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財金
摘 要 近年來,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農村經濟發展不斷提速,我國農民對于農機的相關需求標準也不斷提高。特別是在現代化的農業生產中,越來越多的農機投入使用,而對于農機使用者而言,其十分需要質量更高、專業性更強的維修服務。基于此,分析當前農機維修市場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 農機維修市場;管理工作;農業機械化
中圖分類號:S232.87;F323.3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24.068
雖然當前農業機械化有效推動了農業發展,但農機維修市場存在著發展相對滯后、農機設備較為簡陋、農機維修人員專業素質偏低、管理程度不高、維修質量不理想等問題。因此,應深入農機維修市場采取相應舉措對其市場環境加以優化,提升維修服務質量與水平,以實現農機行業與農機維修市場又好又快發展。
1 我國農機維修市場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農機維修人員專業素質偏低
很大一部分農機維修人員并未接受過系統化的專業技術培訓,無論是技術水平還是自身文化素質均不高。還有一部分農機維修人員則是“子承父業”,其自身所掌握的維修技術大多數來自于日常實踐,不僅沒有經過技術培訓,而且不能及時接納與吸收現代化的維修技術。這些問題直接導致當前農機維修質量相對較低。
1.2 部分農機維修網點管理不善
當前,部分地區的農機維修網點為個人經營,是否提供服務完全取決于個人情況。除此之外,一些農機維修網點屬于“無證經營”,沒有維修技術等級證,很多修理人員也沒有相應的資格證,通常是“無證上崗”。這樣的現狀使得農機維修質量無法得到確切保障。
大多數農機維修網點僅能承擔對農用機械進行相對常規性的保養與基本的修理工作,針對大型拖拉機等農業機械不能開展具有恢復性的維修工作。而且,一般情況下,在農機維修工作結束后,需要開展后續跟蹤服務,負責好維修之后的農機質量。但當前農機維修網點并未普及跟蹤服務,極易產生維修糾紛。與此同時,由于不能做到嚴格監管,很容易使得維修行業處于無序的發展狀態。
1.3 農機維修設備較為簡陋
農機維修網點中的維修設施設備相對簡陋,大部分網點都只有相對常見的維修工具,如電焊與鉆床等,而擁有農機檢查與部分現代化維修設備的維修點少之又少。因此,從整體情況來看,當前農機維修網點的維修工藝較為簡易,服務質量不高。
1.4 農機市場混亂
一些不法零售商為達到高利潤、高收入的目的,不以常規渠道購進農機,甚至明目張膽地銷售沒有質量合格證明的農機配件,不僅對農機使用者的利益造成嚴重影響,而且也不利于農機化生產[1]。
2 提高農機維修市場管理水平的措施
2.1 提高相關部門的重視程度
農機部門,特別是縣級別的農機部門需要將農機維修管理與建設農機維修網點放于同一高度,在對農機發展制定相關規劃時,需要在規劃中體現農機維修管理的相關內容。針對農機維修市場自由無序的情況,要將責任制度落到實處,做到“有人管、有人抓”。除此之外,還要科學安排、合理引導農用機械維修服務。
2.2 提高對準入制度的重視程度
針對農機維修網點建設,應嚴格執行行業審批標準,提高農機維修網點的服務質量,并構建相關行業標準,制定嚴格的行業準入制度。嚴格執行制定的行業準入制度,對于不能達到標準的,不予辦理合格證書。
2.3 提高農機檢修技術水平
提高農機設備總體檢修技術水平,有助于切實提高農機維修人員的工作效率,同時確保農機維修市場穩定運行。對于農機維修人員而言,有必要定期督促農機使用者自行檢查農機設備,部分設備也應接受有關部門的定期檢驗。同時,有關主管部門要定期檢查農機維修點使用的農機檢測設備。除此之外,應及時淘汰達不到檢測維修要求或需要報廢的設備,保證農機維修后可以滿足實際應用需求。
2.4 做好市場監督工作
在對農機維修市場進行管理過程中,一定要切實做好市場監督工作,而開展有效監督可以從以下4點著手。1)提高維修網點的管理力度,在維修人員不能服從管理的情況下需要依據有關管理規定,對維修人員予以適當處罰,如果情況嚴重,要實行法律追責。如果網點證照不全則需要吊銷維修網點的經營資格,而且有關管理部門需要依據客觀情況合理改進管理機制。2)實現聯合執法,相關管理部門需要聯合技術監督等部門,在維修網點經營前全面監督其是否具有維修資格證、維修設備質量數量是否達標等,一旦發現有關問題,需要及時督促其加以改進[2]。3)如果農機存在維修質量問題需要妥善處理,例如產生維修糾紛時需要聘請專門的技術人員進行科學鑒定,以檢定結果作為調節糾紛的依據,保證農機使用者的合法權益。4)主管人員需要主動向經營人員提供先進的維修工藝、技術信息等,并督促維修人員使用先進的現代化技術開展維修工作。
2.5 做好維修人員培訓工作
現階段,一些維修工人的技術水平依舊處在中、小型農機的維修層面。對此,需要積極開展維修人員的專業技術培訓,有效更新其知識體系,進而提高維修工作的質量。1)基于新型農機數量與使用規模不斷擴大的情況,可以將維修人員送至專業的培訓機構進行學習或聘請有關專家進行指導,提高其修理技術,確保維修人員可以有效修理新型農機,進而降低農機使用者的損失。2)農機維修人員的技術培訓工作需要緊密聯系職業技能,使其獲得相關的就職資格。3)讓農戶與維修人員一同參加培訓。這樣農戶也可以學習有關的維修知識,降低其維修成本。
2.6 做好農機維修的宣傳工作
我國頒布實施的有關農機維修的管理法規給農機維修管理提供了一定的政策保障。對此,相關部門應拓寬宣傳路徑與方法,與電視、新媒體等相結合,對維修規定進行有效宣傳,以達到農機使用者與維修人員皆知的理想效果[3]。
2.7 把農機維修點融合于農機合作社
在我國相關惠農政策的大力支持之下,各地區農村陸續建立了農機合作社。農機維修點是為農機化發展而服務的,將其融入到農機合作社,能夠擴大其業務范圍,提高服務水平與技術素質,改善維修點的經營狀態,同時能夠更好地享有國家政策為其帶來的優惠,實現農業機械維修的現代化發展。此外,通過農機合作社,可以將農機維修管理程序簡化,實現二者協同管理,使得農機維修能夠步入發展正軌[4]。
2.8 及時更新農機維修設備
有關部門需幫助維修點科學選配相應的維修設備,并協調處理購置資金等問題。如果維修點修理設備存在問題或者不具備專門的修理設備,應依據維修點類型的要求以及維修市場的實際發展需要適當更新維修設備,并添加更專業化的維修設備,進一步擴大農機維修點的維修范圍與內容。
3 結語
我國的農機維修市場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農業整體發展。因此,有關管理部門需要投身于管理農機維修市場的工作中,促使農機的維修過程達到“小修在家中、大修縣解決”,并根據現實情況合理規劃與布局維修網點,提高維修人員的維修技術,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農業機械化發展。
參考文獻:
[1] 蔣妙琳.農機維修市場管理工作的措施及對策分析[J].農民致富之友,2015(6):215.
[2] 張立巖,韓玉福.農機維修市場管理工作的措施及對策[J].農機使用與維修,2008(3):5.
[3] 張力.農機維修市場的管理現狀與對策[J].農民致富之友,2018(23):163.
[4] 哈杰提·巴哈斯.沙灣縣農機維修市場管理與職業技能鑒定工作開展情況[J].農村牧區機械化,2014(4):44.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