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青賢 宮男
摘? 要:戴·赫·勞倫斯是英國二十世紀著名的小說家之一?!秲鹤优c情人》作為他的經典作之一成為國內外許多學者分析研究的作品,但很少有學者從生態批評的角度對其進行解析。本文從生態批評的角度對《兒子與情人》進行解讀,深層次挖掘勞倫斯呼吁人們尊重自然,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從而塑造美好人性的超前生態意識。
關鍵詞:《兒子與情人》;生態批評;戴·赫·勞倫斯
作者簡介:張青賢(1997.1-),女,漢,河南南陽人,南陽職業學院本科,研究方向:文學。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9)-32--02
戴·赫·勞倫斯作為20世紀英國偉大的小說家,一生有很多作品。現如今,他的作品《兒子與情人》已經成為全世界知曉的小說,許多國內外的文人學者們都對其有著極大興趣并從各方面對其進行研究。在國外,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邁克爾·布萊克的《戴·赫·勞倫斯:兒子與情人》。書中邁克爾·布萊克不僅對小說的背景進行了研究,還評價了小說的敘述、序言以及在文學上扮演的重要角色。這本書也被視為其他學者研究《兒子與情人》最基本的參考書。另一位國外學者理查德·比爾斯認為《兒子與情人》應該是一個成長教育小說,因為它更多反映的是“一個被疏遠的人與這個人試圖建立自己的文化力量之間的沖突。”(Beards,1974:204)對這部小說我國也有其他一些有啟發性和洞察力的觀點。如劉晶的《對<兒子與情人>的一種新的心理學解釋——論保羅的發展》從精神學方面深入探索了保羅的內心世界。毫無疑問,《兒子與情人》對全世界都具有極大的研究價值。但是當前很少有學者從生態批評的角度來分析《兒子與情人》。事實上,這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這部小說也承載著勞倫斯超前的生態思想。另一方面,這有助于人們意識到自然的重要性并采取措施保護和尊重自然環境。本文主要以魯樞元的生態三分法為依據,從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三方面來解析勞倫斯的《兒子與情人》中所體現的生態思想。
1.《兒子與情人》中的人與自然的關系
1.1人與自然不平衡的關系
一直以來人類中心主義對人們有著深深的影響,這也導致了人與自然不平衡關系的形成?!秲鹤优c情人》中的自然環境就是被人類所破壞的,從勞倫斯生動的描述中就可以發現。在小說的開始,勞倫斯對小說中的自然環境作了介紹。這個名叫Bestwood的鄉鎮除了堆建在玉米地和草地上黑色的煤丘外,只有那運煤的鐵路能吸引人了。工業革命的發展使Bestwood從一個小鄉鎮變成了工業區,但鄉鎮的窮苦狀況卻并沒有得到改善,反而原有的農場和美麗的森林都被黑色的礦山污染了。人們為了眼前利益而瘋狂地開采煤礦,這種不顧及長遠發展的做法最終使人類自嘗惡果。簡單地說人類社會從農業社會發展到工業社會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一種傷害。這也就體現出人類與自然不平衡的關系。
1.2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系
盡管小說中有許多描述揭露了人與自然不和諧的關系。但實際上勞倫斯對大自然依然抱有希望。勞倫斯認為自然的力量是巨大且無處不在的。他認為整個生態系統就是一個整體,人類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而各個部分又是緊密相連的。正如人和自然,它們相互獨立又相互影響。
2.《兒子與情人》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2.1人與人之間的不和諧
在勞倫斯的作品中,傳統的田園世界被工廠所替代。人們為了維持生計瘋狂地和彼此競爭。他們夜以繼日地工作,繁重的工作和惡劣的工作環境使得他們更加暴躁。像階級矛盾這樣的社會問題逐漸地導致了人與人之間的矛盾。莫瑞爾夫婦不和諧的夫妻關系便是典型的例子。由于兩人不同的家庭背景,這對夫妻很難理解彼此。其次,生活的重擔也是導致夫妻兩人不和的重要原因之一。為了養家糊口,莫瑞爾先生不得不干比以前更重更多的活兒。但是在莫瑞爾太太看來,自己的丈夫只不過就是一個沒有文化的普通礦工。由于被妻子看不起,莫瑞爾先生經常出去酗酒并跟妻子發生口角,甚至毆打自己的妻子。婚姻的熱情逐漸消失殆盡,最終莫瑞爾太太對他徹底失去了信心。在這樣的關系中,人們時刻被壓抑著,他們需要愛與關注但又不知道去關愛他人。所以人與人之間的不和諧不是取決于一個人,而是取決于群體。
2.2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
人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將有益于整個生態系統。小說中的莫瑞爾一家便是典型例子。圣誕節來臨了,莫瑞爾一家因為大兒子威廉的回來而其樂融融。就連莫瑞爾先生也按捺不住喜悅?!懊總€人都高興瘋了?!保―. H. Lawrence, 2007: 90).雖然回一趟家使威廉幾乎花光了自己的工資,但是看到家人,威廉感覺幸福極了。“家始終是家,他們對家有著深深的愛。 ”( D. H. Lawrence, 2007: 93).當威廉過完圣誕節又要離開時,家里每個人都滿是不舍,與其說他們留戀的是自己的親人,不如說他們留戀的是一家人其樂融融的氛圍??偠灾?,當人與人和諧相處時每個人都是幸福的。所以,作為整個生態系統的一部分,人類應該彼此保持和諧的關系。
3.《兒子與情人》中人與自我的關系
3.1 人與自我的分離
工業革命毀壞了自然環境、加深了社會階級的影響,同時也在摧殘著人類的靈魂。小說中威廉本是一個帥氣的小伙子,在倫敦也有著不錯的工作,但是他并不樂于當前的一切,為了躋身于所謂的上層社會,他拼命地工作。在這樣強烈愿望的驅使下,威廉的生活徹底改變了,他一邊廣泛地結交各種朋友,一邊瘋狂地學習和工作。雖然每換一份工作他的工資都會上漲,但這并沒有給家里帶來任何好處,反而給家人帶來了無盡的傷痛。由于對金錢和地位無休止的追求,威廉徹底迷失了自我,再加上身體經不起這般折騰,最終英年早逝。勞倫斯說過:“肉體和精神,思想和身體,它們之間應該是和諧而又平衡的”。(Bramley, 1969: 241). 精神與自我的分離最終導致威廉形成了一種不完整的人格,這種人與自我的不和諧是威廉送命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