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愛芳
現代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應該讓數學知識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通過情境的創設導入,引發學生對題目的挖掘,從而運用已有數學知識去分析以及解決日常生活中遇上的一些題目.作為教師,在實際的課堂教學當中,除了要應用多種不同的教學方式,還要注意用生活中的數學來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學習興趣, 提升學生的能力,發展核心素養.
一、數學問題生活化
數學問題生活化是指在數學教學中,應當遵循學生的生活經歷和己有的知識出發的原則,聯系生活講數學,明白數學來源于生活,又適用于生活的道理。
1.導入生活化,學生興趣高揚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苯處熞鶕⒆拥男睦硖卣?,抓住孩子有興趣的生活情境,以豐富的形式顯現給學生。例如在學習認識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平均數》這一課時,可設計這樣一個情境:在一次投球比賽中,每個人投10次, 哪組投中的次數最多,哪組就獲勝。第一小組10人總成績是投中65次,第二小組8人總成績是56次。 教師說:比賽獲勝的小組是第一小組。 話音剛落,第一小組的學生興高采烈。 但是第二小組的學生說: “老師, 您這樣判斷不公平! ”。 教師問: “為什么不公平。”,第二小組的學生說:“因為第二小組人數比我們多,所以投中的次數肯定比我們多。”教師趕緊問:“是嗎,那該怎樣判斷哪組獲勝呢? ”… …在和學生的討論中,逐步引出了平均數。正確判斷出哪個小組獲勝。 確確實實達到了“課伊始,趣已生”,讓孩子們對所學知識產生了興趣,積極地投入到學習當中。解決了實際問題,在“發現,分析,解決”生活化問題的過程中打開學生的興趣之門,對數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為培養他們核心素養埋下伏筆。
2.例題生活化,學生易懂易學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依著學生已有認知規律、生活經歷對數學知識加以理解,更能領會出數學知識的真正意義,更有利于加強學生的數學知識的應用。 例如:教學北師大版四年級數學《乘法分配律》這一學時時創設生活情境,去發現和理解算法。 教師可創設這樣的生活情境: 結合工人叔叔給墻面貼瓷磚的情境,學生得出兩種方法:方法一:3×10+5×10 和方法二:(3+5)×10,讓學生說出每種列式方法表示的意義,引導學生自主總結乘法分配律。在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測、推斷、交流的活動中,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執掌了《數學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教師沒有把規律直接呈現在學生面前,而是讓學生通過獨自摸索并領悟發覺規律,使學習者的主體性得到了充裕的發揮。體驗了知識的形成過程。提高了學生以生活經歷理解數學的能力,科學的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3.練習生活化,學生學以致用
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是為了便于更好地應用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因此,每一次學完新課后,教師應創設一些實際應用的題目,讓學生練習,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達到核心素養培養的真正目標。
二、生活問題數學化
數學教學要體現“數學來源生活,用之于生活”的思想,生活題目數學化指從學生現有的常識經驗出發,運用數學的方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讓實際生活與書籍知識的有機結合,因此,在日常數學教學中,一定要重視思想方法的滲透與教學,從而幫助學生發展數學核心素養。
1.運用數學知識,回歸生活空間
數學教學中,應創設生活情景,指引學生回到生活中,引發學生自發地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相關的題目,提高解決題目的能力。例如:設計洗茶杯、洗燒水壺、燒水、泡茶等情境,學生該如何安排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時間安排的比較合理。學習了北師大版數學六年級下冊活動課《校園平面圖》,讓學生根據一定的比例尺、及方向和位置的知識設計自已所在學校的平面圖, 并在課堂上與同學交流自已的設計。例如在學習了北師大版六年級數學利息這一課時,讓學生由家長帶領下到銀行體會一下實際存、取錢的過程。這樣的教學設計,貼近生活,具有體開放性、體驗性、直觀性,解決實際生活問題,提高他們參與社會的能力,培養了他們的核心素養,為他們的終身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2.拓展數學時空,解決生活問題
任何知識只有親自經歷,才會印象深刻,加深理解,運用自如。所以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還要增強課外實踐活動。課外實踐活動對于知識的掌握、理解和熟練應用起著重要的作用,如學習北師大版數學五年級長方體的知識后,要進行如下的小制作活動:
(1)請你測量一個長方體茶葉盒的有關長度,計算出表面積和體積。
(2)如果你賣4盒茶葉盒,剛好可以放在一個大長方體盒子內,這個大盒子怎么制作比較經濟又美觀。
這種制作茶葉盒的活動,包括了測量、估算、計算等內容,又綜合了形體的有關知識和制定技巧,培養了學生頭腦的發展及磨煉了學生的操作能力,同時也促使學生個性的自由發展,看重數學實踐活動的開展。教師要帶領學生參加到數學實踐活動去,使學生在實踐中做數學,在這一實踐活動中,學生既能將已學知識應用到現實生活中去,又要思量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各樣的問題,這就大大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作力,同時又從中認識了社會,這樣做全面培養了學生的核心素養。
總之,在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數學教學要使數學題目生活化,讓學生在生活情景中感悟學習,進行數學分析,找尋數學解決方法。生活化元素的靈活利用,科學建構有效的生活化課堂,掌握數學知識,并將其靈活的應用到日常生活中,科學分析并解決生活中的數學題目,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數學只有在生活中,才會顯示其意義。只有將小學數學教學與學生日常生活結合,才能不斷提高小學生的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