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晶
高三備考的規劃以“三綱”即學科課程標準、考試大綱(考試說明)、高考卷為依據,以復習課教學的目標性、針對性、實效性為重點,以提高學生的學科思維和考試能力為關鍵,優化復習課的教學設計,改進課堂教學模式,課堂教學要充分體現“以學定教”教學思想,以“教師清楚、學生清楚”(高考考什么、怎么考、考到什么程度)為目標定位,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要與學生形成有效互動,使其學會、會學、樂學。依據以上原則形成以下復習模式及策略:
一、復習模式
備考要以考試說明和教材為載體,參透高考試題和經典試題,分析和研究生物學核心素養在高考試題中如何落地,能讓教師充分把握高考特點和規律,高效備考。
復習要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不會的問題”為中心設計問題,優化問題,以問題為驅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優化知識點,把知識問題化,問題知識化呈現給學生,以期幫助學生達到最佳學習狀態。
具體在三輪復習中模式如下:
一輪復習:滾動式復習
以學生的認知規律為依據,著眼于夯實基礎,著力于提高能力與核心素養,著深于點面構建。
通過問題串幫助學生整理知識,完善思維導圖,同時通過習題中、測評中、考試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診斷研究,從而突破知識的重難點。以“憶、構”“講、練”、“測、評”結合模式,全面、系統、扎實、靈活的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及培養學科內綜合能力。同時收集學生的易錯題、典例題,提煉出考查知識點,分析錯誤原因,為二輪專題復習中知識點的再次內化、校正和提升能力做準備。
二輪復習:構建知識網絡
二輪復習關注知識的縱橫聯系,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網絡,培養學生獲取信息分析綜合探究的能力。針對一輪復習中,學生做題中錯誤率較高的知識點再次整合,以問題為中心設計小專題,突破考綱中的相關考點。
三輪復習:指導答題技巧
三輪復習需強化訓練、查缺補漏、綜合模擬、回歸真題。以限時訓練為中心,向四周輻射出對教材知識的熟知度、對答題規范的強化與指導,實現核心素養與試題的結合。通過試題歸類指導不同題型的答題方法、學科術語規范性,同時在每次模考后強化心態的穩定性。
二、復習策略
一輪復習:
1.知識點復習以問題串形式呈現,為了更好地吃透教材,可以把閱讀教材內容移至課上,把問題設置輻射到教材所有相關內容,如科學前沿、相關信息、與社會的聯系等內容,讓學生做到無死角閱讀。閱讀時帶著問題思考,獨立思考后,以小組形式互相提問,鞏固強化知識,再針對不能解決的疑難問題,再次討論研究,小組代表回答,最終一定要落實強化知識點。同組教師提前集體備課,對教材知識進行適當的重組與整合,共同研討出每一節的重難點,調研學生哪些是亟待解決的,哪些是一般不會的問題,哪些是可以自己解決的,然后教師研討出針對以上情況,以哪些形式、以哪些問題呈現,以哪些更好的方法解決問題,預設出課堂會出現的一些情況,做出預案處理。
2.“憶、構”結合:將單元基礎知識以學案、典型試題、問題串方式進行回憶,使學生在復習課本知識的基礎上,熟知考綱中的考點。教師備考中應幫助學生構建生物學概念框架,每一章后,學生自主寫出本章知識框架網,并注重把事實性的知識置于概念框架之中,把一些知識點放在一定的應用情景下,會讓學生深刻理解核心概念的內涵和外延。
“講、練”結合:遵循考啥練啥,練啥考啥原則。教師要對試題進行大膽取舍,對偏、難、怪題棄之,學生要熟練高頻考點。通過練習,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熟練解題基本技能技巧,側重對典型習題、學生的典型問題進行針對性講解。
“測、評”結合:要進行歸類式、重點評析式講評試卷。測是為了更好地掌握學生知識點落座情況,評要有的放矢。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會學生自我剖析錯因,自我糾正錯誤,自我提煉答題方法。要注重重點講評錯誤率高的試題,按知識點和能力要求歸類,注意講評時以小見大、小題大講、大題小做,回扣知識點,同時配以矯正性訓練題,做到舉一反三。
一輪復習中力求學生在較好地理解生物學概念的基礎上形成生命觀念核心素養的培養。
二輪復習:
二輪復習是一個“串糖葫蘆”的過程。即由知識的點到線、線到面層層推進的過程。本專題可采取在一輪復習的概念圖構建知識體系基礎上,進行以大專題與小專題結合的方式,即大專題為以重點內容、常考內容、易錯內容為中心建立的章節框架,小專題為以知識為焦點,跨章聯想歸納,掌握知識間的聯系。不同層次班級可以適當采取不同方案。二輪復習中應注意三個必講:核心問題、思路方法、疑點難點。
二輪復習中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形成理性思維的學科素養。
三輪復習:
本輪復習注重限時訓練,精選習題,聯系生活實際,關注科學發展的新成果。從習題訓練中尋找解題技巧包括必考題和選擇題的處理、理綜的時間分配等。通過試題再次熟悉教材內容,整理錯題,留出時間讓學生回顧解題思路及記憶相關內容。此輪復習一定要重教材、重知識面、重基礎題、重反思。
三輪復習中通過分析、探究、解釋和判斷生物學現象以及合作學習中,滲透“科學探究”“社會責任”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