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紫夢
密林深處,一只從長滿苔蘚的巖石下伸出來的小手悄然捕獲了一顆順著參天大樹流下來的雨滴。黑色的小拳頭在空中興奮地揮舞著,順著那好奇的視線望去,不遠處正是一些黑色的身影匆忙地在綠色中穿梭,采集樹上的果子。
一望無垠的沙漠中,一個嬌小的身影輕輕伏在沙漠之舟上,那棕色皮膚的小手略顯笨拙地摩挲著令自己感到舒服的溫暖的棕褐色皮毛。顯然初到這個世界的小人兒并不知道自己的家庭即將要開啟一場尋找水源的旅程……
雪天相接,一個被毛皮緊裹著的嬰孩靠著身后的冰屋,昂起自己黃色的、還有些透紅的小臉,拼命吸收著一天中上午這難得的暖陽,同時也在等待著家里的大人們捕魚歸來。
細膩的沙灘旁,一個嫩白的小腳丫小心翼翼地探進了海水中,成功解鎖了自己人生中一個全新的感官體驗,藍色的瞳孔中滿是新奇與興奮……
雨林中的參天大樹被更鮮活的藤蔓繞滿、沙漠中的某些沙被風暴由這頭吹到了那頭、山頂上的積雪還是常年不化,每天上午的暖陽還是會如期而至、沙灘上貝殼與浪潮的完美配合依舊沒有絲毫要停歇的跡象……地球在靠自己的力量以許多人眼可見卻極細微的變化與時間攜手向前。
昔日巖石下的孩童已不再對大人們的一舉一動而感到好奇了,他早已熟悉了人類在雨林中的生活方式,明白了這些都是一代又一代的人類進化而得的生存經驗。此時吸引這個黑皮膚少年的,是這個雨林里的一切自然生物——為何每棵樹上的樹葉各不相同,為何有些動物只喜歡在夜間出沒……沙漠中駱駝背上的棕皮膚少女也不是那個不知自己將去向何處的嬰孩了,她逐漸關注到為何中午的時候沙漠里熱得像要把人蒸干,夜晚卻如此寒冷刺骨,為何自己身下的駱駝可以幾天不喝水持續趕路……
或許是一場雨林中的大雷雨、或許是異常強勁的沙塵暴、或許是席卷整個雪域的寒流又或許是可以毀滅許多海濱人家園的海嘯,讓這些不同膚色的生長在世界各地的少年在一瞬間意識到自己已經長大成人,并且可以背負著內心中最原始的對于自己所生存的那片土地的使命感,開始探索自己生活區域以外的世界。于是他們各自出發,開啟了一場又一場人類的探索之旅。當他們在這條偉大的道路上相遇,他們會發現人類不僅僅可以長成自己的樣子;當他們去到別人生活的地方,他們會發現原來地球還有其他的景觀……
每一次的、每一個人所做出的人類之于地球新奇的、廣袤的探索,我們愿意稱之為博覽。然而每一場博覽都是極富挑戰性與創造性的,而且都是值得為每一個后人所尊敬的。當人們博覽了周圍的環境以后會開始產生各種各樣的疑問,這樣的疑問使人類有了“熟讀”自己所處環境的欲望。于是,哥倫布航海發現了美洲,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
人類的發展,是這些高等動物對于地球不斷博覽與熟讀的過程。博覽,是人類發現的過程;熟讀,是人類探索的過程。所以對于整個人類的發展來說,“熟讀”是“博覽”后的必然趨勢,二者都是必要的,無論是之于我們可以發展到今天還是之于我們未來的發展,二者也都是永無止境的,永遠需要人類的智慧與力量。
我們經過幾千年的博覽和熟讀爾后,逐漸明白了人類與地球的關系——人類出自地球的泥土之手,并一直被這只手承載著。地球賦予人類的靈魂一個物質形式——一個寄居的肉身。地球的能量充滿了溫暖,還帶著一絲幽默,是人類所眷戀的能量。
人類開始利用我們通過對于地球進一步的熟讀所得到的能量,去追尋人類之中普遍存在著的恐懼、憤怒和任性。
過去的幾千年中,人類由此經歷過數次‘自由墜落,并從中體驗到極度的破壞性、痛苦和苦難。生身為人,可能會沉迷于恐懼和權力的幻象之中,然而,不要因此以身為人類而感到羞恥。因為身為人是一件偉大的事。我們是偉大的拓荒者。人類擁有‘自由意志這一禮物,他們因此能夠全權決定自己想要去博覽的路;也因此能夠根據自身的渴望、夢想和希望創造新的熟讀的方向。對于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來說,我們可以“慷慨”地認為,我們對于地球的熟讀之旅中,那些曾經的錯誤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
因為我們自此又博覽了許多由人類所一手造成的錯誤,而“熟讀”指引我們對錯誤進行反思并且不斷完善自己。
但令人欣慰的是,我們之中的很多人已經開始覺醒,并且試圖重新回歸到熟讀地球的軌道上去。要知道,在這一看似像后退的前進中,我們既渺小脆弱又偉大且令人敬畏。因為我們要承擔起作為一個創造者和激勵者的責任。一方面懂得謙卑和臣服,另一方面能夠自我覺知和自我尊重,敢于再次做一個孩童,敢于擁抱自己的脆弱,臣服于永恒且未知的力量。只有做到了所有的這些,人類才能在探索、追求地球這條苛刻且艱難的路上,沿著正方向持續前進。
我們博覽地球,接著有了熟讀地球的欲望,我們熟讀地球,逐漸覺得人類已經了解了“人類與地球”的真諦,然后便開始了博覽人類本身,熟讀人性本性的過程。我們在此過程中犯下了很多過錯,它們皆無法彌補,卻給了我們重新回到“博覽地球”之路上的機會。人類對于地球博覽之后的熟讀,熟讀之后新的博覽……這如同生命般神秘而又寶貴的輪回,在一代又一代人類的傳承中,永無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