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婉萍
一、低效課堂與新課導入
1.新課導入的低效現象
新授課的導入就好比一場精彩電影的預告片,為整部電影做一個鋪墊和埋伏,太著跡會讓觀眾失去追下去的欲望和欠缺驚奇,太深奧又會讓人望而生畏。一堂高效的英語課也應該是要在2,3分鐘的短時間內告訴學生教學的主題以及最大限度地激起其求知欲。很多英語老師都很重視導入環節,大多采用chant, poem,story,greeting等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姑且勿論這些形式的東西是否高效,通過課例來分析可謂低效課堂。以下是我觀摩一堂小學四年級關于運動項目的研討課。
某老師在新課導入就播放了一段5分鐘的姚明全英的新聞采訪片段。片斷中沒有出現一句英文,但視頻可見姚明在練習投籃。視頻剛開始播放時,學生很是興奮,特別是看到姚明在練習投籃,但是當英文采訪片段不斷重復,學生思想開始渙散,視頻不再吸引。當老師提問時,學生只會回答“姚明,籃球”,然后老師就直接引出新授課的主題是運動項目。
五分鐘的新聞采訪就只有“籃球”,而且教學主題的導入卻又顯得生硬。就視頻本身來看是可取的,但全英語的采訪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卻是難度很大。教師在視頻播放前又沒有做簡單介紹,視頻完結又沒有做出總結,純粹為引出主題而浪費5分鐘的導入時間。
2.低效的新課導入的應對措施
其實導入本身的輸出形式是可取的,想比以往的單純直接帶出主題,導入形式的變革確實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高他們的注意力,但教師的誤用卻又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導入所采取的任何形式都是為主題的導出做鋪墊,這根主線始終要牽引著學生,當導入失效,就要果斷放棄原導入,有經驗的教師還可以通過提問和解說來將低效的導入就能轉變為高效的導入。以下是我的教學實例。
在教授六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13課時,教學內容是圍繞希望和幻想展開的,相對前面的單元,這單元較為抽象。學生很難通過直觀學教來掌握語言點。我就要想辦法化抽象為直觀。借助當下熱門話題電影《愛麗絲夢游仙境》來導入本單元的主題(希望和幻想)。我借助計算機多媒體教學手段,利用PowerPoint 制作《愛麗絲夢游仙境》這部電影的圖片和播放該電影的宣傳片,通過圖片先引入新單詞(fantasy),讓學生發揮想象力討論“What do you wish to be in the Alice in the Wonderland?”以此來加深學生對“Fantasy and Hope” 的理解。在這一環節,學生基本上對《愛麗絲夢游仙境》的原著情節早就有所了解,在借助宣傳短片的影響下,學生更愿意參與當中的討論,使抽象的事物頓時變作直觀。
二、低效課堂與單詞教學
1.單詞教學的低效現象
單詞教學在小學英語,以致整個英語學習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正所謂詞不離句,句不離篇。在新單詞的教授以致單詞的鞏固,很多老師施展渾身解數來攻破單詞關。例如:采用故事形式,以舊帶新,小組討論等方式來教授單詞,一起來看看兩堂三年級上冊關于動物的新授課課例。
A老師在講授cow這個單詞,剛開始她直接把cow這個單詞和中文都板書在黑板,然后就讓學生全班齊讀10次,再分小組讀,再男女生讀。
B老師在教cow的時候,板書才cow在黑板,然后詢問學生看到這個單詞聯想到哪個舊單詞,然后就在cow旁邊寫上how。同樣也是讓學生全班齊讀3次,再分小組讀,再男女生讀。
兩個老師都把單詞直接寫在黑板,學生就會缺少思考的過程,A老師就是把英語課當作語文課來上,而B老師雖然有用到聯想法讓學生溫故知新,但其對單詞的鞏固也是機械重復讀,盡管在教學當中,機械重復讀是有必要,但次數卻不能多。次數一多,無論采用什么形式學生已經厭倦,此可謂無效的單詞教學。
2.低效單詞教學的應對措施
在單詞教學中,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們更注重全班誦讀。這雖然體現了整體性,但卻忽略了個別發展。機械重復誦讀只會讓學生保持短暫記憶,從長遠看卻不能達到高效課堂的目的。同樣一節課,我是采用phonic和team work相結合的形式來進行單詞教學。我會用音節劃分和音標的方式,讀/hao/學生聽完就會想到how這個單詞,接著我就會繼續讀/ao/,讓學生自己匯報哪兩個字母發/ao/的音,然后在我邊讀邊板書的同時,學生在堂上練習本上邊跟著我讀/ao/,一邊寫ow,接著我就繼續讀/h/學生用同樣的方法,說出發/h/音的字母。然后就一次完整的誦讀/hao/how。在操練單詞的時候,我傾向于個別的誦讀,我會用from right to left/from the front to the back讓八/四大小組同時進行單詞接龍。而且我更注重四人小組的共同閱讀和背誦,緊將朗讀和背誦連在一起。單詞教學是一個方法教學的過程,不僅僅是“授人以魚”,而應是“授人以漁”。學生應該在單詞學習的過程中學習到單詞的學習,記憶方法,并且養成手,口,腦并用的習慣。此可謂高效課堂。
其實,高效課堂需要的不僅僅是要解決導入,單詞和句型教學的問題,關鍵在于一堂課下來它過中的環節緊湊相連,而且沒有用所謂的形式化的教學環節,而學生有能真正從中學到所需,這就是高效課堂。一個高效課堂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愿望和參與動機,能使學生主動地融入問題中,積極地投入到自由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圍中,也能夠化解教學中的一些重難點。我們老師要善于把握教學實際和學生英語理解實際的聯系。換位思考,對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遇到,即將產生的問題及原因,共性等作出合理的預見。在設計教學環節時,不僅要對英語知識要有整體的把握,而且對學生也要做出透徹的分析。只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藝術水平,多為學生創設不同類型的教學情景和變換教學模式,才能夠從根本上提高教學水平,做到每一堂課都是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