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長浩
(江蘇省淮北中學,江蘇 泗洪 223900)
20世紀20年代,柯達伊的音樂教育體系以匈牙利民俗與民間音樂的特點為基礎,在達爾克羅茲音樂教育體系的影響下,最終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育思想觀念和教育體系。根據該體系的主要觀點、社會價值等方面,結合江蘇省淮北中學的辦學特點,借鑒其精華,以期對我國高中音樂教育課程的改革與發展有所啟發。綜合考慮,筆者認為吸收和借鑒以下國外音樂教學法對改進和創新高中音樂理論課,提高和創新豐富高中音樂理論課的成績有幫助。
柯達伊音樂教學法是當今世界上較有影響力的教學體系之一。它注重吸收西歐匈牙利傳統音樂文化中的精華成分,讓學生愉快地學習音樂和歌唱,并使其具有更好的音樂文化修養。它注重培養激發學生的音樂興趣,發展學生的音樂讀寫讀譜和創作能力對改進和創新高中音樂理論課有很大的幫助。
采用首調唱名法可以輕松地把握全音、半音內涵,讓學生從抽象的符號、從音響、感覺中認識和掌握音符,這可以作為高中音樂理論課視唱練耳中音程與和弦練習的基礎。我們可以拓展性地運用柯達伊結合生理、心理及情感方面的訓練方法,比如在比較大三度小三度時,可以理解為明亮與暗淡的色彩、堅定與憂郁的情感對比。又如《義勇軍進行曲》開始時的向上純四度音程所具有的不可替代性,假如用大三度心理上就會感覺到比較壓抑,而用小三度情感上就會覺得比較悲觀,如純五度有比較變比空等,所以只能用純四度。這樣讓學生去體驗和感受會受益匪淺。
高中階段音樂教學一直比較注重節奏訓練,一般從簡單的節奏型如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開始訓練,然后延伸到簡單的童謠,常用手法教學方法有念唱節奏、擊打節奏、編創節奏、按節奏讀歌謠、從節奏上去解決難點等。把握節奏時值讀法訓練節奏的要點,對視唱練耳教學會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柯達伊教學中主要采用的節奏名稱是法國約瑟夫·契夫的體系,常用帶和不帶符頭的兩種節奏符號標記節奏音節。如:切分節奏用titrate表示;附點節奏用ta-me-ti表示;十六分音符用lililili表示;八分音符用titi表示;八分休止符用si表示等等。
用不同的聲音,不同的節奏型表達不同的念法,突現了表現了“節奏時值長短”和“音符”這兩個復雜概念的特點,不僅便于學生從理性上去感受,幫助高中階段學生建立節奏感,而且同還加強了節奏訓練過程中的豐富性和挑戰性,讓視唱練耳課程不再單一,不再枯燥,對激發高中生學習興趣有幫助。
柯達伊認為多聲部的訓練應當越早越好,任何領域(歌唱、節奏訓練、器樂等)要讓孩子從小就能習慣多聲部。多聲部節奏訓練方法有很多種,如用節奏型伴唱;用音色模仿節奏;節奏正反拍訓練;節奏卡農訓練;兩手分擊上下兩聲部訓練;節奏趣味聽記等等。常從一條簡單的節奏或旋律發展開始,逐漸加深難度,一般多聲部譜面不完整,但學生心和腦的鍛煉得到很好的重視。
循序漸進是柯達伊教學法中一條非常重要的教學原則。從總體階段目標設計到具體內容的制定,從每一知識點到每一個細節,都強調循序漸進,做到相當細膩、到位。
其基本訓練手法從小到大基本上都是一致的,如卡龍節奏一直在做,通過在內容、難度、要求上深淺的變化,讓你不會感到簡單、淺薄、幼稚,因為他們圍繞一個內容點會舉一反三派生出很多訓練手段。其訓練把單項專門訓練與民歌童謠變化結合在一起進行。
字母譜作為一種讀譜的方式,會讓學生輕松的進入視譜的良好狀態。在時間和內容上安排得都非常充分,不是信手拈來想起來用才用。
運用的手勢就是英國科爾文手勢。柯達伊在他的基礎上變化補充,如#fa、#sol,bti,使音的傾向性進一步突出,讓孩子們理解更深刻。手勢訓練輔助視覺訓練,使抽象的音符高低概念更形象。而且手勢在二聲部訓練、內心聽覺訓練、作同主音的音階調式轉換時都可以很好地表達。
柯達伊音樂教學法將聲樂歌唱、舞蹈動作、音樂游戲、即興表演、即興創作等形式相結合,突出教歌唱教學,使學習者獲得全面而豐富、綜合而系統的音樂審美體驗和藝術表現表達的機會,在保有特色的同時注重孩子向綜合性教學發展。
柯達伊教學法強調即興創編活動的重要性。在即興創編活動中,可以鍛煉學習者的音樂表現力,培養他們豐富的想象力和靈敏的反應能力,更能拓展他們流暢的音樂思維。在內容上體現了音樂藝術的本質,也很好地闡述了創造性能力培養的作用,這是音樂教育對人類最高層次的能力。
總之,掌握好柯達伊教學法可以合理有效地搞好高中生音樂理論學習尤其是視唱練耳課的教學,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改進和創新音樂理論教學法,對高中生高中三年整個音樂教學階段都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