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美娣
? ? ? ? 是老師就會碰到后進生,碰到后進生,我們就要花費比教育優秀生更多的心血進行教育。下面,我就結合自己從教二十多年的教育生涯,談三條轉化后進生的建議。
第一是愛。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其實后進生比優秀生更需要老師的關愛。因為他們的心靈是那么的脆弱,很多時候他們犯錯就是為了引起老師的關注,所以我們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捕捉一切機會給予后進生關愛,做到視如己出。如我們班上的小A,父母正鬧離婚,才上一年級的他不但體驗不到爸爸媽媽的疼愛,反而成了父母的出氣筒,經常連飯都吃不上……小A對學習完全失去了信心,上課睡覺,作業從未完成過,下課就惹事生非,打架成了他的生活需要.對小A,我沒有排斥,更沒有嫌棄他,我決定用愛一點點融化他心中的堅冰。因為愛能傳遞一種力量,一種催人上進的力量。每次上課,我都會用愛的眼光第一個捕捉小A,讓他感到溫暖;有時我會故意忘拿教科書,然后走到小A身邊,請他幫忙去辦公室取,此時的小A不再昏昏欲睡,而是兩眼發光,小跑著走出教室;課堂上我會特意設計一些簡單的問題請小A回答,然后大張旗鼓地請全班同學為他鼓掌……從此小A像換了一個人,不但專心聽講,而且也能按時完成作業了。有一天,他悄悄地跟我說:黃老師,上學真好,我不想放假!聽了小A的話,我感到很欣慰。于是放假時我經常約小A來我家做客,出去做義工,我也會帶上他。一天晚上,小A小聲地對我說:黃老師,在學校我叫您黃老師,出了校門,我可以叫您媽媽嗎?此時,我知道,小A心中的那塊冰,已經融化,這就是愛的量。
第二是聽。蹲下來認真傾聽關于后進生的故事 ,虛心聆聽對該后進生知情者之言。其實后進生的故事比優秀生多,但經常被老師忽略,沒機會一訴衷腸。我曾經教過的小B就是這樣一個故事多多的孩子。很多老師一聽她的名字,都把頭搖得像撥浪鼓似的。當我虛心地向小B的前任老師了解情況時,他們都用同情的目光注視著我,好像在說:黃老師,這回有你受的。小B的前任班主任干脆說:黃老師,如果不是國家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像她這樣屢教不改,嚴重違反校紀校規的學生,早就被開除了……聽了同事們的話,雖然我也倒吸了一口冷氣,但是我還是堅信沒有教不好的學生。我決定弄明白小B這樣屢教不改的原因是什么?通過一周的緊密調查和采訪,得知:小B曾經也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學生。她變成后進生是從她爸爸包了二奶,媽媽揚言小學畢業就要讓小B到店里幫忙,不能再讀書了開始的。了解到這一情況后,我連忙聯系她的媽媽,可是她媽媽一聽說我是老師,馬上就把電話掛了。我找到小B,把她帶到學校附近的公園里,一邊走,一邊輕聲地問:小B,你想不想讀書?小B像個小大人似的說:老師,想也是白想,現在我爸不理我了,我媽說我最多上完六年級,就要去店里幫忙了,我很快就沒書讀了。我親切地說:這個黃老師知道,現在黃老師問你,如果黃老師說服你的媽媽,讓你上完小學,繼續讀初中,高中,然后上大學,你愿意嗎?小B用疑惑的眼光望著我,最后重重地點了點頭。當天晚上,我七點鐘就到了小B家,一直等到十點半,才聽到她的媽媽掏鑰匙開門的聲音。我連忙倒了杯水迎上去,拉著她的手說:小B媽媽,辛苦了!來,喝杯水。小B媽媽先是一愣,接著長嘆了口氣說:哎,老師,我也是沒辦法啊。我說:我知道您不容易,可是,如今,我國實行的是九年義務教育,您不讓孩子上初中,就去店里幫忙,是犯法的。一是剝奪孩子受教育的權利,二是雇傭童工,您這樣做是要被追究相關的刑事責任的。小B媽媽瞪大眼睛,不好意思地笑著說:老師,您看,我都給她爸爸氣糊涂了,差點做了犯法的事,謝謝您的提醒。我馬上跟孩子說明白,要好好學習,不用想去店里幫忙的事。我連忙攔住她說:孩子已經睡了,明天再說吧。至于小B落下的功課,我會每天抽半小時幫她補,直到她變回以前那個品學兼優的小B后,我還會繼續跟蹤。小B媽媽緊緊地握著我的手激動地說:老師真是太感謝您了,謝謝您及時提醒我,不然,我犯了法都不知道呢?兩個多月后,小B興奮地拿著期中考試的成績單來辦公室找我,只聽她大聲地一路喊著:黃老師,我考第一啦,我考第一啦……我趕忙迎上去,示意她小點聲,別影響別的老師辦公。我溫和地說:祝賀你,孩子,可是,我們要記得驕兵必敗喲!小B高興地點頭,松開手,飛快地向教室奔去。看著她遠去的背影,我欣慰地笑了。
第三是找。我們要擦亮眼睛找后進生身上的特點。它包括優點和缺點。我們一旦發現優點就用放大鏡引導孩子發揚光大,找到缺點就想方設法幫孩子改掉,最好是把缺點轉化成優點。就拿我曾經教過的小C同學來說吧,她好懶,不喜歡寫作業,短斤缺兩,拖拉,潦草,錯漏百出是常有的事。更讓人頭疼的是,她對己自由主義,對同學馬列主義,經常對同學指手畫腳,不但檢舉同學作業不認真,還嘲笑同學作業錯誤多。真是典型的學習態度惡劣,又屢教不改。我抓住小C精力旺盛又愛管閑事的特點,跟她約法三章。我的話音剛落,小C就舉起右手要和我擊掌為誓。就這樣,小C的缺點變成了她的優點,檢舉別人變成了督促別人;嘲笑別人變成了幫助別人。一天,小C悄悄地來問我,她說:黃老師,我在收同學作業時,他們經常問我有沒有完成作業,如果我說有,他們就不吱聲,如果我說沒,他們就會起哄,怎么辦?我說:孩子,行動是最響亮的語言,你嘗試先按時按質按量地完成作業看看。小C半信半疑地點點頭。一個星期后,她興奮地跑到辦公室告訴我說,自從她堅持以身作則按時按質按量完成作業后,同學們不但沒起哄,還有同學遇到不會的題目主動向她請教呢?這樣一來,小C的缺點變成了優點,優點變得更優了。
為師者謹記陶行知先生說過的這句話:你這糊涂的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你別忙著把他們趕跑,你可要等到坐貨輪,點電燈,學微積分,才認他們是你當年的小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