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娜
2018年4月,筆者參加了云南省“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公開課活動,從拿到課題到正式上課十多天的時間里,感恩組內同仁不吝指教,陪同我一路走過兩次磨課,評課,再上課,再磨,再評,再上,幾度打磨,雖然疲憊,費了不少精神,但收獲頗多。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為人教2011版(三年級起點)四年級下冊unit 1 “My school” Part C Story time. 本節課的課型為復習課,在本課之前的幾個課時,學生已經學過了本課所涉及的幾個核心詞匯和句型,本課的設計是以情景表演等有趣的教學活動強化學生對這些基礎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并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他們感受到學習英語,參與課堂的快樂。
一、教學目標
⑴復習本單元場景詞匯library, music room, gym, lunch room, compurter room等.
⑵學會綜合運用“welcome to…, this is…., is this…., its time for…, wheres …”等句型, 并能舉一反三。
⑶會用肢體語言和英語演出story time。
⑷能夠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熱情。
二、教學過程
⑴自編歌曲,復習核心詞匯(Warm-up/Revision)
教師熱情地和學生打招呼,引入主題school,播放本單元歌曲Our school, 學生一起跟唱,氣氛開始熱起來。完畢,復習場景詞匯,七位學生改編歌曲,用剛才的調唱出其他的有核心詞匯的歌曲。
⑵呈現新課(Presentation)
【教學活動一】看圖片,猜故事,設問題
人物 look at the picture. Who are they?
地點 where are they?
事件 what are they doing?
【教學活動二】播放總視頻,找出zoom去了哪里,弄清故事大意。
播放前提問題:Wheres Zoom?
播放中暫停和提問:Wheres Zoom?
【教學活動三】播放分段視頻,復習核心句型,板書關鍵詞并角色扮演每一場景。
⑶鞏固和延伸(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教師用板書思維導圖引領學生梳理故事場景,思路,臺詞,然后給出5分鐘小組操練,最后匯報表演。然后是一個對話的練習題,主要考察了交際用語的功能。師生對話如下:
⑷作業布置
請為父母或者朋友講述這個英語故事
三、課后評議
觀課的十位教師普遍認為,授課教師在本課中始終圍繞復習核心短語和句型開展各種活動,為學生創設了較為可行的語言情景。教師語態自然,適當的身體語言為全英文教學起了輔助作用。學生氛圍輕松,活潑。不足之處是,內容略微簡單,沒有高度,沒有整體輸出,也就是說,學生中絕大多數同學并沒有太大超越性的收獲,難度不夠,創新性不夠。另外,板書的思維導圖不是特別美觀。還有,故事里面的情感教育也沒有做深度提煉。
四、改進措施
(1)整體性語言教學理論認為,應在自然、真實、完整的語言環境中學習語言,讓學生感知整個語篇的意義。(王麗娟,2015)。本課的故事共分為7個片段,在新課的一開始,播放了一次視頻,讓學生初步感受了故事梗概,在各片段視頻學完后,還需要再給學生播放一次整體視頻,然后再來做思維導圖,學生可以更好的整體感知故事。
(2)整節課各片段的教學占用了太多時間,已學過的句型沒有給學生太多的機會去舉一反三,新的生詞和短語也沒有作為難點來強調。最后的語言輸出部分,在老師引導學生用思維導圖復述整體故事時,學生思維受限,只是把板書中教師所給的句子讀出來,并未表現出他們自主建構自己的語言創新過程。英語課程應成為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構建知識,發展技能、拓展視野、活躍思維、展現個性的過程(教育部,2012)。
(3)板書設計是教學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可以一目了然地展現本節課的重難點,也可以啟迪學生的思維,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整節課的知識脈絡體系。第一次試教中的板書設計,基本上全是詞匯和句子,在梳理七幅圖的路線方面,還不是太清晰。有清晰脈絡的板書讓故事形象化,為學生提供了關鍵信息,使學生易于接受,并能有條理地準確地復述故事(郭巧利,2018)。
(4)情感教育文化品格的培養要求教師能透徹分析文本,深入挖掘文本內容,讓學生在閱讀故事、習得語言的同時理解文化內涵,吸收文化精華,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和行為取向(廖榮蓮,2018)。本課是復習課,學生在多元的教學活動中復習了本單元重點詞匯和句型,我在第一次的試課中并未挖掘到情感價值觀的深刻內涵。通過進一步研讀文本故事,筆者發現,本故事講的是河馬老師帶Zoom和其他的幾位小動物游覽學校的各個功能室的過程。進入學校第一感覺就是how beautiful!不僅外觀漂亮,我們的學校圖書館,音樂教室,體育館,計算機房,餐廳,籃球場應有盡有。筆者嘗試從珍惜大好的學習條件,不辜負光陰的角度來挖掘情感價值觀。當然,故事課的另一個情感價值還是培養了孩子們對英語的興趣,能夠用英語來表演,更是激發了孩子們學習英語的自信和激情。
五、感悟與反思
通過兩次磨課,筆者深深的感受到一個老師的成長離不開一個團隊的支持。沒有教研組和備課組老師們的坦誠直言,我無法汲取到這么多的智慧,將一堂普通的復習課最后打磨成校級的公開課,代表學校參加了安寧市2018年一師一優課的評選。除了感恩,筆者還感悟到,教師要想上好課,必須加強相關的專業知識和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英語老師一口流利地道的英語就是一堂全英文公開課的基礎;新課標里面對于核心素養的解讀要到位,才能讓學生在鮮活的活動體驗中發揮主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