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生



摘 要:本文通過分析氣象部門特點,根據項目產出內容對氣象財政支出預算項目開展分類梳理,在財政部預算績效評價共性指標體系框架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構建不同類型項目的績效指標體系,為準確評價項目資金的使用效益提供參考。
關鍵詞:氣象部門;財政支出預算項目;績效評價;績效指標
一、引言
我國氣象部門實行中央和地方雙重財務管理體制,中央和地方財政的投入對支持保障氣象事業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主動融入財稅體制改革和財務制度建設,積極開展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是氣象事業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提升氣象部門公共服務供給質量,增強部門公信力和執行力的重要手段。建立分行業領域的績效指標體系,是預算績效管理結果可信的重要前提。本研究通過分析氣象部門財政支出預算項目(以下稱“項目”)組織的特點,根據產出內容對項目進行分類,有針對性地構建相應的績效指標體系,為準確評價項目的資金使用效益提供參考。
二、氣象項目分類方法
績效評價關注的是投入和產出的相關性,按照建設內容對項目進行分類,更有利于績效指標體系的建設。根據氣象部門項目支出預算主要用于支撐現代氣象業務發展目標的實際情況,本研究在《中國氣象局關于發展現代氣象業務的意見》三大類內容的基礎上,增加氣象臺站建設,形成公共氣象服務、氣象預報預測、綜合氣象觀測、氣象臺站建設等四大分類,并據此探索構建氣象部門項目績效指標體系。
三、氣象項目績效指標體系設計
1.氣象部門特點
(1)多主體、多任務共同組成。氣象部門是垂直管理部門,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模式。在組織推進大項目時,常根據業務布局和組織架構,把大項目分解為多個子項目或任務,由不同層級不同主體單位協同落實。在開展項目績效評價時,容易在項目產出的數量指標中填入子項目的數據,在質量指標中填入已通過驗收子項目的比例,這種方式難以直接反映事業發展目標的實現情況。績效評價是以目標為導向的,其評價指標必須能直觀描述公共服務提升的情況,數量指標應該是新增區域自動氣象站個數等,相應的質量指標應該是區域自動氣象站觀測資料及時到達率、可用率等。
(2)科技型、基礎性事業屬性。績效評價需要明確項目產出帶來經濟社會效益。氣象事業是科技型、基礎性社會公益事業,氣象服務產生經濟、社會效益是一個復雜的過程,評估難度大。因此,開展氣象項目績效評價宜采用間接法確定績效指標,同樣以新建區域自動氣象站項目為例,項目實現了區域自動氣象站增加,且觀測資料及時到達率達到業務要求,那將帶來氣象災害監測效率提升,進而降低氣象災害所帶來的損失,將氣象災害監測率作為表征經濟效益的間接指標,符合相關性、經濟性的原則。
2.共性指標設計
共性指標是指適用于所有項目的指標,本研究直接引入財預〔2013〕53號文關于投入、過程兩個一級指標及其二、三級指標作為共性指標,保證了績效評價結果的可比性。主要包括預算編制與執行情況、財務管理狀況、資產配置、資金分配等內容,這些方面都是確保項目投入產出效益的重要保障和前提,具有較強的普遍性,也符合相關性、重要性等原則。
3.個性指標設計
個性化指標集中在績效指標體系框架中的產出、效益兩個一級指標。財預〔2013〕53號文中4個項目產出指標和5個項目效益指標,主要在質和量兩個維度指出項目可能產生產出和效益。本研究基于氣象部門、各類項目特點以及財政部的指導思想三方面,應用文獻查閱、調查訪談等研究方法,并在省部合作共建項目梹椆愣捌槳倉槿恰苯ㄉ柘钅考ㄐ蘭酃ぷ魘導∩希運拇罄嘞钅扛魴約ㄐе副甑納杓平辛頌剿鰲?
(1)公共氣象服務類。公共氣象服務類項目主要通過構建氣象災害防御管理體系、強化決策氣象服務、加強公眾氣象服務、完善專業專項氣象服務體系,提高氣象服務覆蓋面和滿意度。該類項目比較注重提升氣象預警信息覆蓋面、氣象服務滿意度、氣象服務效益,其產出和效益指標列舉如表1所示。
(2)氣象預報預測類。氣象預報預測類項目主要通過建立結構完整、功能齊備、布局合理、能夠及時滾動制作精細化產品,滿足無縫隙氣象服務需求的天氣、氣候、氣候變化、應用氣象等各類預報預測業務系統,注重提升預報預測準確率和精細化水平顯著提高,其產出和效益指標列舉如表2所示。
(3)綜合氣象觀測類。綜合氣象觀測類項目主要通過加強地基、空基和天基相結合的綜合氣象觀測系統,以及探測資料傳輸、存儲信息系統的建設,進一步加強探測技術、運行監控、質量保證和技術支持能力,關注點以面向預報服務業務和發展需求且能連續、穩定、可靠運行為重點。其產出和效益指標列舉如表3所示。
(4)氣象臺站建設類。氣象臺站建設類主要支持各類臺站供電、供水、供暖和觀測場、道路、房屋、護坡等基礎設施建設、改造、更新、維護,以及大型設備購置與維修等項目,其產出和效益指標列舉如表4所示。
四、結語
本研究結合氣象事業特性及其財政支出預算項目組織特點,在財政部預算績效評價共性指標體系框架下,分類研究確定能夠直觀量化氣象項目成效且具有一定可行性的個性化指標體系,以提升績效評價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具有一定的啟示作用。在此基礎上,可以通過對項目進一步細分類型,按照建設目標凝練評價指標,逐步豐富氣象部門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更全面、更準確地反映氣象部門財政支出預算績效。
參考文獻
1.財政部.建立支撐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財政制度.中國財政,2019(04).
2.財政部預算司、農業司聯合調研組.完善財政投入保障機制著力提高氣象服務水平.當代農村財經,2016(12).
3.韓佳芮,呂麗莉,張潤嘉,肖芳.WMO氣象服務效益評估工作的借鑒與啟示.氣象科技進展,2017,7(01).
(責任編輯:王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