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楊沙沙 本報特約記者 顯揚
英國大選結果出爐后,為“脫歐”掃清障礙,外媒評論稱,英國或將成為投資熱土。據路透社報道,英國財政大臣賈維德稱,投資者已經決定將資金投入英國。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基礎設施經濟金融學副教授葉臻15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大選結束后,英國面臨的政治風險將減少很多。從2016年脫歐投票至今,英國資產定價已經打了一定折扣,倫敦市中心的房地產已經有一定程度下降,預計熱錢將很快涌入英國。
英國或推刺激措施
英國廣播公司(BBC)稱,英國百年來首次冬季大選結果當地時間12日揭曉,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領導的保守黨獲得議會下院絕對多數席位,意味著議會將通過此前約翰遜與歐盟談判達成的“脫歐”協議,英國將大概率在明年1月31日正式“脫歐”。法國歐洲部長蒙默林稱,保守黨取得決定性勝利,使英國“脫歐”更加確定。凱投宏觀首席英國經濟學家戴爾斯稱,不確定性減少令商業投資出現增長。
消息公布后,金融市場也松一口氣。英國大選結果提振匯市,英鎊對美元當天上漲2.7%,至1英鎊兌1.35美元,為去年5月以來最高水平,外界分析這是因為市場希望消除英國“脫歐”的不確定性。
法新社15日報道稱,保守黨在大選中獲勝,英國或推出刺激經濟措施。最新數據顯示,英國國內生產總值(GDP)二季度萎縮0.2%,第三季度雖然未見衰退,但僅增長0.3%,10月份繼續停滯不前,且有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經濟將在年底前放緩。約翰遜稱,新政府有時間集中精力推動停滯不前的經濟增長,承諾將向公共服務投入數十億英鎊。BBC稱,在2月份的預算案中,保守黨可能將公共投資增加200億英鎊,給英國經濟帶來額外刺激。與此同時,保守黨表示,并不打算提高所得稅、營業稅和國民保險金。
基礎設施、數字化建設等受關注
美國《華爾街日報》稱,英國投資管理公司布魯克斯麥克唐納集團副首席投資官帕克稱,受益于強勁的英鎊以及英國消費者信心的改善,對于依賴進口的公司將是利好,例如零售部門和房屋建筑企業。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英國商會總干事馬歇爾稱,政府僅打開支出的閥門不會對生產率產生長期影響。政府需要加大基礎設施支出,因為提高基礎設施水平,投資者來英國投資的意愿會加強。與此同時,數字化建設也備受關注。《每日電訊報》稱,改善英國網絡連接也能提高生產率。分析人士認為,數據是21世紀的“貨幣”,因此確保數據的連通性非常重要,“現在應該需要走最后一里路”。
不過,英國投資前景并非全部明朗。《華爾街日報》稱,經濟學家認為,對投資者而言,一個更大的擔憂是英國與歐盟就服務業達成的貿易協議。服務業在英國經濟中所占份額最大。英國服務業公司在與歐盟進行貿易時將面臨哪些障礙,是英國經濟前景的主要未知數。此外,法新社稱,外國投資者已進入英國房地產市場,但保守黨稱,要讓外國個人和公司購買房地產時繳納更多的稅。
中國資本的機會
葉臻認為,英國以前跟歐洲聯系密切,“脫歐”后,跟中國的聯動將加大。如果保守黨大選勝利后會延續從英國前首相卡梅倫以來的政策,那么英中還會迎來第二次“黃金時代”,兩國將增加在多領域的依存度。中國資本也有機會在以下三個領域和英國加強合作:在英國金融市場,英中將繼續進行企業兼并收購,雙方將借助滬倫通加強互聯互通的可能性,中國獲得多樣化資產配備機會,英國也可投資中國更多領域;房地產領域,英國倫敦中心區租金回報率在2%—3%之間,倫敦旁邊衛星城市的租金回報率在5%—6%之間,二三線城市如伯明翰、曼徹斯特、劍橋、牛津等,回報率更高,在6%—7%之間;中英在基礎設施領域的合作也將越來越緊密,中國公司目前已在英國的機場、電網等核心基礎設施項目取得部分控股,英國基礎設施項目具有低風險、穩定回報率特點,中國投資也將得到4%—5%的穩定回報。
有媒體報道稱,香港富豪李嘉誠多年前已經在英國投資布局,其麾下企業在英國的投資遍布港口碼頭、電力能源、天然氣、醫療等行業。葉臻認為,投資英國實體經濟領域,也將有很好的收獲。
英國留學一直也是中國人比較關注的領域,葉臻表示,英國的大學一直非常開放,以自己所在的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為例,近些年吸收外國留學生的數量有增無減。預計英國大選之后,這種趨勢將繼續下去,并且不會像美國一樣受政治波動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