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學敏 孫建
摘 要 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促使我國農業生產朝著科技化、智能化、自動化的方向不斷邁進。物聯網技術作為新型科學技術中的一種,在農業生產作業中的應用實現了農業生產水平的提升,進一步促進了農業信息化建設。基于此,針對農業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及其創新發展策略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 農業物聯網;創新發展;物聯網技術;策略
中圖分類號:S126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24.081
農業物聯網主要是基于計算機應用,結合自動識別、無線通信等技術,實現對信息的共享和傳遞。現階段農業生產作業中,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具備實時監測、數據查詢、遠程控制、信息警告等功能,這些技術的科學合理應用,推動了我國農業生產效率和質量的大幅度提升。但是,在社會不斷發展的背景下,農業生產標準勢必會不斷革新與提高,意味著物聯網技術的應用也需不斷創新,以滿足現代化農業實際生產需求。因此,對物聯網技術的應用與創新進行深入研究具有長遠發展意義。
1 農業物聯網技術的應用現狀分析
1.1 農業資源利用
農業生產中,種子質量決定了農業生產質量和產量,表明育種工作是否高質量開展關系到農業生產效果。在現階段育種工作開展過程中,通過應用物聯網技術,可實現對育種期相關數據的收集,具體包括營養情況、溫濕度情況、土壤情況等[1]。依據這些數據對育種不同生長階段進行合理調整,能夠實現對種子的高質量培育。當前,農業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已在多個國家普及,并且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育種軟件的衍生促使育種工作的開展得到極大便利。
1.2 生產精細化管理
現階段,如果農業生產的開展,依舊沿用以往粗放式、勞動密集型的生產方式,勢必會無法滿足社會發展需求。而通過農業物聯網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系統部署、檢測以及針對性控制,可以合理調整農場資源環境,并對當前農業生產資源進行合理配置,達到農業生產精細化管理的目的,為農作物生長創建良好環境條件[2]。
1.3 監控生態環境變化
物聯網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可以實現對生態環境的有效監控,但是現階段仍尚存些許問題,具體體現在:1)相關政策法規尚未得到有效完善,仍存在諸多問題。2)生態環境監測網絡的構建尚存問題,需利用先進技術進行完善,進而實現對農業生產的自主監控。
2 農業物聯網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2.1 物聯網傳感器質量不達標
就物聯網技術來說,傳感器相當于該技術的使用手段,其能夠及時地收集信息,并傳輸到終端進行具體分析。當前應用于物聯網技術上的傳感器有兩種,分別是生物型和微機電型,性能較好的是微機電型傳感器,但是這種傳感器并不能夠保證收集信息的準確性,而且也沒有統一傳感器的接口,導致傳感器在收集數據后無法進行有效傳輸。
2.2 射頻識別問題
現階段,射頻識別存在的問題和物聯網傳感器的問題大致相同,也是無法有效保證數據的準確性,不能夠及時對數據進行有效采集,缺少統一的接口,不能及時將所收集的數據傳輸到設備上。而且,由于射頻識別技術涉及的數據信息非常多,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物聯網信息安全,可能會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
2.3 信息傳輸和處理問題
物聯網技術應用于農業中,是將相關信息利用傳感器傳輸到物聯網終端,在這一過程中,無線傳輸效果最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在無線傳輸過程中,可能會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阻礙數據傳輸的速度。而且,由于傳輸的信息量較大,就需要保證設備具有充足的內存空間,因此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導致支出增多[3-4]。
3 提高農業物聯網技術水平的措施
3.1 提高信息感知,發展信息識別技術
農業物聯網技術的實現需要利用信息收集功能,以達到收集各類信息的目的。而在具體信息收集過程中,需依托信息識別技術及感知技術,幫助用戶準確快速地識別各種信息并進行收集。因此,應加大對信息識別技術的研究,提升當前信息識別技術水平。
3.2 推動傳輸進步,積極加深自組網技術研究
現階段我國針對物聯網技術的研發與應用雖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仍處于初級階段,物聯網的網絡覆蓋率相對較小,仍未達到理想的普及效果。所以,需注重對自組網絡技術的深入研究,全方位構造自組網絡,降低農作物相關信息傳輸的損失[5]。此外,技術人員還需對土壤、空氣之間的電磁波規律進行深入分析與探究,依據現代農業發展實際情況進行網絡體系的全面構建。
3.3 利用云平臺,提供可靠數據支撐
應重視對物聯網融合技術的研發和創新,加大力度研究新型技術。其中,將物聯網技術與云計算融合的云平臺可以實現對農業信息的隨時存取[6]。而且,在農業實際生產過程中,通過云計算可以對相關農業產品價格、國家農業政策變化、區域氣候變化、土地土壤成分等數據進行有效收集,進而為我國農業生產的開展提供相應的數據支撐。因此,在農業物聯網發展中,要加大力度對云平臺進行有效開發利用。
4 結語
總而言之,現階段我國農業的發展正處于關鍵時期,而信息技術的應用不僅起能到促進我國現代農業發展的作用,更能為提升農業生產質量、產量提供巨大幫助。通過對農業物聯網技術的科學應用,可實現農業生產自動化、科技化、智能化的發展。而要想進一步促進我國農業的現代化發展,就需要重視對農業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創新,通過對物聯網技術的不斷完善和革新,最大化發揮出物聯網技術的作用與效能,滿足現代農業發展的實際需求。
參考文獻:
[1] 李瑾,郭美榮,高亮亮.農業物聯網技術應用及創新發展策略[J].農業工程學報,2015,31(S2):200-209.
[2] 劉偉麗.農業物聯網技術創新及應用策略探討[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6,12(7):250-251.
[3] 陳靜,張騫,淮賀舉,等.鄭州市城市農業發展現狀與創新發展模式策略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7,
38(3):7-13.
[4] 李玉華,陳貴娟.淺析設施農業種植下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及發展趨勢[J].農業與技術,2019,39(6):171,177.
[5] 何雪煊.我國農業物聯網技術發展現狀及寧夏農業物聯網技術推廣應用啟示[J].寧夏農林科技,2017,58(8):
50-52.
[6] 秦懷斌,李道亮,郭理.農業物聯網的發展及關鍵技術應用進展[J].農機化研究,2014,36(4):246-248,252.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