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一完
合唱是一門群體藝術,它要求單一聲部音高度統一,要求不同聲部之間旋律和諧;它能夠最直接地表達音樂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發聽眾情感產生共鳴,觸動自己的同時也觸動別人。合唱是可以被欣賞的藝術,對于孩子們來說,合唱是一種美的享受,學會合唱是一種美的熏陶,雖不能馬上領會合唱的魅力,但是他們的高尚情操開始得到培養,開始學會欣賞藝術。由此可見,第二課堂開發合唱課程是很有意義也是有必要的。
一、學校大力支持,提供資源
在以前,合唱不在期末考試筆試科范圍之類,因此不夠受重視,很難得到發展。現在,我校將對第二課堂開展研究,以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合唱因此受到關注而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所以,我校在發展第二課堂時因學校大力支持,為第二課堂合唱的發展不斷提供資源;同時,第二課堂活動的展開主要依靠班級組織進行,學校先讓班主任做好對合唱感興趣學生的選拔,發揮帶頭作用,調動全體學生參與第二課堂積極性。
二、 引進專業老師,引領第二課堂前進
我校由音樂專業老師劉健老師教習合唱。劉老師是省音樂家協會會員,專業素養與專業水平極高,為我校合唱的發展出謀劃策,于每周二下午一二節帶領同學遨游在音樂的海洋中。另外,學校在校內選拔音樂老師及對音樂有興趣的老師進行培養,壯大合唱師資力量,安排更多的合唱時間,讓更多的同學參與到合唱的學習中,促進學生藝術文化修養的提高。
三、 激發學生興趣
有人說:“世界上最美的聲音是童聲,其中最動人的歌聲是童聲合唱。”合唱具有培養學生集體主義,與人合作的意識。因此,合唱在音樂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為了激發學生學習合唱的興趣,需要我們做一些努力。
1.樹立教師的專業威信
學生對教師有一種天生信賴心理,教師的演唱水平直接影響學生對合唱學習的興趣。一名優秀的合唱指導教師,不僅自身要有精湛的專業知識,具備較高的演唱水平和高超的指揮能力。同時,平時還可以搜集一些有趣味性的音樂小知識、小典故等并適當插入訓練中,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覺得老師學識淵博,從心底里佩服敬仰老師,從而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對合唱更感興趣。
2.建立輕松的合唱氛圍
合唱教學是雙方共同努力地結果,在一種民主,自由的氛圍中,學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學習。做為指導教師,需要關愛每一位學生,始終熱情教學,親近學生,多鼓勵、少批評,師生共創輕松的學習氣氛。
3.形成幽默的教學風格
教師教學風格幽默風趣,會使學生愿意聽講、積極參與。合唱訓練本身非常枯燥,有時在練習過程中遇到專業難點,例如音準偏離、音色的不統一等,使老師因過于著急而批評學生影響到學生的興趣,甚至令學生出現害怕唱歌、不愿唱等逆反心理,從而導致訓練效果不佳。所以,教師應掌握幽默的風格的技巧,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接受枯燥的專業知識,不管合唱訓練有多枯燥,學生依然有很大的興趣愿意學下去。
4.扎實基本功
除有天賦的學生外,大多學生沒有功底,學習時容易不自信,這時,教師多進行基礎練習,內容包括演唱的姿勢、呼吸、發聲、共鳴、唱法、力度與速度的對比、咬字吐字的訓練、以及對指揮動作要求的反應。扎實基本功時,學生不會因跟不上進度而自卑厭學,簡單的基礎訓練可以讓學生有學下去的動力。
四、帶領優秀學生參賽,展示自我
對于學生來說,學習合唱的目的雖不在于參賽拿獎,但我們可以通過多參加各種活動讓學生大膽自信的展示自我,同時,參加活動可以讓學生直觀了解到自己的水平,自己與別人的差距,有哪些不足,自己還需要多努力。
對于老師來說,需要關注中小學合唱比賽消息,為學生展示自我提供途徑,在比賽中看到自己還需在哪方面加強對他們的基本功訓練,為學生補齊短板。
對于學校來說,我校在校內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如:“六一”文藝匯演、元旦歌詠會、校園藝術節等,讓學生登臺演出。通過比賽為優秀學員頒獎以示鼓勵;期末舉行合唱團的專場演出,為學生展示合唱搭建平臺,同時吸引更多學生參與其中。
合唱是集體藝術,正如合唱的效果不取決于個人演唱水平,而是集體相互配合的才能共同完成,因此發展好第二課堂合唱,也需要我們各方面相互協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