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紹六
? “學習習慣”是指學生在長期的學習實踐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監督的自動化行為傾向。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順利學習的基本保證,是終身學習的需要。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曾明確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一年級是學習里程碑的開端。因此,一年級學習習慣的養成非常重要。
一、我校一年級學生學習習慣不良現狀分析
(一)注意力集中時間不長
一年級小學生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且容易受到外界干擾。課堂上時常是教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自己玩自己的,精心設計的課堂提問被少數學生包攬,大多數學生成了課堂的陪襯。從隨堂課看,93%的小學生在一節課的前十分鐘時注意力比較集中,越往后注意力越分散,甚至離開教師的教學內容。從家長反映情況來看,一年級小學生在做作業時,往往邊做邊玩,不夠專心。
(二)上課紀律普遍差
通過觀察發現,大部分一年級的學生上課,坐姿隨意,低頭喜歡玩筆、玩手、望著遠方出神、打擾同桌學習。
(三)認真傾聽的習慣欠缺
在一年級的課堂上,常常是老師問題一提出,學生個個舉手,有舉的高高的,有站起來的,有嗷嗷直叫的。而最終被請到回答問題的學生一臉高興,急著發表自己的見解。未請到則垂頭喪氣、噓聲一片,而不是認真聽取同伴的發言。
(四)語言表達的能力不足
當老師提問時,所有的學生都把手舉得高高的。但是請到個別學生回答的時候,他站起來后又不知道要說什么;有的孩子站起來后,支支吾吾,聲音很輕;有的孩子表達的內容和題目的要求完全無關。
(五)作業習慣普遍比較差
通過觀察發現,大部分一年級小學生還沒能掌握正確做作業的姿勢,做作業時候頭趴得低,作業本斜放,握筆很低,大拇指壓著食指,每次都需要教師的反復提醒。個別小學生做作業時隨意涂改,頁面不整潔。
二、學習習慣不良現狀原因分析
(一)家庭方面的原因
由于我校屬于鄉鎮中心小學,農村學生眾多,學生家庭經濟狀況普遍低下,家庭教育理念不夠先進,家長文化程度低,對教育不夠重視,留守兒童眾多,隔代撫養現象普遍等。有的家長缺乏表率作用,無視或忽視自己的一言一行所產生的不良后果,使孩子在不自覺中受到不良影響。
(二)教師方面的原因
有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心中只裝著教案,沒有注意調控課堂紀律,沒有采取有利的措施引導學生參與學習活動,導致學生注意力分散。有的教師教學內容枯燥,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沒有確立,課堂氛圍不夠民主、和諧,致使部分學生思維不活躍,發言不積極。有的教師的教學設計不正確也影響學生的學習習慣。
三、培養學習習慣的措施。
(一)首先要培養孩子正確的學習態度
學生的學習態度端正與否,決定著學習的成績與效果。學習態度端正的學生能夠按時上學,上課、不逃學、不曠課、不早退、不遲到,遵守課堂紀律,不隨便說話,專心聽講,積極思考和回答問題,能夠按時完成作業,認真復習、考試不作弊等。所以,教師要培養教育孩子做每一件事時都要講究認真、負責的態度,以便在進入小學后能以積極的態度學習知識、掌握技能。
(二)要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學生的各種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很重要的方面就在于健全規章制度和嚴格嚴肅的規范訓練。
1.要加強課堂常規的訓練
要求學生認真做好上課準備,學習用品要整齊安放在課桌的左上方。發言、提問,按規定的姿勢舉手,發言時要姿勢端正,聲音響亮。該動的時候可以自由行動,該說的時候可以暢所欲言,該靜的時候就必須安靜。
2.加強讀書習慣的訓練
由于一年級學生剛開始識字,識字量不多,往往是指認較多,或是一字一頓地讀,或是唱讀。對此,如果要讓學生提高閱讀能力,加快閱讀速度,以盡早進入能快速瀏覽、閱讀的軌道,必須要讓學生在審題時做到手不離書,眼不離書,并與書本保持一尺距離。有的捧書讀時眼離書本不是過遠,就是太近。對此,我們應該及時提醒學生:“我們應怎樣讀書?”學生齊答:“雙手捧書,眼離一尺?!边@樣做,學生易于記憶,心領神會,利于養成好習慣。
3. 加強寫字習慣的訓練
學生的寫字習慣是一個特別重要的問題。常見的不正確寫字姿勢是偏頭、側身、匍伏等。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及時提醒:“寫字必須‘三個一”,經過提示學生會自覺地糾正不正確的姿勢,經過多次糾正,就可養成正確的寫字習慣。
4. 加強坐姿的訓練
小學生正處在身體發育成長的年齡段。坐姿端正與否,不僅影響到學習,而且將影響到學生身體的正常發育。要讓學生保持良好坐姿并不費事,只須教師在恰當的時機按照約定呼叫:“一二三”學生回答:“快坐端!”
5.加強注意力的訓練
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決定了小學生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是有限的。這就要求教師有駕馭課堂、穩定學生注意力的能力。
6. 特別加強聽、說的訓練
學會傾聽,是現代人在口語交際中的基本素養。只有耐心地聽別人講話,把別人的話聽清、聽準,才能做出準確的應答。沒有聽清就發表,或沒有聽完就打斷別人的話,是口語交際的大忌。在教學中,要注意很好地引領,準確把握,圍繞這個重點來組織教學。
三、采用強化辦法
一年級學生在習慣養成的過程中有"反復"的特點,可以采用"反復抓"、"抓反復"的方法。例如課前準備這件事,要求學生把學習用品要整齊安放在課桌指定的位置。這么簡單的一件事可對于一年級新入學的孩子就需要強化訓練。我們經常會看到孩子們一聽到老師說下課這一詞,就飛一般跑出去玩了,老早忘記了課前準備這一事??上攵乱还澱n,要等學生們都拿好書,起碼要浪費3到4分鐘時間,而我們的課堂教學只有40分鐘,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失。而一年級孩子沒有這方面的意識,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要進行反復訓練,直到每個孩子都自動化去進行準備。
總而言之,只要老師心中有規范,定期檢查與隨時抽查相結合,“嚴”有尺度,“教”有方法,要求一致,就可使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