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夢璇 大連歌舞團
舞蹈可以說是一種肢體語言,舞蹈者通過肢體向觀賞者傳遞自己的情感,關于舞蹈表演其實不僅包括肢體動作,還有面部的表情狀態、音樂的節奏等,這些要素組成了舞蹈表演,這是一個整體。如今的教學越來越重視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這是社會發展的需要,舞蹈表演是如今教學中一個重要環節,經典的舞蹈能夠引發人的情感共鳴,很多兒童及成年人都在培養自己的舞蹈表演興趣,可見其有足夠的文化魅力。
作為一個舞蹈表演者來說,其一定要有豐富的想象力,只有具備豐富的想象力,在表演時才能將腦海中的畫面通過肢體表達出來,換言之,如果表演時腦子一片空白,舞蹈表演也注定是失敗的。由于如今舞蹈教學的對象多是兒童及成年人,因此舞蹈教學應該豐富多樣,富有趣味性以及感染力,這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發揮其魅力,受到觀賞者的喜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融入情感教學,使舞蹈表演更加鮮活,可以結合舞蹈表演作品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想象不拘一格,可以結合作品思考怎樣的表演環境會使舞蹈效果更佳,可以設想一下表演的場景。當通過想象對舞蹈表演的情境有一定的把握后就可以在舞蹈表演時融入自己的感情。學習舞蹈,最好從小開始練起,因為舞蹈學習與其他學習不一樣,表演者必須具備一定的素質,如身體的協調性,從小開始練習可以將舞蹈動作與身體緊密融合,更具自然美。為了提升表演能力,教師可以多帶學生去課堂之外學習,藝術來源于生活,舞蹈表演者如果局限于課堂,其舞蹈不會有大的進步。通過去課堂外感受生活,體驗生活中的細節,將生活中發現的一些美的元素融入舞蹈表演中,使表演更加生活化,更受大眾喜愛。學習者可以通過自己的想象力勾勒出舞蹈場景,如作品中哪些地方換一個動作會更有美感。
舞蹈作為一種表演藝術,如果要使其發揮最大的魅力,應該在表演中將自己的情感與作品中角色的情感合二為一,不是自己演角色,而是自己就是那個角色,這樣感情狀態會很快融入舞蹈表演中。例如,當我們看一個情節表演時之所以覺得表演得好,無非就是演員將自己的情感融入角色中,已經達到忘我的境界。那一刻沒有他自己,只有角色的存在,我們感覺他不是在演誰,而是他就是誰,因此在舞蹈表演教學中要達到自然一體的效果。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就應該培養學生的這種能力,不管是兒童還是成年人,在這一點上是相通的,如學習格物致知后,我們知道在觀察竹子時要做到“物我同一”的境界。物就是我,我就是物,之所以覺得竹子高風亮節是因為人將自己的感情色彩賦予竹子,在舞蹈表演過程中,應該將自己的感情色彩融入作品角色中,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幻想我就是那個人物,我會有什么肢體動作,面部表情是怎樣的,心理活動是怎樣的等。總之,要將自己的感情色彩通過舞蹈表演傳遞給觀眾。
尋找人或者事物之間的聯系性,掌握、學習有效方法,將作品中表達的舞蹈情感以及自己情感的相似或者相近之處進行聯系,可以尋找相同人物之間相同的情感,也可以使不同人物之間有相同的情感,可以通過多種渠道或者方式了解角色的定位。從作品中人物的身上尋找自己的影子,通過這種方法可以確定舞蹈人物的情感定位以及情感表現,表演藝術之間具有一定的聯系性。通過情感聯想法可以探索作品人物的特點,對理解、把握舞蹈的動作有一定的幫助。舞蹈只有具有靈魂才能發揮其魅力,而要使舞蹈表演具有靈魂,就應該通過自己豐富的想象力將自己的靈魂注入舞蹈表演角色中,這樣舞蹈表演出來的每個動作才能給人一種行云流水的感覺。
舞蹈表演具有情感才能使表演更有魅力,在舞蹈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師應該引入情感教學,只有這樣才能使舞蹈表演更具魅力。舞蹈的魅力在于通過肢體以及表情等微表情和微動作來傳遞,因此情感教學就顯得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