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芹
時代在前進社會在發展。 21 世紀我國的學校教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班級管理模式也應與時俱進,不斷創新與發展。 擔任班主任的日子里,其間有歡笑,有淚水,但我最大的感受,則是充實。作為一個教師,都應“以人為本”,尊重每一位學生。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我們教育學生,首先要與學生之間建立一座心靈相通的愛心橋梁。這樣的老師才會產生熱愛之情。如果我們承認教育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過程便不僅僅是一種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滿了人情味的心靈交融。心理學家認為“愛是教育好學生的前提”。
管理班級,是一項艱巨的工作,它不僅需要愛心、耐心與細心,也需要創造,因為,你面對的是幾十個充滿創造力的孩子。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孩子們的問題似乎也越發多了,而社會也要求我們教育出充滿創造力,有個性的學生。因此,班主任的班級管理也應富于創造性。與學生的相處會使人覺得在班級及學生的管理上真的需要一些創造性的管理方法。
一、身教重于言教
教師的行為直接影響教育學生的效果,身教重于言教。教師對學生不僅僅是傳授知識,還時時刻刻在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對工作的態度以及一點一滴的所作所為影響著學生。對學生而言,教師的人格力量的作用是無聲的教育,對學生的影響比單純的說教大得多。學生以自己的視角在觀察著社會,觀察著老師,不但聽老師怎么說,更在看老師怎么做。因此,身為人師必須嚴于律己,用自己的良好行為,給學生示以做人的榜樣,永遠留給學生一個美好的形象。
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不要以為只有你們在同兒童談話、教訓他、命令他的時候才是教育。你們在生活的每時每記得,甚至你們不在場的時候,也在教育兒童。你們怎樣穿戴、你們怎樣對待朋友和敵人,怎樣哭,怎樣笑……這一切都對兒童有重要意義。”俄羅斯教育家季米特洛夫也說過:“好的習慣是非常有益的,它可以使人自動地有好的表現;而不好的習慣往往使人不自覺地做出不好的行為。”孩子們需要的就是這種好的習慣,好的榜樣。學生的模仿能力很強,在家父母的一舉一動對孩子有著直接的影響,在學校老師就是他們的楷模了。在他們的心中,老師是“圣人”,是“傳道授業解惑”者,如何做好學生的表率,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呢?依我看,主要一條是以身作則,身教第一。
二、熱愛尊敬學生
愛護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是教師熱愛教育事業的具體表現。一個教師只要對學生抱有強烈誠摯的愛,平等對待和尊重他們,就能相應地引起學生對教師的尊敬、信任和愛戴。只有懂得對學生愛,才能算是教育的內行,只有熱愛學生的教師,才能把自己的才能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使自己辛勤的勞動產生最佳的效果。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把熱愛學生看作是教師最重要的品德。
在教學中,我處處尊重學生的見解,即使是微不足道的也給予肯定。一次我讓學生起立回答問題,結果該生結結巴巴,引起同學們哄堂大笑,但我還是給他鼓勵,讓他找回信心。由于我尊重了學生的一點一滴的見解,結果活躍了課堂去氣氛,大家各抒己見,踴躍回答問題,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三、掌握規律,耐心疏導
我們必須遵循教育規律,一切圍繞著提高學生素質這個總目標,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性強、分層次的教育形式進行教育。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向老師敞開心靈的大門,自覺地接受教育。轉化后進生工作很重要,但對好學生、尖子生也不能放松。無論遇到什么樣的學生,要始終本著一個準則,遇事講道理,多與學生談心。
四、班主任要善于表揚,巧妙地批評
鼓勵學生的好處充分體現在它能給學生奮發向上的動力,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問題學生”更喜歡得到老師的表揚和鼓勵,這對他們不僅是一榮譽的享受,更能增強他們的勇氣和力量,因此,班主任要善于表揚,要會表揚。
作為教師,要正視學生中的差異。對待 “問題學生 ”要從關愛的心態出發,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用人格力量去感化他們。“人要臉,樹要皮”。這個臉指的就是人的面子。每一個人都要面子。當遇到尷尬的場面,每個人都會為了給自己挽回些面子,講很多理由,無非是找個臺階下,避免尷尬的局面。然而善給學生面子的老師卻并不多,有的教師事事不查個水落石出決不罷休。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效果往往并不理想。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更何況是年齡尚小的學生?我在報紙上看到這樣一個事情:在一次考試中,有位同學交了白卷,老師沒有批評他,也沒有給他零分,而是在他試卷上寫了“從零開始”。在老師的鼓勵下,那位學生端正了學習態度,成績逐漸腳步。我們不能不為這位老師高超的教育藝術叫好!善給學生面子,善給學生臺階,學生也會給你面子,因為他知道你理解他們。
五、尊重,是一種修養,一種品格,一種對他人人格與價值的充分肯定
正確評價學生,挖掘“閃光點”。自尊和被人尊重是一個人生存的一種基本需要。人的天性是希望得到別人的理解。特別是對待有逆反心理的學生,教師就更應該善于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
尊重,它如冬日里的陽光給人以溫暖,給人以力量。我們要懂得尊重學生,學會尊重學生,這就要求我們用真心去愛護學生,“要像愛護最寶貴的財富一樣愛護兒童對你的信任這朵嬌嫩的花。”蘇霍姆林斯基如是說。只有對學生有滿腔的愛,才會去尊重他們,去關心他們的成長和他們人格的健全發展。也只有這樣,才能受到學生真心的信任與愛戴。
尊重學生就要蹲下身子和學生平等對話,我們不能小看學生,我們必須尊重心靈。別總把自己看成是高山,視學生為小草,讓學生靠著你、仰視你、懼怕你,更不要當大傘,視學生為稚子,為學生遮風擋雨,讓學生弱不禁風。我們要尊重學生,讓學生在成長中慢慢成熟,相信學生,讓學生做高山,學生就會長成高山;讓學生當大傘,學生就能頂天立地。
總之,抓好教育教學工作是一項長期艱巨而又科學性、靈活性很強的工作,需要我們認真探索教育規律,熱愛尊重學生,耐心疏導,以身作則,用辛勤的勞動澆灌出理想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