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秋 金鷺
(吉林藝術學院音樂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1)
演奏技術的水準直接影響著鋼琴演奏者的舞臺表演活動,也影響著受眾對作曲家音樂理念的解讀,作為評價鋼琴演奏者表演活動的準繩,它是檢驗鋼琴演奏者水平高低的標準,也是區別作曲家、音樂教育工作者和鋼琴演奏者的標桿。
鋼琴演奏者的演奏技術有許多方面是先天決定的,例如演奏者的大腦反應的靈敏程度、機體的靈活程度、肌肉的力度和手掌的大小、骨骼的結實程度等等,這些方面都影響著鋼琴演奏者的舞臺表現力,這些方面中部分能力的缺失會加大演奏者的心里壓力,影響舞臺表演者的表現力,雖然技術不是決定鋼琴演奏者表演成敗與否的關鍵,但是良好的技術水平會幫助演奏者更易獲得成就。
一位鋼琴演奏者具備的理論素養專業與否,主要檢查他是否對音樂史、技術理論、音樂美學和鋼琴藝術史有較深刻的學習,具體表現在以下:
精通音樂史能更有助于演奏者熟悉不同時期的不同演奏大師的音樂理念,并且,演奏技術和理念也是與時俱進的,專業的鋼琴演奏大師應學會博古通今,擴展樂理的廣度,扎實深厚的知識會給演奏者強有力的理論支撐。不同時代下產生著不同的音樂創作理念,故而就形成了不同的演奏風格,造就了不同演奏風格的鋼琴大師。
作曲技術理論包含著和聲、復調、曲式和讀譜等眾多科目,只是鋼琴演奏者在這些科目中的學習重點和作曲家的理解不同,鋼琴演奏者的學習更加傾向于對學科理論上的分析和鉆研以備于再次創作,而作曲家則是傾向于以此創作。相比之下,鋼琴演奏者的學習范圍就廣泛許多,要對作品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包括它的歷史背景、音樂文本等方面進行全方面考察,從而更了解樂章的創作特點和演奏脈絡,這樣就是演奏者在表演過程中能夠做到胸有成竹,對樂章有一個整體把握,能夠更嫻熟的去演奏,同時也可以在此基礎之上,進行加工創作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并且能逐步提升自己的背譜能力和視奏水平,也會激發演奏者的創作靈感。
音樂美學作為藝術哲學的一個分支,又稱為音樂哲學,作為一門基礎性音樂理論課程,它主要來研究音樂藝術的美學規律,包括音樂美學理論和音樂審美意識。每一位鋼琴演奏者對音樂美學都具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理解形成了他們不同的演奏特點,之后將自己的理解融入到自己的演奏中去,理論聯系實際便造就了世界五彩斑斕的演奏藝術。
當下隨著人們審美情趣的不斷提高,受眾對鋼琴演奏者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這就間接的促使著鋼琴演奏者不斷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而學習藝術史已成為當下鋼琴演奏者學習過程中的一項必要科目了,因為學習這類科目可以更豐富演奏者的理論基礎,發揮的作用與音樂技術理論是相輔相成的。
一個成熟的鋼琴演奏者一定具有著豐富的人文素養,人文素養是有修養的演奏家必不可少的內在品質,它會有效的提升演奏過程中的質感,通常一位演奏家的人文素養可以通過自我學習、環境的熏陶培養以及豐富舞臺表演實踐等方面來獲得。通過自我或外界對人文知識的學習可以將其轉化成為自己的修養、文學氣質以及人格魅力,形成自己穩定的個性心理特征。
通常鋼琴演奏者可以通過學習文學、建筑、影視、繪畫、舞蹈等藝術作為自己的學習重點,但同時也要兼顧對哲學、美學、語言、歷史等學科方向的思索和探究,總之這一類文學領域對提升人文素養的作用影響深遠,是成就非凡人文素養的沃土,也是保證鋼琴演奏者能夠長期出于優秀狀態的調劑品。
當今社會以經濟發展為主,但鋼琴演奏者應保持自己音樂創作的本心,即一顆純真純粹的心。在創作過程中應聯系社會,不能孤芳自賞、閉門造車。要積極的融入到社會實踐中去,去積極探索各種藝術現象,分析現象背后的實質,并結合時代所需要進行創作或者改良作品。并且一位真正偉大的演奏家能夠具備強大和豐富的精神世界,他們除了要具有敏銳的藝術創造感覺之外,還要有一顆堅守音樂的赤子之心,不為金錢權位而放棄自己做音樂的初心。
例如,當下許多唱片公司和影視廣告公司舉辦各種各樣的比賽,推選力捧新人,伴隨著名利的擁有,部分鋼琴演奏者以放棄自己最初的音樂夢想去迎合當下時代的需要,做快餐式的演奏。演奏者應保持自己的初心。
綜上所述,本文從四大方面探討對鋼琴演奏者能力培養的策略,由理論到實踐,同時重視將兩者結合去培養演奏者的綜合素質。當然對演奏者能力的培養,絕不至于這四點,人才的培養是方方面面的,還需演奏者的不懈堅持以及鋼琴演奏教育者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