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旺妹
摘 要 伴隨我國城市建設發展,廢棄地生態修復與景觀重建作為城市發展及環境優化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此,介紹了當前廣西桂林市臨桂縣三合水泥廠舊址情況,分析廢棄地生態修復及景觀重建的具體原則,并提出了該地區生態修復與景觀重建的主要方法。
關鍵詞 礦山廢棄;生態修復;景觀重建
中圖分類號:X171.4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24.072
廢棄地生態修復與景觀重建是當下我國城市建設、生態環境修復的重要環節,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現階段,有關我國礦山廢棄地生態修復與景觀重建的對策研究相對較少,基于此,對礦山廢棄地生態修復與景觀重建的對策進行分析。
1 廣西桂林市臨桂縣三合水泥廠舊址概述
廣西桂林市臨桂縣三合水泥廠舊址為礦山廢棄地,面積較大,但可利用生態資源十分有限。水泥廠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在廢棄后剩余大量的雜料、垃圾、廢棄水泥原料以及大量報廢機械設備,由于缺乏有效處理,該廢棄地存有大量污水,已形成大小不一的污水池,對其自身乃至周邊環境都造成了嚴重污染。通過對該地進行相關檢測得出,該廢棄段離市中心較近,其污染范圍及影響已經波及到市區,對城市生態環境及人們生活造成一定影響。因此,根據上級文件與精神指示,對廢棄地進行改造勢在必行。
2 廢棄地生態修復及景觀重建的具體原則
2.1 修復性原則
廢棄地生態修復不是單一片面的簡單流程,而是對其周邊環境及生態需求的系統布局,其目的不是“創造”,而是“修復”。針對廣西桂林市臨桂縣原有三合水泥廠實際情況,在對其進行生態修復及景觀重建過程中必須始終堅持修復性原則。1)應該對修復地進行相關數據信息采集,如水質污染情況、大氣污染情況、廢棄垃圾數量、土質污染情況等。2)邀請專家根據修復地數據信息情況進行匯總分析,對修復目的及具體內容進行明確,并制定修復計劃。3)將該修復計劃及預案送至國家相關部門進行評估、審批,即可行性判定[1]。
2.2 生態性原則
對廣西桂林市臨桂縣原有三合水泥廠進行廢棄地生態修復或景觀重建,要遵循生態性原則。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城市居民對生活環境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綠色發展”成為當前的主題,城市生態修復與景觀建設得到重視。因此,在對臨桂縣礦山廢棄地進行生態修復與景觀重建過程中,要保證修復后該區域空氣清新,湖水透亮,森林覆蓋面積廣,將自然與人文進行有效融合,確保達到較好的景觀效果[2]。
2.3 創新性原則
在對廣西桂林市臨桂縣原有三合水泥廠進行廢棄地修復及景觀重建時應該堅持創新性原則,根據修復地的作用、功能,綜合利用多種藝術元素及裝飾方法,提升重建地區的景觀價值。創新性原則主要是指在對廢棄地進行修復、景觀重建時,設計者可以融入諸多藝術元素,從功能、美觀、價值、精神、便民等角度多方面考量,將新思維、新理念合理融入景觀設計中[3]。
3 臨桂縣三合水泥廠舊址生態修復與景觀重建方法
3.1 強化場地轉換及控制
在對廣西桂林市臨桂縣原有三合水泥廠進行場地轉換及控制過程中不能盲目開展,應該結合具體項目情況及發展需求,對其進行科學轉換與合理控制。臨桂縣原有三合水泥廠場地轉換與控制是桂林市臨桂新區新城中心公園建設的重要前提,具體開展措施有以下2點。
1)根據新城中心公園建設需求進行設計布局,在場地轉換中要以生態、景觀、意義3方面轉換為主,即生態環境轉換、優美景觀轉換、歷史意義轉換,使臨桂縣原有三合水泥廠地景觀重建后具備生態環保、景色迷人、具有歷史意義等特點。2)在重建過程中要注重細節化、風險性以及合理性控制[4]。
3.2 制定合理的修復方法
從自然生態環境層面來說,廣西桂林市臨桂區新城中央公園建成的目的就是對礦山廢棄地進行生態修復與景觀重建。因礦山廢棄地的特殊性,修復與重建要本著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的原則[5]。
1)對于采石后的裸露陡峭石壁,想要直接綠化修復非常困難,可用混凝土修筑成階梯式,采用客土方法種植植物。應選擇根系發達,耐干旱貧瘠的植物品種,例如迎春花、凌霄花、爬山虎等,便于管護亦可增加立面綠化和彩化。
2)對于緩坡地段,在保留其原有地形地貌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修筑登山步道,步道兩側視具體情況亦采用客土方法種植,并遵循適地適樹原則,以根系發達耐干旱貧瘠的品種為主,高大喬木和低矮灌木配合種植,品種可選擇榕樹、楓香、黃槐、紫薇、夾竹桃等,以達到綠化美化的效果,滿足徒步愛好者鍛煉與觀賞的目的[6]。
3)對于開闊平坦的區域,可建成大廣場和大草坪,并與亭臺樓閣相結合。綠化方面可采用大樹小樹相呼應,喬灌木相結合,如種植榕樹、樟樹和鸞樹,再配植些茶花、杜鵑等,真正做到常年有綠,四季不同,鳥語花香,風景迷人。
4)對于廢棄地的低洼地帶,可開挖成人工湖泊,巧妙的與臨桂區的環城水系相結合,依托橋梁水榭,使整個中央公園南北相通。
總之,將廣西桂林市臨桂縣原有三合水泥廠建成臨桂區新城中央公園后,臨桂新區真正意義上做到了城中有園,園中是城,且通過對礦山廢棄地進行重建修復,滿足了人們的生活、休閑和娛樂需要,給人們帶來了美的景觀享受,可見廢棄地修復的重要性。因此,在對廢棄地進行生態修復與景觀建設時,要先對原地址進行分析研究,從其時效性、目的性、美化性入手,全面進行修復建設。
4 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介紹廣西桂林市臨桂縣礦山廢棄地概況,分析了廢棄地生態修復及景觀重建的修復性原則、生態性原則、創新性原則,從強化場地轉換及控制、制定合理的修復方法兩方面提出了廢棄地生態修復與景觀重建的主要方法,為其他地區礦山廢棄地生態修復與景觀重現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劉展羽,杜守帥.基于生態修復的無錫市河道景觀重建策略研究[J].大眾文藝,2019(8):82-83.
[2] 鄭馨,沙金磊.“形式”還是“功能”——大地藝術融入廢棄礦山景觀生態修復設計[J].河南建材,2019(1):242-244.
[3] 徐燮彪.改善生態環境 拓展用地空間——余姚市精心打造廢棄礦山生態治理區域模式[J].浙江國土資源,2019(1):54-55.
[4] 張明花.新一輪礦產資源總體規劃的新形勢與研究展望——基于生態文明建設視角[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19,32(2):34-38,61.
[5] 蔡小雨,朱響,朱慧敏,等.再生性生態鳥類棲息地的環境營造規劃探析——以安徽淮北化家湖水庫為例[J].美與時代(城市版),2019(1):76-77.
[6] 徐敏,劉歡,郭佳瑩.賀蘭山地區石漠化坡面生態恢復植物選擇與配比方案[J].節能與環保,2019(3):78-79.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