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璇
摘? 要:瑪格麗特·勞倫斯是加拿大著名女作家,她曾寫過一系列以虛構的馬那瓦卡鎮為背景的小說,而《石頭天使》就是其中的一部,小說一經出版就贏得評論界如潮的好評,從而奠定瑪格麗特在加拿大文壇的重要地位。在馬那瓦卡系列小說中,她運用獨特的女性寫作方式,刻畫出一群執著探求存在意義及自我價值的女性形象,并以此來挑戰以男性視角為中心的文學傳統。本文從女性主義視角解讀《石頭天使》這部小說中的兩性關系。
關鍵詞:反思;重塑;兩性關系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9)-32--01
一、兩性關系的原本狀態
書中有三種重要的兩性關系,分別是海格與她的父親,丈夫和兒子。海格的父親有三個孩子:海格,丹和麥特。他們的媽媽死于難產,父親獨自撫養三個孩子。母愛的卻是,加上父親一心希望他們可以像自己一樣成為一個獨立不依賴別人的人,導致海格從小就痛恨軟弱與依賴。同時,在她父親的心中有著很深的男權思想,他認為海格應該接受教育成為淑女,這樣能為他爭光,而忽視了海格作為個體的獨立發展。他將自己的意志凌駕于海格之上,如書中寫到“我的女兒不能獨自去那兒”。年輕的海格是在父親的控制下和母愛的缺失下長大的,父親深深地影響了她性格的養成。與她兩個哥哥相比,她就像是父親的翻版:獨立自主,但是痛恨依賴別人也討厭自己和別人的軟弱,缺乏女性的柔和。隨著海格獨立意識進一步確立,她與父親的隔閡也越來越大,而他們關系的破裂則是因為海格執意要與父親看不上的布拉姆結婚。
布拉姆是個粗魯,平庸的人,與海格的良好教養格格不入。在這段婚姻剛開始的階段海格曾想要改造布拉姆,但漸漸地海格發現自己錯了。不僅如此,婚后的海格逐漸也變成每天忙活家務的家庭婦女,而這在之前的她看來是最不能忍受的。當別人給她起了“賣雞蛋的婦女”這一外號時,海格的獨立意識突然覺醒了。她頓悟婚姻生活險些讓她失去了獨立自我。于是海格選擇帶著二兒子約翰離開了布拉姆。后來在布拉姆將死之時,海格見到他,心想“他蜷縮著脆弱地躺在我們的大床上,想到曾和他一起躺在這里,我就覺得惡心,現在他看起來像個蒼老的孩子”。布拉姆的軟弱深深地刺激了海格,即便是因為年老體弱,海格也無法接受別人的軟弱。她的確曾愛過布拉姆,但是對獨立自強的追求以及對軟弱的厭惡是她女性柔美的一面被隱藏起來。她不懂得如何去表達自己的愛意,致使她無法與布拉姆建立良好的關系。
不僅如此,與兒子的關系也是如此。海格和布拉姆有兩個兒子,瑪文和約翰。海格認為瑪文過于平庸,從不違抗自己的指令,因此認為他性格懦弱,善于依賴而不夠獨立,因此她并不喜歡自己的大兒子而著重培養自己的二兒子。她為約翰規劃好了前程,但是約翰并不想要按照母親的意思生活并最終選擇離開母親。無論是對于哪一個兒子,海格同樣沒有維護好和他們的關系。她渴望獨立,但是卻處處干涉約翰的生活,她贊賞追求獨立,但卻沒發現瑪文才是最像她的孩子。瑪文從小沒有感受到母親的愛,但是他仍然獨立堅強的長大,并在成年后依靠自己生活。
二、對兩性關系的反思與重塑
在海格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的時候,莫里先生和愛爾娃太太的出現讓她開始反思她與兒子丈夫以及其他人的關系。
年邁的海格晚年由瑪文和他的妻子多瑞斯照顧,但是他們想賣掉海格的房子送她去養老院接受更好的照顧。海格于是決定離家出走,在途中她碰到了陌生人莫里先生。在與莫里先生交談中,海格表露了自己對于約翰和他的愛人艾琳死亡的愧疚,她終于抒發自己真實的情感并認識到自己的性格對于自己與他人良好關系建立的阻礙。在海格最終回到醫院后,愛爾娃太太表現出的對他人的關心幫助與熱情的性格深深地觸動了海格。海格意識到一直以來自己收起了女性的一面,過于追求獨立自我,而缺失了溫柔,不懂得如何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從而使自己與周圍人的距離越來越遠。
三、結語
海格終其一生一直在戰斗。她一直盡全力守護自己的獨立,討厭軟弱的人,同時與阻礙她獨立的人作斗爭。海格的一生一直面臨著一個兩難的選擇:成為天使抑或成為石頭。這本書的最后,在海格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的時候,她最終找到了這個問題的平衡點。勞倫斯通過描寫海格這個人物也向讀者表達出她自己的女性主義觀點。女性主義并不是代表著男性與女性之間的激烈沖突,而恰恰相反,女性主義應更有利于建立更和諧的兩性關系。作為女性應該追求自身獨立,但不應失去柔美,通情達理的一面。海格最終在“天使”與“石頭”中找到了平衡,也為更多的女性樹立了典范。