是殊不知書本是學生不可或缺的學習工具。學生學會閱讀信息技術教材非常重要,不但可以提高學生操作技能,也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所以教會學生怎么看書,何時看書非常關鍵。由于信息技術課本和其他課本不同,信息技術課本理論知識很少,主要內容是結合軟件講解操作步驟,軟件在電腦中,步驟在書本上。所以,學生在三年級剛接觸信息技術這門課的時候教師就要指導學生該怎么去看書,是對照課本一步步去操作,還是將課本中的操作步驟在理解的基礎上加以記憶再去一次性操作完成?這也是值得思考的問題。對照課本一步步操作,很顯然會降低操作難度,只要學生學會看書,大部分都能按圖索驥的完成。但同時也有些學生會因為機械的模仿在操作完之后就忘了操作要領。對照課本一步步完成操作步驟的時候學生很少去思考每一步的意義,到最后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如果學生先看書,把整個操作步驟都掌握了,再合上課本去慢慢摸索,雖然減少了成功率但卻能讓學生經歷帶著問題探索的過程。做到真正掌握軟件的操作方法。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完成了前面的任務也就會嘗試預習課本知識繼續完成下一個任務,而不用教師牽著他們一步步走。這樣學生的操作水平才能得到提高,才能真正培養出學生的信息素養。
二、激勵學生方法多
信息課堂主要任務是通過一節課的學習制作出符合要求的作品,目的性很強。但是就因為每節課的形式都是類似的,容易讓學生產生懈怠感。這時候激勵學生就顯得尤為重要。激勵的方法有很多,筆者通過課堂實踐發現以下方法很容易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梢圆扇∵@種方法:誰先操作完就舉手,教師檢查操作正確以后就可以作為這組的小組長幫助其他同學。小學生都愛表現,特別是有機會幫助指導其他同學,他們都會非常積極的完成自己的作品,然后去幫助其他同學。教師一旦將這種學習方式作為教學常規,孩子們養成了習慣就會促進他們努力的聽課,積極的預習,想方設法盡快完成自己的作品。這樣就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方法,例如,誰做的快做的好就先展示誰的作品。雖然學生看上去對展示作品不太在意,但其實能被老師將自己的作品作為范例展示給大家看他們都會很開心,甚至一個學期下來他們都能記得什么作品被老師展示過。還可以利用送優秀的學生不同的稱號來激勵學生。例如在學習指法練習的時候,每節課都可以根據學生打字的速度來選出本節課的“打字小能手”。學生能夠獲得這個稱號甚至比他們拿到物質獎勵都要高興。如果下一節課問起上一節課的打字小能手是誰,學生們都能清楚的說上名字??梢娋竦莫剟罘浅S斜匾?。
每個信息教師基本上都會教授同一個年級的很多班級,所以就會有很多資源可以利用。教師可以從前面的班級中收集一些好的作品,包括完成的很好的樣例和一些有創意的作品。將這些作品作為課前導入展示給學生看,讓學生帶著目標去學習。為他們提供一個正確的方向同時也可以帶給學生更多的靈感,激發他們創作的欲望。
三、發揮小組和教師的帶動作用
作品制作好之后,可以讓同桌之間先提一提建議。比如在學習《美化班級課程表》這一課時,當學生美化好課程表后先讓同桌看一看,互評一下,這樣學生就會知道自己的作品有哪些問題。例如底紋可能太深喧賓奪主了,文字可能跟底紋不太搭配看上不不太舒服等。先在小范圍內互評既提高了學生的主動性也發揮了學生的主導作用。同時也可以避免在展示作品時傷害到學生的自尊心。
四、創意是信息課堂的靈魂
由于信息課時一般比較少,很多教師一學期基本上都在趕進度在學期末把課上完,所以除了上新課的時間很少有多余的時間給學生創作真正屬于自己的作品。但是如果我們的信息課堂只是一味的講授機械的操作,那么學生很快就會遺忘,無法將信息技術的內涵傳達給學生。也就無法讓他們真正喜歡上信息技術這門課。所以在平時的教學課堂中就要不斷的培養他們創新的意思,例如在教授三年級繪制毛毛蟲這一課時,有的班級的學生比較有創意,將毛毛蟲的身體每一節的畫成了不能的顏色,看上去非常可愛,還有的學生將毛毛蟲的身體涂上了漸變色從深到淺,毛毛蟲頓時變得非常的高貴。在課堂中出現這些作品教師都會非常高興,當然要借此機會展示給學生看,這樣就會激發學生創作的欲望和熱情。
五、競賽是學習信息技術的直接動力
在我們的課堂中,競賽是一個老生常談的教學形式,有個人之間的競賽方式,更多的是分小組競賽,還有師生競賽等方法。這些方法雖然老套,但是對學生來說卻非常管用,他們也很樂意加入這樣的比賽。用競賽的方法雖然教師需要提前做好部署,課前花的時間多,而且課堂中也要求教師有很好的組織能力。但是如果組織的好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一節課下來你會發現本節課在不知不覺中學生就掌握了需要學習的知識。當然在組織小組競賽時我們要充分考慮到后進生,不能讓競賽流于形式。
信息技術這門課具有很多的挑戰,我們不能把它變成枯燥的知識傳授的課堂。我們要不斷的跟新我們的教學方法更要不斷的跟新我們的知識庫,讓學生能感受到學習信息技術的樂趣。讓他們在多年以后回憶起起小學信息課堂時不單單只有冰冷的機器,還能回味到在信息課堂中留下的美好的歡樂的學習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