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借詞作為不同語言與文化碰撞交流的產物,影響廣泛。本文以語言順應論為基礎,簡要分析微博新借詞的特點、產生和發展的原因。
關鍵詞:借詞;微博;語言順應論
作者簡介:曾莉(1995-),女,漢族,廣東普寧人,湘潭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英語碩士,研究方向:二語習得。
[中圖分類號]:H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9)-32--01
借詞是指一種語言從其他語言中吸收的詞語。如今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借詞現象普遍。擁有2822萬粉絲關注量的微博原創視頻博主papi醬在2016年12月28日發布的一條微博中使用的借詞“半tour廢”掀起一股借詞熱潮。人民日報、新浪娛樂等公眾號均加入到這場創造新借詞的熱潮之中。許多微博用戶相繼創造了“cheer不舍”、“貪生pass”、“魚香rose”,以及“君要臣死,臣facebook”等新式借詞。本文將對此類新借詞的特點、產生和發展原因進行探討。
一、新借詞的詞匯特點
學界普遍把借詞分為三種: 音譯借詞、意譯借詞和音義兼譯借詞。“半tour而廢”這一類中英混合借詞與傳統意義上的借詞不同。在“半tour而廢”等這類新借詞中,詞意并不是合成的。比如“魚香rose”中文應為“魚香肉絲”,英文為Stir-fried Pork Strips in Fish Sauce。而在“魚香rose”中,“肉絲”被英文rose替換了,這個詞借用了“rose”這個外來詞進行表達。而不是“魚香pork strips”。這一類借詞的特殊之處在于只選擇與被替換掉的中文詞的發音相近甚至相同的英文進行組合,而忽略英語借詞本身的意義,并且保留了部分中文,例如“黃燜Jimmy飯”、“麻辣Tom”。這與音譯借詞相吻合,只借用外來語的發音,故意拋棄傳統的意譯。但是它們又有所不同,因為是詞匯表達中還帶有本族語言,使表達更加多樣化,這是這類微博借詞的“新”之所在。
但是,“半tour而廢”、“cheer不舍”等借詞的產生比“魚香rose”等借詞的創造要稍顯嚴謹,因為這類借詞不僅僅只是以語音相近作為唯一選擇英語借詞的標準。這類借詞同時兼顧了音譯與意譯兩個方面,但是這類意譯又并沒有傳統意譯借詞那么嚴格。這類新借詞有意打破傳統的借詞構詞機制,選擇了以多元化的方式來造就新詞,這為年輕一代在日常語言表達中增添許多新鮮感與幽默感。
二、微博新借詞的產生和發展的原因
語言順應論認為使用者是出于語言內部和外部原因,有意或無意地進行語言選擇。人們能進行語言選擇是因為自然語言的三個特性:變異性、商討性和順應性。本文從這三個特性對這類微博新借詞的產生和發展進行探討。第一,新借詞與傳統的借詞相比較,是語言變異的體現。語言選擇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魚香rose”正是基于語言的變異性提供的多樣性選擇的基礎上產生的。語言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也在不斷地發展,年輕一代對新鮮事物和外來語言的接受程度也隨之提高,語言的變異性和多樣性為他們提供了創造的土壤,所以他們用以表達自己的方式和詞匯也不斷增加。第二,語言現象具有商討性。“魚香rose”流行于微博中,而不是“魚香pork strips”,這個現象表明選擇不是機械的。第三,順應時代發展的語言現象更具有生命力。簡潔易懂的語言表達往往更容易被一個語言社團中的絕大部分成員所接受并傳播。“魚香pork strips”中的pork strips因為不是中國大眾常見或者常用的詞組,群眾接受度低,而且還會將表達復雜。“魚香rose”中的rose是較為簡單且常見的詞匯,給語言使用者造成的識記和發音障礙較小,拉近發話與受話雙方,營造一種輕松的氛圍。另外,“魚香rose”這類新借詞體現了國人的文化自信的增強,因為在這個表達中,漢語占有絕對的強勢地位,只取rose的發音而忽略其意義。這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rose產生的聯想意義。這種將外語為漢語所用并積極創造新詞匯的現象順應了時代的發展與交際的需要。但是,新借詞的發展也遭到了一些反對與質疑的聲音。反對者的觀點主要是認為其損害了漢語的純潔性以及對正在接受漢語基礎教育的兒童產生消極的影響。
三、結語
本文基于語言順應理論簡要分析了“魚香rose”這類微博新借詞的特點、產生和發展原因。盡管目前部分人的認為此類新借詞不利于漢語的純潔性,但是這也體現了在國際上漢語的地位的日益提升與國民的文化自信的不斷增強。
參考文獻:
[1]董秀梅.關于改革開放以來漢語吸收外來詞的思考[J].聊城師院學報, 2001年第2期,第120頁。
[3]熊文華:漢語和英語中的借詞[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6年第 2期,第127至128頁。
[4]黃曉琴:語用規則與跨文化語用失誤——漢語第二語言言語行為語用失誤原因及對策[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第2期,第36—4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