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冬雪
為謀求深化教師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立腳點,培養黨和人民滿 意的好教師,教育部Et前決定全面啟動實施卓越教師培養計劃。制 定了《關于推進卓越教師培養計劃改革項目實施工作的通知》,小 學卓越教師的培養工作由此展開。?
一、小學卓越教師的特征
根據《小學教師專業標準》結合卓越的含義理解,簡單地說, 小學卓越教師就是擁有高尚的師德,廣博的知識和突出的教學能力 并且能夠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小學教師。小學生所在的年齡階段表 現出的生命性質是具有敏感性、發展性、無限性和創造性等特點 的,而國家培養以卓越為小學教師冠名的計劃就是為適應教育對象 的特殊性和社會發展的需求性。因為小學卓越教師相對小學普通教 師相比所表現出的特點更符合小學生的成長需要,保證良好的教學 效果。
具體來說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1.具有強烈教學動機
小學卓越教師往往對教育事業擁有極高的熱情,他們工作動力的所在是由內而外的,對自身有明確合理的定位,能夠主動地向外探索,為教育注入生機和活力。
2.具有合理的知識體系
除了扎實的專業知識外還擁有廣博 的通識知識,能夠在教學的過程中擴展學生的知識面,豐富教學內容,拓展教育視野,實現教學目標最大化。
3.靈活變通的教學能力
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運用教育智慧靈活的應對突發事件,處理教學事物,適時改變策略,調整方向。并且在教學中能夠融入教學藝術,增加教學的藝術性和趣味性。
4.能夠勝任多科教學
體現了業務素質的綜合性,能夠幫助學生把不同學科的知識聯系起來,構建自身的知識體系,促進學生發展的完整性。并能根據崗位需要靈活的調整自身的工作。
5.師德高尚,個人魅力突出
對教育事業的責任心和使命很強,并且道德感突出,對待教育對象一視同仁,而且能夠在為人方面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擁有獨特的個性,有親和力,善于交往,能與周圍的人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關系,幫助教學工作的開展。
6.擁有先進教學理念
能夠根據時代的發展不斷更新自身的思維和理念,與時俱進,用最先進的教育理念開展教育工作,并敢于嘗試和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尋求更符合小學生發展的良好教學效果的途徑。
二、小學卓越教師職前培養工作的現狀分析
小學卓越教師培養計劃實施的時間不長,對職前培養的配套政策和各高校落實規劃都有待完善和提高,其中暴露出許多缺點和不足。
(一)缺乏相關的政策機制保障職前培養的方向性
教育部提出培養小學卓越教師計劃,雖然明確了小學卓越教師的開展工作,但并沒有進一步的實施標準的法規和文件規范細節工作的走向,造成了培養方向的模糊。對小學卓越教師的界定沒有權威的評判部門和評定機制,這就造成了培養方向的模糊性。缺乏相關機制確保小學和高校之間的緊密合作。目前在政府的牽頭高校的學生被分派到各小學進行實踐學習,但是由于兩校之間并沒有進行及時良好的溝通,并且缺乏對學生實踐學習的重視。造成了高校的培養目標和小學的實際需要不相契合。
(二)小學卓越教師職前培養的生源質量問題
師范院校是培養未來教師的主要陣地,目前許多師范院校面臨升源不足和運轉資金短缺問題不惜降低分數大肆擴招,許多不具備教師基本素質的學生被招收進來。另外應試教育背景下和招生機制的寬泛導致了許多著眼于對教育事業向往以外的動機,據有關數據統計,選擇小學專業并熱愛此專業的學生只占到14.2%。這也導致了大部分學生缺少對教育的熱情,也缺乏對學生的熱愛。這忽視了教育對象的特殊性和小學卓越教師專業能力培養的發展性的特點。這些都是與小學卓越教師的培養方向相背離的。
(三)培養模式落后難以保證小學卓越教師職前培養質量
對于小學卓越教師的職前培養主要責任落在了高校的身上,但是培養模式過于陳舊,不能滿足時代的發展需要也很難達到小學卓越教師的培養標準。
三、小學卓越教師職前培養的對策分析
針對目前的小學卓越教師培養路徑存在的問題,在此提出幾點建議:
(一)完善相關法規機制一為小學卓越教師職前培養保證方向
完善相關法規機制,出臺細化的、全面的小學卓越教師培養規定,保障職前培養工作有據可依。增加意識形態方面的標準,第一,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邏輯思維、生成性教材思維等,促進教育實踐融合創新和終身學習觀的形成。第二,關注道德觀、價值觀的養成環節,為職后的事業心、責任感和愛心的形成作保證。另外,要成立相關的小學卓越教師的評判機構,尋求以量化的形式來完成評定,以科學的評判而非主觀臆斷的形式來保證小學卓越教師稱為的合理性,這也保證了高校對教師職前培養的有量可依。
(二)嚴格把關職前生源一為小學卓越教師職前培養奠定基礎
目前我國教師的職前培養已經從“舊三級”過渡到“新三級”, 這意味著對小學卓越教師的職前培養層次更進一步,為保證培養的質量還應注意:嚴格把關小學教育專業的學生錄取通道,除了考慮應試成績外,還應增加面試環節,保證生源質量,權衡學生各方面的素質,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考察學生涉及語言表達能力、個性特點、神態儀表等多個角度,選擇有成為教師潛質的學生進入高校。
(三)創新改革教育培養模式一為小學卓越教師的職前培養保證質量
小學卓越教師的培養應該是集多元化的培養模式于一體的。在教師教育運行的模式中,存在著兩種發展方向,一種是縱向的發展,另一種是橫向的拓展。縱向的發展主要是強調的是教師教育模式以時間為軸的層次深入和效果演變的推進,而橫向的發展則重在強調模式在運行結構和空間拓展的演變。為探索小學卓越教師的培養模式,我們要從橫向的發展為切入點進行研究。主要包含兩個方面:
1.宏觀方面
應聯系小學卓越教師培養過程中的相關因素,即培養模式應采取“UGS三位一體的教育培養模式”。
2.微觀方面
這是以高校為主要責任單位,其教育培養工作主要圍繞三個方面的展開,即教育知識、教育技能和教育情誼的全程培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