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倩
(臨沂大學音樂學院,山東 臨沂 276000)
探究沂蒙老區流行音樂和地方社會文化之間的本質關聯,通過剖析二者之間的內部聯系,可以了解沂蒙老區流行音樂形成發展的具體原因。通過此次研究,我們旨在挖掘文化環境和諧構建的重要線索,為沂蒙老區流行音樂的健康發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同時這也是促進地方社會文化發展的關鍵因素。
沂蒙老區是我國紅色革命根據地之一,其地方特色融入了很多革命性文化,沂蒙當地人民對于本土文化也有一定的民族自豪感,在這種內心情感的釋放中,流行音樂的形成發展也融入了一定的地方文化情感。比如“沂蒙山高呦沂蒙水長”,就濃郁的展現了沂蒙當地的自然景觀和文化特色,這就很好的概括了沂蒙老區流行音樂與當地社會文化之間的成因性影響,流行音樂代表了一種文化理念,它不是單純的旋律曲調,而是一種具有歷史內涵的文化環境。
流行音樂的發展極具挑戰性,因為它沒有固定的形式,在不同區域都有不同的表現風格,近些年來國家對文化藝術的展現有了更寬的政策支持,但流行音樂的商業價值也是政府考慮的一個因素,在復雜的商業結構中,沂蒙老區能得到健康持續發展,與政府的政策支持有著必然關系,這就是選擇性影響,其表現在各個方面,沂蒙老區流行音樂的地方特色尤為明顯,在一眾流行音樂中顯得尤為突出,政府予以發展批準和認可,無疑給了老區流行音樂走向世界的可能。沂蒙老區流行音樂內容健康、樂觀,對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都有一定引導作用,因此,沂蒙流行音樂就成為政府的選擇對象,音樂對社會文化環境的影響表現在方方面面,沂蒙流行音樂作為一個選擇對象得以持續發展,與它的文化內涵和文化精髓是息息相關的。
沂蒙老區作為我國的紅色革命根據地,在中國走向解放的進程中具有不容小覷的意義。沂蒙老區流行音樂獨具地方文化特色,在發展過程中,社會文化背景也為其提供了一個平臺。在這個階段,我國實現抗日解放,并把發展重心放到文化藝術上,以文化的力量匯聚民族力量,實現中華民族的復興和發展。不得不說,沂蒙老區流行音樂的發展與時代背景有著必然聯系,時代的社會文化結構與背景為沂蒙老區流行音樂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在中國擺脫侵擾到改革開放,再到健康發展,流行音樂無疑是一種不可估量的力量,全力推動中國的社會文化經濟發展,沂蒙老區流行音樂將地方特色和地方文化融入其中,將我國的歷史文化蘊藏其中,它不再是單純的流行音樂,而延伸為一種力量,在帶給視覺享受的同時,又能增強人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認同感。
經濟是文化的上層建筑。在沂蒙老區流行音樂與社會文化發展過程中,文化與經濟始終是相依相存的,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就拿沂蒙老區來說,歷史痕跡是沂蒙老區的一個明顯特征,無數人懷著虔誠的心拜訪至此,了解那段紅色歲月,這也成為沂蒙老區發展經濟的一個重要走向。在經濟得到日益發展的過程中,沂蒙老區人民的生活形式也更為多樣化,他們借助歌曲表達自己的心聲,于是出現了一系列耳熟能詳的流行音樂,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文化的發展離不開經濟的支撐,經濟的發展也離不開文化的加盟,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沂蒙老區流行音樂通俗易懂,無論是曲調還是歌詞都極容易被大眾接受,內容健康向上,積極樂觀,既糅合了沂蒙老區的地方習俗與人民的生活習慣,同時又融入了當地抗日戰爭中的故事,在傳唱過程中,越來越多的青少年通過歌曲的形式了解到了中國的紅色歲月,他們對民族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也會通過一首歌淋漓盡致的表達出來,沂蒙老區流行音樂曲調大多激昂有力,青少年也正處于風華正茂的歲月,他們的情感、心靈也會在歌曲的影響下得到潤澤和凈化,他們會在流行音樂的洗禮過程中增強對祖國和民族的熱愛之情,會產生為祖國明日發展而努力讀書的心情,這些都是沂蒙老區流行音樂所產生的影響。沂蒙老區流行音樂的特色文化與社會主義文化構建不謀而合,它們都旨在創建更加和諧的文化環境,沂蒙老區流行音樂的發展營造了一種寬松有愛而又和諧正義的社會環境,它對于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沂蒙老區流行音樂與其地方社會文化有著不可脫節的關系,在發展過程中,彼此相輔相成,這篇文章從不同的角度研究二者的關聯,對于實現沂蒙老區發展有很重要的引導意義。沂蒙老區流行音樂獨具美學價值,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地方文化,在加強傳承和保護的過程中,更要予以更豐富的文化理念,以經濟力量實現文化發展,以文化力量鞏固經濟發展,這是未來沂蒙老區所要堅持的發展方向。
(指導教師:張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